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别名:慢阻肺)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肺及肺系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逐渐加重的咳嗽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肺功能检查、X片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视频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文章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如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与患者慢阻肺的严重程度、发现早晚、分级和分期、是否治疗等密切相关,预后整体欠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是长期造成的,是不可逆转的,这就从病理上决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欠佳,在病程的远期,可以出现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或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但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临床上治疗慢阻肺的目标,在急性期以控制症状为主,稳定期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发作频率以及减缓并发症的出现为主。

作者:程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568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病变,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促排痰、氧疗、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活动护理等。1、促排痰: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深呼吸、胸部叩击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叩击胸部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咳嗽、咳痰情况。2、氧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的氧疗方式,以缓解呼吸困难。3、饮食护理:制定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计划,可少食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前后应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4、睡眠护理: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冬季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5、活动护理: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下床活动,根据活动耐受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还应戒烟,尽量不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除上述护理措施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还包括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等,家属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予以消除。

作者:何白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81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慢阻肺是慢性病,所以在漫长的病程中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者交替出现,治疗如下:1、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是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都是吸入制剂,主张长期使用。具体患者使用哪些药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分级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氧疗、呼吸机通气支持、康复锻炼、外科手术等;2、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指的是患者咳嗽、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超过日常范围,到了需要调整用药的程度,最常见的是感染诱发。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痰增多、痰色变黄、痰量增多,治疗是以抗感染为主。在原有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基础上,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加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配合抗凝治疗、止咳化痰治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

作者:潘频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2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叩诊音特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叩诊主要表现为过清音。临床体格检查还需与视、触和听诊相结合。视诊慢阻肺患者胸廓前后径一致为桶状胸,部分患者胸骨下角增宽可导致腹部的膨隆,还可表现为呼吸运动的改变即患者呼吸变浅或张口呼吸。此外还需触诊患者双下肢有无凹陷性水肿。患者存在感染时听诊为湿啰音,急性加重期可有哮鸣音。除视、触、叩、听外还需影像学检查确诊。

作者:潘频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86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并形成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临床特点是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期和伴有胸闷喘息。护理,一个是指导患者合理氧疗,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天不低于15个小时,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因为慢阻肺属于慢性病,合理指导患者按医嘱应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再一个因为这类患者病史比较长,反复发作,体质比较虚弱,需要家属关心护理,这也很重要。要及时的疏导讲解有关的知识,向他们介绍治疗有效的例子,增加患者的信心。再就是饮食,因为患者卧床活动少,食欲比较缺乏,建议患者进食低糖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劝解患者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预防感冒,避免受凉、过度劳累。气温变化的时候及时增减衣服,感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喘加重及时到医院就诊。

作者:何白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3989

79岁大爷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解燃眉之急!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病例患者为一位79岁的大爷,因出现长期(20年)反复的咳嗽、咳痰、喘憋,多于劳累后及受凉后诱发,近10天加重,来我院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后通过药物+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症状已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均在好转。【基本信息】男、79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诊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甲泼尼龙片、二羟丙茶碱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天【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均在好转一、初次面诊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憋20年,加重10天”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明显干啰音、心率齐、无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患者诉10天前出现1次感冒,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喘憋明显加重,夜间有时可憋醒,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自己有时候都能听见自己的气管有哮鸣音,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喘憋难耐,来我院就诊,于门诊完善血气分析:pH:7.31;二氧化碳分压:60.3mmHg;氧分压:59.1mmHg,达到Ⅱ型呼吸衰竭标准,目前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二、治疗经过考虑到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我们和家属协商立即给予收住院进一步治疗,并且向家属询问患者平时生活质量如何,能否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家属表示患者平时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喘憋,但是夜间睡眠尚可,一般生活能自理,前段时间因为洗澡感冒,出现一次发热,之后病情开始加重,咳嗽及痰量明显增多,喘憋也明显加重,稍微活动即感喘憋,并且有嗜睡的症状。入院后完善了胸部CT,并给予患者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甲泼尼龙片、二羟丙茶碱片抗炎平喘,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以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三、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活动耐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自己步行50m没有感觉明显的喘憋加重,自我感觉和发病前状态差不多,也没有嗜睡的表现,复查血气分析:pH:7.35;二氧化碳分压:45.3mmHg;氧分压:75.1mmHg,二氧化碳分压较前明显下降,氧分压较前升高,可以看到患者的Ⅱ型呼吸衰竭得到了明显的纠正。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依旧需要提醒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常见于常年吸烟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感染也是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因此,预防感染也很重要。平时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日常可以进行缩唇呼吸锻炼肺功能。平时需注意自己的咳痰喘情况,一旦出现咳痰喘症状加重的情况需及时应用药物治疗,主要可以应用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药物,症状缓解不理想需及时就医。五、个人感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特别是有吸烟史的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明显的影响,反复住院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害很大,严重可出现呼吸衰竭以及肺性脑病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如果出现病例中患者的类似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憋等,应及时就诊,避免治疗不及时导致的疾病的加重。

作者:宋鹏程 威海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41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问答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推荐专家
陈丽君主任医师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陈丽君,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呼吸危重症、呼吸慢病管理、呼吸康复、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结核、气胸、肺间质纤维化、职业性肺病(尘肺、矽肺等)、胸腔积液、呼吸衰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慢性支气管炎、...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危重症、呼吸慢病管理、呼吸康复、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结核、气胸、...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