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心源性猝死

2021-07-11 20:3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易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主要如下:

一、患有心脏病:

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以及各种其他器官疾病的终末期时,均易发生猝死。

二、未患有心脏病或不清楚是否有心脏病的人群:

1、过度劳累:患者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易发生猝死;

2、熬夜:若患者长期熬夜,易导致血管中斑块破裂,诱发心梗、心衰,从而导致猝死;

3、抽烟、饮酒:抽烟能导致血管痉挛、血管破裂以及斑块破裂,因此亦容易导致变异性的心绞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的心梗;

4、特殊工作:如程序员,从事电脑行业,此类人群经常久坐,且压力较大、劳累,晚上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经常抽烟,基本占据大部分危险因素,因此容易发生猝死。

分享:

32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猝死生存率很低,死亡率很高,多数会发生在非医院的环境下,周围又没有急救性的人员,存活率会非常低。如何预防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对于一级预防的患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手段,或者通过家族史,会知道病人容易发生猝死,这时候要高度的重视,列为高危的人群,首先把这部分病人区分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治疗。对家族里面兄弟姐妹、父母亲、叔叔等,经常会发生年轻的时候猝死,不明原因的去世,这家族一定是高危的情况。有少数病人会做基因的筛查,发生心源猝死的概率会高,多数的情况合并长QT的综合征,或者发生Brugada综合征等特殊遗传病,容易比别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还有些特殊类型,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也容易发生猝死,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兄弟姐妹或者父母亲这一辈的人容易得,如果发现了,会主动的去询问家族史,筛查直系亲属做早期的发现、预测。晚期的心衰、反复的心梗、缺血性的心肌病、扩张性的心肌病,病人射血分数低到一定程度,做心电图,有好多早搏,短暂的室速,也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会做针对性的预防,比如药物的治疗,预防性植入ICD,这种病人是预防的重点,也是预防的一种方法。对于二级预防,已经发生过猝死或者晕厥的情况,被复苏过来了,或者被抢救过来,幸存下来的患者,一定要尽快明确原因,如心梗,尽快把血管打通,有植入ICD的指征,要植入体内除颤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生猝死的概率,提高存活率,这情况更迫切。这些情况都需要大家知晓的,到正规的医院去鉴别,专业的医生来作出决策就可以。"

语音时长02:28''

陈学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2018/05/07收听(94924)

02:04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引起的

范振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07播放(4201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