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部肌肉萎缩症

2019-10-15 16:2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面部肌肉萎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往往是全身肌肉萎缩的局部表现。临床上可以分成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可以有面部的肌肉萎缩。神经源性肌肉萎缩,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引起的肌肉萎缩,以及酒精中毒性的肌肉萎缩,还有免疫介导的,比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引起的面部肌肉无力和萎缩,都可以在面部表现出肌肉萎缩的表现。还有像运动神经元病所引起的肌肉萎缩,也可以在面部有所表现。在临床上面部肌肉萎缩一定要和面部脂肪萎缩进行鉴别,因为患者可能都会表现出面部缩小,尤其是偏侧萎缩,病人两边对比非常明显,可以看到一侧脸明显变小。脂肪萎缩和面部肌肉萎缩最大的区别就是脂肪萎缩只有脸部变小而没有运动功能受损,也就是咀嚼功能、示齿能力、鼓腮,闭目能力都是正常的,不会出现运动功能受损。所以临床上一定要进行鉴别,除症状鉴别之外,做肌电图检查也可以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

分享:

355

相关推荐

肌肉萎缩症如何治疗

"肌肉萎缩,可见于多种疾病,不同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第一种,神经源性肌萎缩,是指神经-肌肉接头之前的神经结构病变所引起的肌肉萎缩。常见的如急性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等。这些疾病尚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有神经根或者神经干损伤所引起的肌萎缩,如腰骶部的外伤以及颈椎病等等,引起上肢和下肢的萎缩,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是单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大剂量的维生素B族来治疗。第二种,脑血管病引起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可以通过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来缓解肌肉萎缩的情况。第三种,肌肉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性肌萎缩,此时通过改善微循环、理疗等可以治疗。第四种,肌源性肌萎缩,也就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以后,包括肌膜、线粒体、肌丝等病变引起的肌萎缩,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该病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如增加营养,适当锻炼。物理疗法和矫形治疗,可以预防和改善脊柱畸形和关节挛缩,对维持活动功能非常重要。同时要鼓励患者尽可能的从事日常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药物如ATP、肌苷、维生素E、肌生注射液等等,可以治疗相关疾病。"

语音时长02:20''

梁发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8/09/13收听(4533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4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