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2021-04-20 17:4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瘫是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孩子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常伴有智力、行为异常,主要表现是运动功能发育异常、运动功能受限、姿势异常,主要是与围产期的脑损伤有关系,具体如下:

1、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卒中、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

2、早产儿脑损伤,如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

3、脑发育异常,比如脑血管畸形、巨脑回,或染色体、代谢异常,是结构的问题;

4、产后问题,最主要的是核黄疸,现在对黄疸的认识越来越高,如果高于正常值,就是病理性黄疸,如果黄疸特别高,通过血脑屏障会造成核黄疸,核黄疸对脑细胞的损害不可逆;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会造成脑损伤;

6、产前因素,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在胚胎发育期的时候,孩子生长发育落后;TORCH感染,母体有毒物吸收,也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近年来虽然儿科和新生儿科医疗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可是脑性瘫痪发病率没有减低。在妈妈怀孕早期,胚胎就出现异常,还有胎盘绒毛膜炎亦可造成此病。

分享:

101

相关推荐

孩子脑瘫怎么治疗

"孩子脑瘫主要采取综合治疗,可以采取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改善孩子的运动功能。一般治疗要加强护理,根据孩子现有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促使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使孩子运动功能恢复。如果孩子语言障碍和智力低下明显,要加强语言、文体和音乐训练,提高孩子的智能发育。对于运动障碍的孩子要进行理疗、按摩,改善孩子患肢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是目前治疗脑瘫的主要治疗方式,医生会通过正确评价每个孩子的神经发育水平、运动功能特点,制定出最合适的康复方案。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首先是家庭的康复训练,家庭康复训练包括校正孩子异常的姿势。针对孩子运动障碍的运动训练,帮助孩子正常学习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语言等技能。第二、特殊的教育,在特殊的学校康复机构中,对于不能适应正常学校教学环境的脑瘫孩子,进行特殊的教育康复形式,将医疗、康复、教育融于一体。第三、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是一种集体游戏式的综合康复方法,使孩子接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逐渐形成功能性的运动和动作。第四、感觉整合训练,感觉整合训练可以对身体内外的直觉做出反应。第五、音乐治疗,通过音乐治疗可以帮助提高孩子四肢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学习兴趣的能力。第六、药物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比如缓解孩子的手足徐动症,可以采取小剂量的安坦,改善孩子的肌张力。对于合并癫痫发作的孩子,可以根据病情采用相应的抗癫痫药物。第七、手术治疗,根据孩子的病情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术,配合康复训练更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02:47''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31收听(93406)

孩子早产有哪些危害?严重会出现脑瘫!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间过早,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所以各个脏器的功能可能会出现障碍,有的会出现一些早产儿的并发症。孩子出生时间越早,造成的影响越大,早产儿...

杨涛郑州市黄河中心医院

2022/03/18阅读(3342)

脑瘫孩子的表现是什么

"脑瘫孩子的表现有很多种,家长第1次听到脑瘫时会将其等同于认知障碍、智力低下。但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姿势发育的异常,并不等同于智力障碍,根据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按运动障碍类型以及瘫痪部位的不同,脑性瘫痪可以分为六型:1、痉挛性四肢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主要特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很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还与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以及下肢内收、下肢内旋、下肢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等等症状。2、痉挛性双瘫,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的痉挛,以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3、痉挛性偏瘫,症状同痉挛性的四肢瘫,但是表现在一侧的肢体,即一侧的上下肢。4、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包括舞蹈样的手足徐动,以及肌张力障碍。最明显特征就是不对称性的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的运动,就是进行某种动作时,夹杂其他的多余的动作,四肢、头部不停的晃动,难以自我控制,肌张力可以高,也可以低。随着年龄的改变,腱反射正常,锥体外系征为阳性,静止时肌张力低,随意运动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很奇特,挤眉弄眼,颈部不稳定,构音与发音障碍、流口水、吃东西困难,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5、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损伤,主要表现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的不协调的运动,为了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的很远,步态比较蹒跚,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有意向性的震颤以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6、混合型,具有以上两种类型的特点。"

语音时长03:07''

杨敏慧海口市人民医院

2020/01/06收听(5633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8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