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的疝环是什么样的

2023-11-03 09:5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疝环其实是脐部形成的腹壁肌肉的缺损,根据疝大小不同,疝环大小也不同,肌肉缺损越大,疝环越大。在临床上,有些疝环像一元硬币大,有些会更大。当站立位时,疝环部位没有肌肉覆盖,腹部脏器因为高压,会沿着疝环往前凸形成脐疝。

当脐疝较小时,沿着脐疝的疝环凸出来的主要是腹腔里的脂肪,医学名词称为大网膜,患者通常会有牵拉、拖拽或者疼痛的感觉。脐疝如果进一步增大,即疝环变大,腹部游离的肠管通常是小肠会沿着脐疝疝出,患者会有腹疼、腹胀、排气排便受影响的症状。

尤其在急诊情况下,即腹压突然增高,肠管卡在脐疝的疝环。如果卡死会造成严重的腹疼,甚至肠管坏死和穿孔。

分享:

16

相关推荐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除了大腿根腹股沟区之外,在腹壁这一片区域都可能出现包块,多叫腹壁疝或者腹外疝,在这其中,脐疝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脐疝顾名思义是肚脐地方薄弱、缺损,鼓出包来了,脐疝分两类,一类叫先天性脐疝,一类叫后天性脐疝。先天性脐疝,刚出生的小孩要把脐带绞断,脐带包扎好了,肚脐自己恢复,所以小孩的脐疝一般来说,三岁以前是不主张去除的,除非嵌顿、绞窄的情况需要处理,大部分脐疝,儿童脐疝是不需要处理,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它是随着婴儿、儿童的生长发育,肌肉生长的越来越结实,脐疝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儿童脐疝这种先天性脐疝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后天性脐疝,中老年妇女、孕妇,在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怀孕以后腹腔压力会明显的增高,很多孕妇的肚脐都会鼓出来,最后需要手术,因为产后也是能够逐渐恢复的,现在也有一些功能锻炼,包括产妇产后的恢复。而另一部分,如果多孕多产的,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妇女会出现后天性需要治疗的脐疝,这也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怀过很多次孕,生过很多孩子,反复的腹腔压力增高,把肚脐撑大,这一部分中老年女性是容易得脐疝。脐疝是肚脐出现了可复性包块,早期是可以出来,可以钻回,有的老年女性,可以摸到肚脐的缺损、薄弱。如果出来的包块很大,出来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治疗,因为时间长了以后出来的肠管或者网膜逐渐跟周围的组织发生了粘连,不能完全回去了,虽然不是卡住了,不是疼,但慢慢的会出现粘连,甚至引起慢性的肠梗阻,症状会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治疗。还有一类,肝硬化、腹水,还有肿瘤晚期的病人,出现腹水以后,腹水把肚脐给撑大了,有的病人看着像一个灯泡似的,里面其实都是腹腔里面的液体,腹水从肚脐这个地方鼓出来,鼓到皮下形成了有点透亮的包块,这是脐疝的一种特殊类型,这一部分病例前提是要先控制好腹水,腹水量少了以后再去做脐疝的手术。

语音时长03:20''

申英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2017/06/20收听(7716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8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