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上颚起泡是什么原因

2021-09-13 13:0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临床上引起上鄂起泡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1、创伤性黏膜血泡:比较常见,主要由于进食硬、脆的食物,不小心碰伤鄂部血管,导致黏膜下出血,形成血肿,通常为蚕豆大小或更大,突然出现。治疗时可用较粗的无菌针头将血抽出,随后血泡会变瘪,形成溃疡,逐渐可愈合,也可将血泡刺破,将血放出,有时患者就诊前进食硬物时血泡不小心破溃,血也会流出。此时上颚起泡,主要是创伤导致,以后吃东西速度应缓慢,尤其是吃硬、脆的食物,就会减少创伤性黏膜血泡的发生;

2、黏液腺的囊肿:鄂部唾液腺堵塞或者输送唾液的导管破裂,导致唾液潴留形成小亮泡。如果泡比较小,且对生活影响较小,此时无需处理,饭后漱口即可。如果泡比较大,需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主要目的为将已经损坏的唾液腺彻底破坏,有时在局部注射点碘酊,但是临床中处理鄂部水泡,使用较少;

3、复发性疱疹病毒感染:在鄂接近牙龈处出现成簇小水泡,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初发时会导致疱疹性龈口炎,有时会伴有发烧,小孩较为常见。采用抗病毒治疗或逐渐自愈后,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结内的神经细胞内,如果此时出现感冒、发烧,或全身不适、熬夜等诱因会导致复发。此时在鄂部会出现成簇的小泡,由于复发部位常见于牙龈,通常需用阿昔洛韦、喷昔洛韦口服,或者局部治疗等,主要为抗病毒治疗。

分享:

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