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晕厥

本词条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吴伟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

  • 至少有50%的人一生中会有一次晕厥发作。一般首发高峰在15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而且60岁以后,晕厥的发病率会逐渐增高。对于有可能引起晕厥的危险因素人群,平时应该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尽量避免诱发晕厥的动作。

  • 晕厥引起的意识丧失时间通常为数秒,个别可超过一分钟。晕厥发作时,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待意识恢复后,让患者缓慢坐起,以免再次晕厥。

  • 晕厥按病因分类,可大致分为五类,即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交感神经性晕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晕厥。按发作时期将晕厥分为三期,即晕厥前期、晕厥期、晕厥恢复期。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发绀、呼吸困难
好发疾病
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严重心律失常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一般去除病因后即可恢复。
常用药物
醋丁洛尔、丙吡胺、阿托品
常用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血气分析
是否严重
短暂的晕厥一般危害不大,不遗留后遗症,但晕厥倒地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头面部骨折、窒息等。
重要提醒
对于晕厥频发的病人,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避免开车、高空作业,井下作业等危险工作。有颈动脉窦晕厥史的病人,避免戴领带或突然转头。
病因

晕厥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有各种脑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导致的供血不足引起,也可能是因其他原因造成,如低血糖、过度通气综合征等。

疾病因素

血管迷走性和神经性

见于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等,通常这类型晕厥伴有头晕、恶心、脸色苍白、出汗等前驱症状。血管迷走性晕厥可发生在突逢意外或者令人不愉快的情景、精神创伤以及机械操作后。

心源性因素

见于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心肌缺血以及心力衰竭等。心源性晕厥是最危险的一类,容易发生猝死。因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超过10%,所以要对这类型晕厥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心源性晕厥的原因分为两类,包括器质性疾病和心律失常。在这两种情况下,心脏不能提供足够的心排出量来维持脑灌注。

脑源性因素

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等。这类型晕厥通常是一过性,意识丧失前通常有复视、晕眩等症状。

血液成分因素

见于过低血糖、过度通气综合征、哭泣性晕厥等。低血糖引起的晕厥通常患者皮肤湿冷,过度通气引起的晕厥一般有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呼吸衰竭的病史。

相关疾病
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严重心律失常
非疾病因素

如患者有排尿、突然体位变化、咳嗽等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出现精神或躯体刺激、严重缺血缺氧等情况,也可导致晕厥的发生。

症状

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的医生丧失状态。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等症状。

症状分类

血管舒缩障碍

血管抑制性晕厥

又称血管迷走性晕厥,还称单纯性晕厥,约占晕厥的70%。多见于青年女性,尤其是体弱者。发作诱因明显如疼痛、情绪紧张、恐惧等。

体位性低血压

表现为体位骤变,主要由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发生晕厥。

颈动脉窦综合征

由于颈动脉窦周围病变,如局部动脉硬化、动脉炎,致使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结构、节律以及收缩力改变使心排出量减少或者心脏骤停,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发生晕厥。

脑源性晕厥

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血液成分异常性晕厥

见于低血糖综合征、过度通气综合征、哭泣性晕厥等。

典型症状

晕厥主要的症状是意识短暂丧失,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抽搐等症状。

伴随症状
  • 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等,多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

  • 伴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 伴有心率和心律改变,见于心源性晕厥。

  • 伴有抽搐,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心源性晕厥。

  • 伴头痛、呕吐、视听障碍,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并发症

头面部外伤或骨折

晕厥倒地可能导致头面部外伤或者骨折。

窒息

晕厥后口腔的异物或者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可能导致窒息。

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

晕厥时口腔以及呼吸道中的细菌误吸进入肺,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肺脓肿。

就医
晕厥虽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意识,但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都应该及时就医查明病因,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 出现晕厥的并发症,如头面部外伤或骨折、窒息等。

  • 出现伴随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抽搐等。

就诊科室
1.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
2.若出现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建议去心血管内科。
3.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建议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晕厥后一般多长时间恢复意识?

  • 晕厥前是否有体位改变如久蹲后立即站起来?

  • 晕厥恢复后有没有留下后遗症?

  • 晕厥是第一次发生吗?发生频繁吗?

  • 有无心脑血管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心电图

能帮助患者检查有无心脏疾病,特别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超声心动图

能够检查心脏的结构以及功能,对于运动导致的晕厥以及体位性晕厥者,有助于诊断。

脑电图

检查脑部是否有异常放电,可以帮助诊断癫痫所致的晕厥。

血气分析

检查血液中氧含量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有助于诊断过度通气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对于怀疑有贫血情况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判断病情;怀疑为妊娠女性,可以进行妊娠试验。

体格检查

就诊时伴有外伤的患者如果手部和膝盖没有因为防御性的撑地受伤,则需要警惕是否为心律失常之类的原因导致的毫无征兆的晕厥。查体需要重点检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测量双侧血压,如果血压不对称,则需要考虑主动脉夹层或者锁骨下动脉盗血的可能性。心脏查体可以发现肥厚性性疾病或者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神经系统查体可以发现灶状神经功能缺损或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自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诊断标准

患者突然出现意识短暂丧失即可诊断为昏厥,需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引起昏厥的病因。

鉴别诊断

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者位置错觉。晕厥发生时伴有意识障碍,而眩晕发生时,不论情况多么严重,持续时间多么长,都不会有意识障碍。

治疗
晕厥发作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患者意识恢复后需缓慢坐起,以免再次发生晕厥。晕厥发生后需就医查明病因,以助于对因治疗。
家庭处理

休息、保暖

晕厥患者在未完全恢复意识前,切勿进食,以免误吸。使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若有活动性假牙,应该取出。给病人保暖,以免着凉。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醋丁洛尔

减弱心肌收缩力,减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脏传导,降低心率。

丙吡胺

属于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机制快钠离子内流作用,延长动作电位不应期,减低心房和附加束的传导速度,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阿托品

为抗胆碱药物,可以解除血管痉挛、抑制迷走神经、加快心率,适用于心动过缓造成的晕厥。

对因治疗

晕厥发作时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同时要明确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对于低血糖导致者,需要补充血糖治疗。对于缺氧导致的晕厥,要及时进行吸氧治疗。对于咳嗽导致的晕厥,要给予止咳治疗等。

饮食

饮食调理

晕厥患者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戒烟戒酒,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对于低血糖患者,要注意进行高糖饮食,避免食用低糖食物。

护理

晕厥患者应避免诱发晕厥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等,适当体育锻炼。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长期在密闭,闷热环境工作。

日常护理
  • 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低血糖导致晕厥。

  • 对于晕厥频发的患者,应该避免开车,高空作业以及井下作业。

  • 避免迅速改变地位,如从蹲位到站位。

  • 老年患者避免弯腰拾东西。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晕厥发生的频率是否增加,恢复意识需要的时间,以及其伴随症状。

心理护理

晕厥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出现恐惧心理,家人应细心、耐心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频发晕厥的病人,家里应该安装防滑垫。对于经常由于低血糖而造成晕厥的患者,有意识地携带糖果。

预防

有过晕厥史的患者或者有可能发生晕厥的病人,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积极治疗可能造成晕厥的原发疾病。

预防措施
  • 青少年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或饮酒过多。

  • 心律失常造成的晕厥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接受射频消融。

  • 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应该避免在路面不平的地方散步。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7-290
[2]万血红,卢雪峰.[M].五年制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7-5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