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腹胀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肖军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腹胀是平时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胃肠道不舒服的表现,主要由于胃肠道内积聚过量的气体,导致腹部出现胀痛的感觉或腹部饱胀感、压迫感,出现腹部膨隆。

  • 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胃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胰腺、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胆道疾病也是引起腹胀的主要病因。如果有这些基础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 腹胀的主要表现是腹部膨隆,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限性膨隆。在腹胀发生时,如果伴胃肠道梗阻,会出现肠型,蠕动波和胃型。

  • 由于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例如地瓜、豆类等等,导致肠道内积气过多会发生腹胀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对腹胀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和运动,在饮食上不要吃一些易产气的食物,少摄入刺激性的食物。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 腹胀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如果明确有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对因治疗。如果尚未明确原发病可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腹胀的难受感。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呕吐、腹泻、便秘、发热
好发疾病
顽固性呃逆、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肝硬化、胆道梗阻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一般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多可获得缓解,如果腹胀持续发生,可进行长期间歇性治疗。
常用药物
吗丁啉、乳酸菌素片、莫沙必利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粪便检查、肠镜检查、腹部B超
是否严重
腹胀症状若由非疾病因素引起,一般不严重,可自行缓解,若为疾病因素引起,因根据病因判断。
重要提醒
如果是由于饮食不当,例如食用过多易产气的食物而导致的胃胀可不做处理,慢慢就会缓解。但是如果当腹胀顽固性出现时,可能是胃肠道等出现了某些病情,需及时就医,以查明病情,从源头上进行治疗。
病因

腹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多由胃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引起,其他例如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也能引起腹胀发生。

疾病因素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有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衰退、顽固性呃逆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多见于肠道感染、慢性胃炎、胃下垂、幽门梗阻、胃癌等。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等,腹胀是肝硬化的早期主要症状。

胆道疾病

如胆石症、胆道梗阻及慢性胆囊炎等弹胆道疾病可引起腹胀症状。

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胰腺炎、巨大胰腺囊肿、胰腺癌等胰腺疾病,可出现腹胀症状。

其他疾病

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伤寒、重型肺结核、败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如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均可出现腹胀症状。

相关疾病
顽固性呃逆、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肝硬化、胆道梗阻
非疾病因素

腹腔镜手术后因麻醉作用暂未恢复,易发生腹胀,此外,长期卧床者因肠道蠕动差,进食易产气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腹胀。

症状

腹胀可单独发生,也可和其他疾病伴随发生,主要表现为腹部饱胀感,在饭前、饭后出现打嗝、纳差、胸闷等症状。

典型症状

患者感到腹胀、腹部膨隆、胀痛,其腹部膨隆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若大量气体聚集时会有明显的胀痛感、并伴有恶心、呕吐、厌食。

伴随症状

腹胀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 腹胀伴呕吐,多见于肠梗阻、幽门梗阻等。

  • 腹胀伴腹泻,多见于急性肠道感染。

  • 腹胀伴疼痛,多见于急性腹膜炎、肠梗阻、肠套叠、胆囊炎等。

  • 腹胀伴便秘,多见于肠梗阻、结肠癌、习惯性便秘等。

  • 腹胀伴发热,多见于急性肠道感染、伤寒等。

  • 腹胀伴嗳气,多见于胃功能障碍、消化性溃疡等。

并发症

便秘

由于肠蠕动减弱可出现便秘。

呼吸困难

肠胀气使得横膈被迫升高,胸腔容积变小,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难的发生。

消化吸收不良

由于肠蠕动减弱,使得消化功能也减弱。

就医
生理性腹胀,例如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导致的腹胀,可以不用就医可自行缓解。如果是其他情况,例如伴有急性肠炎等基础疾病,或腹胀一直持续,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腹胀。
就医指征
  • 出现持续的胃肠胀气或者是间断而长期的胃肠胀气,伴有腹痛、腹泻、便秘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 短暂的胃肠胀气可适当观察,如情况未好转则需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 饮食情况如何?

  • 是否进食易产气食物?(例如豆类或紫薯等)

  • 是否患有基础性胃肠疾病?(例如急性肠炎、幽门梗阻等)

  • 出现腹胀多长时间了?持续时间?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等)

  • 患者饮食是否规律?是否经常饱一顿饿一顿?

  • 患者最近心理压力如何?

  • 是否有令患者精神压力大的情况发生?

  • 每次吃饭能吃多少?是否进食过多?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听诊

医生通常会用听诊器对患者腹部进行听诊,检查肠鸣音是否正常。

视诊触诊

嘱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通过观察腹部形态,用双手触摸腹部,感受腹肌紧张感,以及是否有压痛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明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查看患者是否有感染。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炎症性病变,判断是否存在消化不良。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

查看胃肠道等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还可查看肝脏、胰腺等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而引发了腹部的不适。

X线检查

腹部透视或平片检查有助于溃疡穿孔、肠梗阻、肝曲综合征、脾曲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钡餐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下垂等疾病,钡剂灌肠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肠病变。

其他检查

肠镜检查

肠镜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检查出肠内基本的情况,检查肠部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

腹腔穿刺抽液

若怀疑已腹胀因腹水引起,可通过腹腔穿刺抽液检查,对腹水90%的诊断阳性率,同时还可对腹水进行实验室检查,判断腹水性质。

诊断标准
  • 通过问诊询问患者最近的饮食情况和运动情况,结合患者最近的临床表现,如有腹部饱胀感,在饭前、饭后出现打嗝、纳差、胸闷等症状,可初步确诊为腹胀。

  • 结合体检、肠镜、B超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器质性病变部位,明确腹胀是否由基础病情所导致。

鉴别诊断

吞气症

吞气症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嗳气,常伴有腹胀,腹部不适感。餐后早期发胀和压迫感常较突出,嗳气更加频繁。在X线摄片上见胃底有大量气体,称为胃泡综合征,透视下可观察到吞咽的空气。吞咽空气所致的急性胃扩张,偶可产生酷似心绞痛的剧烈疼痛,称为胃心综合征。通过X线检查,可鉴别腹胀与吞气症。

治疗
腹胀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排气,缓解症状,以及治疗引发腹胀的根本病因。生理性腹胀一般不做特殊处理,部分情况经过适当锻炼和控制饮食,会得到缓解。病理性腹胀在明确诊断之后,临床中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多为促动力药。
家庭处理

日常注意保养,饮食要规律、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此外需要保持身心放松,不要有太大精神压力,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严格掌握进食指征,将饮食作为源头进行控制,不吃易产气的食物,进食易消化食物。细嚼慢咽,合理分配三餐,注意进食的量。

药物治疗

  • 胃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排空。

  • 助消化药,如多酶片,可促进消化,通便消食。

  • 肠道菌群药物,如乳酸菌素片,可调节正常肠道菌群。

  • 抗生素,多用于肠道感染所致的腹胀。

  • 缓泻药,应酌情使用,促进肠道气体随粪便排出。

饮食

腹胀患者应适量饮食,调整饮食方案,减少进食易产气食物,例如红薯和豆类等,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饮食调理
  • 可适量饮用藕粉、萝卜汤等,并逐渐向半流食过渡,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气。

  • 叮嘱患者不可进食牛奶、豆浆、黄豆及淀粉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避免腹胀加重。

  • 每日应摄入适量新鲜蔬菜、水果等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

护理

腹胀患者可通过改善日常的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适当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腹胀。

日常护理
  • 改变饮食原则,少食多餐,减少进食易产气的食物。

  • 胃胀症状较轻者,可进行适当运动以促进排便、排气,或进食促消化的食物。

  • 可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以顺时针的方式按摩腹部,促进排便排气。

  •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量,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沾水。

心理护理

腹胀可能会出现打嗝的情况,导致心理上的尴尬,身边人应该理解患者、安慰患者,消除其尴尬情绪,引导其配合治疗。

预防

腹胀的预防,除了腹胀本身,还应预防引起腹胀的基础疾病,可通过改善生活及饮食习惯,适当锻炼等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预防措施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急性肠炎等基础疾病的进展。

  • 注意合理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进食易产气的食物。

  • 术后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胃肠胀气。

参考文献

[1]钟启霞.结肠癌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320-321.

[2]张哲,雷枭,任继刚,周彤,付雯,张广军,王攀,李建水,石刚,王显飞.肠通膏治疗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05):658-661.

[3]杨荣艳.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影响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6):198-19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