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慢性咳嗽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潘频华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8周,且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排除其他疾病后的诊断。慢性咳嗽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

  • 诱发慢性咳嗽的原因较多,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与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肺结核、肺间质性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如食管反流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也会诱发慢性咳嗽。

  • 咳嗽为反射性防御动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异物。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咳嗽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频繁的咳嗽还可影响工作与休息。

  • 慢性咳嗽的治疗目的主要为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科、耳鼻喉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好发疾病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食管反流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
治疗周期
视病因和病情而定,一般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多可获得缓解。
常用药物
右美沙芬、乙酰半胱氨酸、孟鲁司特、沙美特罗替卡松、奥美拉唑
常用检查
血常规、痰液检查、胸部平片及CT、肺功能、支气管镜检查、胃镜
是否严重
视慢性咳嗽程度而定,慢性咳嗽程度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重要提醒
对于慢性咳嗽来说,病情长期发展且久治不愈,治疗时间长,用药治疗中要严格按医嘱服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都易前功尽弃。
病因

慢性咳嗽多由疾病因素导致,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但并非只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

疾病因素

支气管疾病

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如为慢性支气管炎致慢性咳嗽多因吸入刺激物,尤其吸烟所致。

肺部疾病

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癌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当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后可加重咳嗽。多为持续性,呈高调金属音咳嗽或刺激性呛咳。

其他系统疾病

较常见于食管反流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外耳道炎症等。各种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

相关疾病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食管反流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
非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

最常见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抑制剂(ACEI),可激活咳嗽受体导致咳嗽,发生率约在10%~30%,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

心理因素

心理性咳嗽是由于患者严重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又有作者称为习惯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小儿相对常见,在儿童1个月以上咳嗽病因中占3%~10‰%。典型表现为日间咳嗽,专注于某一事物及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常伴随焦虑症状。

支气管异物或外耳道异物

常为急性呛咳,患者岀现耐受性后可暂时缓解,继发感染时咳痰增并可为脓性。症状与气道内异物的性质、大小、量及嵌入气道的位置有关。外耳道异物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

职业和环境因素

工作的性质和环境因素,是否接触有害的刺激性气体或粉尘以及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也可引起某些患者的咳嗽。

症状

慢性咳嗽可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可同时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如痰中带血、低热等,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重者可危及生命。

症状分类

慢性咳嗽根据性质可分为两类:

干性咳嗽

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常见于支气管肿瘤等。

湿性咳嗽

咳嗽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空洞型肺结核等。

典型症状

患者咳嗽症状持续8周以上,咳嗽是主要症状,无咯血,少痰或无痰,胸部放射影像正常。

伴随症状
  • 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咳嗽,同时还可能出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

  • 肺癌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咳嗽的同时伴有痰中带血、胸痛等情况。

并发症

呼吸道出血

患者长期慢性咳嗽可能出血呼吸道出血,窒息危及生命。

自发性气胸

患者长期慢性咳嗽可能引起自发性气胸。

就医
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慢性咳嗽(即咳嗽超过8周)时,无论是否伴有胸痛、咯血、消瘦等症状,均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胸片/胸部CT、肺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与急性咳嗽和亚急性咳嗽相鉴别。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 伴有胸痛、咯血、明显消瘦;

  • 有结核病史或接触过结核病人,反复慢性咳嗽、咳痰、低热、盗汗;

  • 反复发作性咳嗽、哮鸣音;

  • 伴有烧心、反酸、刺激性咳嗽;

  • 长期慢性咳嗽,且感觉异物滴入喉咙、需要清嗓子、喉痒、鼻充血和流涕。

就诊科室
通常患者需要到呼吸内科就诊,如果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可到消化内科就诊,若伴有耳鼻喉症状,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年龄?

  • 咳嗽的时间?(数月还是数天?白天还是夜间明显?)

  • 咳嗽是否有痰?痰量多少?有无痰中带血?痰的性状?

  • 咳嗽是否有加重或减轻因素?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咳嗽的声音呈何种?

  • 是否有反酸、烧心?是否感觉异物滴入喉咙?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发热、胸痛、呛咳、脓痰、浑身乏力、体重下降等)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体型、鼻、咽、喉、气管、肺部等;双肺呼吸音及有无哮鸣音、湿啰音等。

痰液检查

有助于发现结核杆菌、真菌、细菌、癌细胞等。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有助于推断出是否感染。

X线、CT检查

所有患者都需行X线胸片、CT检查,如发现病变根据病变形态、性质选择进一步检查。

肺功能检査

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激发试验有助于诊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

24小时食管pH监测

伴有反流相关症状或怀疑食管反流性疾病,可行此检查或行经验性治疗。

胸部CT/HRCT

胸片正常不能除外很多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气管支气管内膜病变等。

纤维支气管镜

常见病处理效果不佳或怀疑有肿瘤气管-支气管结核者转专科行内镜检查。

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持续时间一般超过8周,胸片、胸部体检等证实没有异常情况存在,并排除了肺癌等器质性疾病。

鉴别诊断

急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病因相对简单,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病因。急性咳嗽时间一般小于3周。

亚急性咳嗽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染后咳嗽,其次为上气道综合征等。亚急性咳嗽一般持续时间为3~8周。

治疗
慢性咳嗽的治疗是重视病史,根据病史选择相关检查,由简单道复杂,先检查常见病,后检查少见病,诊断和治疗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不具备检查条件时,可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相关加检查。治疗部分有效,但未完全缓解时,应考虑复合病因。
家庭处理

慢性咳嗽患者若为接触某些特殊粉尘或吸入特殊气体导致反复慢性咳嗽,应避免接触刺激物体,预防慢性咳嗽反复发作。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中枢性镇咳药物

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类,中枢性镇咳药对延脑中枢具有抑制作用,如右美沙芬;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出神经及效应器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镇咳作用,如苯丙派林 。

祛痰药物

祛痰治疗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效率,如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

控制症状并改善肺功能预防病情恶化,常见药物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等。

抑酸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食管反流,常见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

病因治疗

对于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抑制剂类降压药的患者,应先停止用药。对于胸部影像存在异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肺部疾病。对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者,应于五官科积极治疗鼻、咽喉部疾病。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咳嗽,应给予抑酸、促进胃动力治疗。对于变异性哮喘及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患者,需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咳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饮食

慢性咳嗽在饮食上也有很多的注意要点,患病期间机体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营养补充对疾病的恢复来说也很重要。

饮食调理
  • 热能供给应稍高于正常人,以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及疾病的消耗。

  • 高蛋白质饮食对机体的恢复有好处,可多吃乳类、蛋类、鱼类、肉类、动物内脏和豆制品类等食物。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和钙质,病人可经常食用。

  •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约占总热能的60%,主要来源于主食及蔬菜、水果和糖类,摄入量一般不加限制。

  • 脂肪的摄入量以适量为原则,每天80克为佳,且以植物性脂肪为最好。脂肪过多会影响病人的食欲,反而不利于病人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 维生素与病人的恢复有密切关系,病人会因得不到及时补充维生素而影响身体复原,故膳食中也要添加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 禁烟酒及辛辣性调味品。吸烟饮酒会对气管和支气管产生不良刺激,诱发病人咳嗽。辛辣性调味品也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故亦当禁食。

  • 尽量少吃煎炸或肥腻的食物,因为该类食物容易酿生痰热,会加重咳嗽,延长病程,对康复不利。

护理

慢性咳嗽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环境舒适及空气治疗良好,增强体质,睡眠时侧卧屈膝,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等几方面。

日常护理
  •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和相应的湿度,减少冷空气的接触,注意适当的保暖。

  • 症状较轻的慢性咳嗽患者,可适当轻度活动,增强体质,降低感染机会。

  • 一般建议患者睡眠采取侧卧屈膝位,有利于横膈运动,促进腹肌的收缩和增加腹压,有助于缓解咳嗽。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咳嗽伴有发热、咯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的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心理护理

慢性咳嗽患者长期不愈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家人应细心、耐心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配合医生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

慢性咳嗽的预防首先是要避免感染、空气污染等诱因,其次是要控制原发疾病的病情发展,减少发作次数,最后应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具体如下:

  •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戒烟,避免二手烟吸入,避免刺激;

  • 有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史的患者,做好疾病控制,注意预防,减少咳嗽发生的情况;

  • 有食管反流性疾病者应调整生活方式,超重者应减轻体重,避免过饱及睡前进食等。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M]2011:181~19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9,32(06):407~413
[5]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5:15~1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