疾病

寄生虫病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黄勋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寄生虫进入人体、移行、发育、繁殖和定居的过程中,均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不同损害,故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既可体现在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局部,也可致全身反应。寄生虫病分布广泛,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通常可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采用最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消灭寄生虫为主。

就诊科室
传染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arasitic disease
疾病别称
寄生虫感染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贫血、营养不良
治疗周期
1~3个月
临床症状

腹痛、腹胀、腹泻、发热、淋巴结肿大

好发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者、经过流行病区者
常用药物
甲硝唑、替硝唑、阿司匹林
常用检查
病原学检查、内镜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
疾病分类

寄生虫病包括蠕虫感染和原虫感染:

蠕虫感染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统称为蠕虫,吸虫病,绦虫病和线虫病等都属于蠕虫病,是由寄生人体的蠕虫所致的一类疾病。

原虫感染

原生动物称为原虫,根据运动细胞器的类型和生殖方式,可将原虫病分为鞭毛虫病、阿米巴虫病、纤毛虫病和孢子虫病。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六大热带病中,有三种是原虫病即疟疾,黑热病及锥虫病,其中前两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

病因

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侵入人体后,通过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和免疫损伤等方式对人体造成伤害,自身免疫异常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寄生虫通过侵入人体,如消化道、肝脏、皮肤等,通过移行、定居、发育、繁殖等过程,对宿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系统造成损害。

寄生虫掠夺人体营养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在生长发育及大量繁殖过程中,掠夺人体内的营养,如阔节裂头绦虫选择性地摄取消化道内的维生素B12,重度感染可导致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

寄生虫对机体造成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在移行、定居或运动的过程中,造成人体组织损伤或破坏,如钩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借其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黏膜上,造成粘膜的散在性出血点、局部溃疡等。

寄生虫对机体造成免疫病理反应

寄生虫在人体排泄过程中,排泄物、分泌物可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和免疫病理反应,如疟原虫的排泄物、红细胞碎片、血红蛋白崩解产物等,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诱发因素

自身免疫异常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发病取决于人体内的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越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越少,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人体的免疫力越弱,机体受损害后发病的机会就越大。

流行病学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寄生人体的蠕虫有300余种、原虫有70余种,其中20余种引起常见人体寄生虫病,暂无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

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接触疫水传播两种方式。水源如被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期虫卵或幼虫污染,人则可因饮水或接触疫水而感染,如人体接触了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可感染血吸虫。

经食物传播

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食入被感染期虫体污染的食物,二是食入本身含有感染期虫体的食物。我国不少地区有以人粪直接作为肥料的耕作方式,蔬菜和水果易用收到粪便中感染期虫卵的污染,如生食蔬菜或未洗净的水果,常造成寄生虫感染病的传播。

经土壤传播

有些直接发育型的线虫,如蛔虫,鞭虫和钩虫等寄生虫,所产虫卵需在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卵或幼虫,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

经空气传播

有些寄生虫的感染期卵可借助空气或飞沫传播,如饶虫卵和尘螨可在空气中漂浮,并可随呼吸进入人体并引起感染。

经节肢动物传播

某些节肢动物在寄生虫病传播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其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蝇、蟑螂等常通过携带方式将感染期虫卵或包囊污染食物或餐具,从而造成某些寄生虫的传播。疟原虫、丝虫和利什曼原虫的感染阶段存在于蚊体内通过叮咬传播疟疾、丝虫病和黑热病等。

经人体接触传播

有些寄生虫可通过人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如阴道毛滴虫可通过性生活或共用浴巾而传播。

好发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者

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衰退如老年人均属于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寄生虫病。

经过流行病区者

流行病区存在大量传染源,卫生居住条件差,忽视防护措施,可在无免疫力的外来者中爆发流行。

症状

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有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相关部位的感染,治疗不及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贫血、营养不良、占位性病变等。

典型症状

腹痛、腹胀

阿米巴病伴有腹胀或轻中度腹痛。贾第虫病表现为中上腹绞痛、腹胀、恶心、呕吐。血吸虫病在发热期间多伴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呕吐等。姜片虫病以腹痛,消化道紊乱为主要表现,中、重度者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常有间歇性上腹部隐痛,少数为脐周痛。蛔虫病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导致消化不良及腹痛等胃肠功能紊乱。

腹泻

阿米巴病典型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呈果酱样,每天3~10余次,便量中等,有腥臭。贾第虫病典型表现为暴发性腹泻,水样大便,量多并有恶臭,一日数次或十数次不等。

发热

发热为黑热病主要特征,病程呈反复发作。疟疾典型症状为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贾第虫病部分患者有低热,发冷,乏力等全身症状。血吸虫病患者均有发热。

淋巴结肿大

黑热病起病缓慢,表现为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贫血及营养不良。获得性弓形虫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等。血吸虫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疼痛

阴道毛滴虫病可伴有排尿烧灼痛或性交疼痛。血吸虫病90%以上患者肝大伴压痛。

瘙痒

阴道毛滴虫患者可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蛲虫病患者肛门及会阴部奇痒,夜间更甚。

其他症状

除上述典型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相关部位的感染,导致功能异常。

  • 呼吸道感染,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 脑部感染,出现意识模糊、嗜睡、肌肉抽搐、感觉异常等症状。

  • 泌尿系感染,蛲虫病常引发肛门和会阴部瘙痒,并可能造成泌尿系感染。

并发症

贫血

寄生于小肠内的钩虫通过吸血使宿主丧失蛋白质和铁质,造成缺铁性贫血。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可引起红细胞破裂,致使患者出现贫血。

营养不良

寄生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营养均来自于人体,其所需营养素也是人体所需。虫数较多或人体营养缺乏时会造成营养不良。而严重营养不良可降低人体免疫力,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并大量繁殖,营养不良更为严重。

占位性病变

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内某些重要器官如脑、肺、肝等,当体积过大时,可在这些器官系统中发生因占位性病变所出现的症状与体征,如寄生于脑部,可出现意识、感觉运动障碍。

就医

对于有流行病区或疫区经过史的人群,当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传染病科或消化科就诊,行病原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寄生虫病注意与肠炎、痢疾等疾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对于有流行病区或疫区经过史的人群,应该及时就诊检查,排除患病可能。

  •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传染病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等。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有什么症状?(是否有腹泻、发热、瘙痒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近期是否接触过有传染病的人群?

  • 近期是否有到过森林、非洲地区、疫区等流行病区?

  • 近期是否被蚊、虫叮咬过?

需要做的检查

病原学检查

在体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虫体,如粪便涂片或集聚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包囊或蠕虫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疟原虫等,寄主组织内的寄生虫则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而确诊。

内镜检查

可通过内镜方式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可以获取小部分组织以供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可以观察感染所在位置、病变范围,并评估体内各处脏器、骨骼受影响的情况及其严重程度。

血清免疫学检查

主要用于检测寄主的特异性抗体,目前也已建立检测虫体循环抗原或排泄抗原的方法,以作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考核。

诊断标准

寄生虫病的主要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 有腹痛、腹胀、腹泻、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有经过流行病区或接触过患病人或畜,或有被虫叮咬史。

  • 病原学检查存在寄生虫体,血涂片染色检查存在寄生虫感染迹象。

  • 尿样、粪便检查存在血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生化成分异常。

鉴别诊断

肠炎

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与寄生虫病的症状相似。但肠炎还会出现血便的症状,如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呈鲜红色,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则呈暗红色,通过大便检查发现便中带血及病原学检查无寄生虫感染,而寄生虫病一般没有便血的症状,病原学检查存在寄生虫体,血涂片染色检查存在寄生虫感染迹象。

痢疾

痢疾是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主要症状,还会有里急后重、大便为黏液脓血便的表现,通过检查发现大便带血及病原学检查无寄生虫感染,而寄生虫病一般没有黏液脓血便,病原学检查存在寄生虫体。

治疗

寄生虫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可能彻底清除寄生虫,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临床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采用对应虫种的驱虫药物,感染较重时可给予支持疗法,有其他并发症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
寄生虫病以消灭寄生虫为主,一般需要1~3个月,即短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硝基咪唑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等。适用于阿米巴病、滴虫病患者,对寄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妊娠、哺乳期以及有血液病史和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青蒿素

可用于治疗疟疾如间日疟、恶性疟,对脑型疟和耐氯喹虫株感染也有良好疗效,很适用于凶险疟疾的抢救。抗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而少,耐药率很低。

喹啉衍生物

常用药物有氯喹、奎宁、甲氟喹。氯喹可迅速控制症状,常规剂量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大剂量可引起视力障碍及肝肾损害。奎宁主要用于恶性疟,不良反应有心肌抑制作用,特异质反应,子宫兴奋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甲氟喹对间日疟、恶性疟有效,杀虫彻底,作用持久,但控制症状慢。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为驱肠虫药,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但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可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亦可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有哮喘、阿司匹林过敏或其他过敏史者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有引发哮喘或过敏的危险。

手术治疗

通过外科手术局部切除坏死组织,如摘除囊虫术。寄生虫寄生在脑室或眼睛,必须要先手术治疗。单纯的药物杀虫会造成虫体破解释放大量炎性破解产物,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失明或脑疝。

其他治疗

降温

发烧患者除了服用退热药外,还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冰敷降温,附在体表的皮肤脂肪比较薄、皮下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有利于快速降低皮下血管中血流中的温度。

补液

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腹泻严重时可适当补液及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重型患者给予输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预后

寄生虫病发现早,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症状轻者可通过积极治疗达到治愈,医疗条件差、症状严重患者病死率高,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复查。

能否治愈

寄生虫病症状轻者可通过积极治疗达到治愈,医疗条件差、症状严重患者病死率高。

能活多久

寄生虫病患者发现及时、治疗及时,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

寄生虫病患者达到治疗目标,病情稳定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病原学检查,明确病情恢复情况。

饮食
饮食调理

寄生虫病的患者无特殊饮食禁忌,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护理

寄生虫病患者应注意日常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隔离工作,发作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患者应严密监测体温、面色等情况,遵医嘱定时服药。

日常护理
  • 患者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传染他人,禁止与他人共用物品,如餐具、洗漱用品、浴巾等,避免与儿童直接接触,儿童是易患病高风险人群。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

  • 发作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患者要积极进行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素质。

  • 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避免擅自调整药量。

病情监测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热型体温的升降方式,伴随症状定时记录体温的变化。

  • 观察面色,注意有无贫血的征象。

  • 监测有无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等凶险发作征象。

  • 应用药物降温的患者应监测病情变化,防止脱水的发生。

特殊注意事项
  • 硝基咪唑类药物服用后会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和头昏、眩晕、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障碍。妊娠、哺乳期以及有血液病史和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 乙胺嘧啶有致畸影响,患有弓形虫病的孕妇禁止使用本药,孕妇在妊娠4个月内可选用乙酰螺旋霉素治疗。

  • 阿米巴病、滴虫病患者体内的寄生虫如未被完全清除,则有可能复发,因此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用药周期,不可随意停药。

  • 服用阿司匹林时避免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胃出血的风险。有哮喘或其他过敏史者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有引起哮喘发作的危险,在用药前请咨询医生,遵医嘱用药。

预防

寄生虫病的预防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预防措施
  • 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对病人、病畜进行普查普治,出现寄生虫感染应自我隔离,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洗具,避免传染他人。

  • 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与疫区、疫水接触。

  • 在蚊虫多的季节或地区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可减少被虫叮咬的机会,可在房间喷洒杀虫剂或用纱窗来阻隔蚊虫的叮咬。

  • 儿童、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均为易感人群,应避免与寄生虫病患者接触,远离疫区。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吴忠道,诸欣平主编.人体寄生虫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58.

[2]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1-326.

[3]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50-77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