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规范

2017-10-30 15:40阅读:

手机浏览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已近50年。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

  1、清甲的理由:

  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

  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

  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

  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目前回顾性研究发现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可减少肿瘤复发和降低病死率;低危患者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效果;但尚缺乏前瞻性研究结果。

  2、适应证

  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所有年龄小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

  激进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3、禁忌证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甲状腺手术后伤口创面未完全愈合者。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WBC<3.0×109/L。

  4、患者准备

  停服甲状腺片或L-T4 4~6周(目的是使TSH升高到30μIU/mL左右),忌碘2~4周,测定甲状腺激素、TSH、Tg、TgAb、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推荐给予低碘饮食(饮食碘< 50µg/d) 1-2周。

  在甲状腺切除后不服用甲状腺激素,术后4~6周直接行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由于半数以上患者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有功能的转移灶产生了足以抑制TSH的甲状腺激素,导致TSH不能达到30μIU/mL,因此,遇到上述情况在清甲治疗时可以不必考虑TSH水平。

  可以应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来升高TSH。

  清甲治疗前131I全身显像必要性不大。临床更常用的方法是,在大剂量131I治疗后5~7天行全身扫描。

  5、治疗

  常规给予131I 3.7GBq(100mCi),如在清甲治疗前已经发现有功能的转移灶,剂量可增到5.55~7.4GBq(150~200mCi)。清甲治疗后5~7天行全身显像,可明确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多少并可发现转移灶。

  如果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超过一叶,吸131I率较高的患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如不能手术则首次清甲的131I剂量可酬减。

  清甲治疗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一般要求甲功在正常水平而TSH尽量降到0.3~0.5µIu/ml,抑制DTC细胞的转移和生长。

  131I 的治疗方案:多数医生主张75~150mCi的固定剂量,按照这个方案,85%以上的患者一次治疗可以达到完全清除。

  目前并没有发现5.55 GBq (150mCi)的131I治疗后出现白血病或肿瘤发生率升高的证据,所以单次治疗剂量不超过5.55 GBq( 150mCi)是安全的。

  对于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酌情减小剂量。

  为减轻局部症状可口服强的松,持续1周左右。

  服131I后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减轻腹腔、盆腔的照射。

  服131I后嘱患者含服维生素C或酸性糖果,以促进唾液分泌、减轻涎腺损伤。

  在清甲治疗后女性1年内、男性半年内避孕。

  如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涎腺炎、颈前水肿、明显消化道症状或骨髓抑制,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大剂量131I治疗对白细胞、血小板可产生一过性影响。多次治疗之后可出现持续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给予支持治疗。

  少部分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妇女可出现一过性闭经或月经周期改变。

  6、疗效判断与随访

  清甲成功的判断标准:

  甲状腺床吸131I率<1%,

  131I显像甲状腺床无放射性浓聚。

  随访

  一般在治疗后3-6月进行。如发现仍有残灶或有转移灶则重复应用131I治疗,如清甲完全未发现转移则1年后随访,若为阴性则2年后随访,若还为阴性则随访间隔可延长到每5年重复一次,至终身。若已发现转移,应尽早随访并及时安排治疗。

  DTC治愈的标准:甲状腺手术后行放射性碘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患者满足如下标准,被认为肿瘤治愈。

  没有肿瘤存在的临床证据。

  没有肿瘤存在的影像学证据。

  清甲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没有发现甲状腺床和床外组织摄取131I。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情况下和TSH刺激情况下,在无TgAb干扰时,测不到血清Tg。

  随访前应停用T4 4周(甲状腺片或T3 2周)。随访时应测定Tg、甲状腺激素水平、抗体水平、三大常规、肝肾功能, 131I全身扫描,胸片等。 131I清除治疗后口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DTC患者经手术治疗和131I完全去除甲状腺后,在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下,血清Tg浓度低于2ng/ml可排除疾病。

  清甲治疗后,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应行131I全身显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复发或转移灶。

  二、131I治疗DTC转移灶

  1、患者准备

  与131I清除DTC术后残灶基本一致。停服甲状腺片或L- T44~6周(若时间未达标准,但TSH升高到30μIU/ml也可进行131I治疗),忌碘2~4周,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Tg、TgAb、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2、131I治疗

  可以根据病灶转移部位确定131I剂量,甲状腺床复发或颈部转移可给予3.7~5.55GBq(100~150mCi),肺转移5.55~7.4GBq(150~200mCi),骨转移7.4~9.25GBq(200~250mCi)。如发生弥漫性肺转移,为防止发生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要求给药48小时后体内滞留131I小于2.96GBq(80mCi)。对于微小肺转移病灶,只要病灶对131I有反应,就可以每6-12个月重复治疗,可得到最高的缓解率。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病灶,如有摄131I 能力,可以使用131I治疗。

  131I治疗后5~7天行全身显像,可明确转移灶数目、位置、大小和摄131I情况。 131I治疗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一般要求TSH尽量降低而甲功可在正常水平高限,抑制DTC细胞的转移和生长。

  完全缓解,低危病人TSH 控制在0.3-2 µIu/ml;完全缓解,中危病人TSH控制在 0.1-0.5 µIu/ml ;没有完全缓解,高危病人者TSH<0.1µIu/ml。

  低危病人:在行早期手术和残余组织清除术后没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灶,所有的肉眼可见肿瘤被清除,局部组织结构没有肿瘤浸润,肿瘤组织类型为非侵袭型(如,高柱状细胞,岛状,复层细胞)或没有血管浸润,以及,治疗后行第一次131I全身显像时无甲状腺外组织摄取。

  中危病人:早期手术后有微小肿瘤侵及甲状腺周围软组织,肿瘤组织类型为侵袭型或血管浸润。

  高危病人: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浸润,未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有远处转移灶,甲状腺残余组织清除术后行131I全身显像时有甲状腺外组织摄取。

  为减轻局部症状可口服强的松,持续1周左右;

  服131I后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减轻腹腔、盆腔的照射;

  服131I后嘱患者含服维生素C或酸性糖果,以促进

  唾液分泌、减轻涎腺损伤;

  在131I治疗后女性1年内、男性半年内避孕。

  如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涎腺炎、颈前水肿、明显消化道症状或骨髓抑制,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大剂量131I治疗对白细胞、血小板可产生一过性影响。多次治疗之后可出现持续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给予支持治疗。

  少部分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妇女可出现一过性闭经或月经周期改变。

  为避免骨髓抑制等严重

  并发症,同时使转移灶受到最大的辐射。单次治疗使用 131I的剂量一般不超过300mCi。

  根据不同转移部位而决定的固定剂量法或100mCi的固定剂量法,经循证医学的资料证明安全、有效。

  为使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避免因停用甲状腺激素而使患者出现的甲减症状,可以使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但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针对DTC在多次治疗后发生失分化,可以使用维甲酸辅助治疗,但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维甲酸在部分患者出现较严重的粘膜皮肤刺激现象,应引起注意,其副作用还有血脂升高,可对症处理。

  131I治疗中使用锂剂抑制碘从甲状腺释放但不影响碘摄取,从而增加131I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滞留。因为至今没有充分的临床资料证明在131I治疗时加用锂剂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故不推荐也不反对使用锂剂。

  3、随访

  131I治疗DTC转移灶后的随访: 131I治疗后3~6个月进行复查,停服L- T44~6周或停L- T4改服T3或甲状腺片3周、再停T3或甲状腺片2周,进行131I全身显像。 131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取131I降低或消失、病灶缩小或数目减少,为治疗有效;Tg和TgAb的水平降低或消失,为治疗有效。

  如131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取131I异常浓聚或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则提示有活动性DTC病灶,是再次131I治疗的指征。重复治疗131I剂量的确定与首次治疗相同;重复治疗的次数和累积131I总量没有严格界限,主要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身体情况而定,重复治疗间隔为3-6个月。随访时还应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检查。

  131I全身显像被用于DTC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对选择治疗方案及确定治疗剂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病灶有明显的131I摄取,是进行大剂量131I治疗的指征;相反,如病灶摄131I功能较差,则预示131I治疗效果差;如未见病灶浓聚131I ,则不适宜治疗,应考虑选择其它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中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停用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后刺激的Tg>10ng/ml,均高度提示DTC复发或体内存在转移灶。应行131I全身显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复发或转移灶

  当Tg升高,而131I全身显像阴性,可给予131I 3.7-7.4GBq( 100-200mCi),若131I治疗后显像仍不能发现病灶,应行18FDG-PET显像。如PET显像仍阴性,密切随访Tg和PET。如PET阳性,可手术、外放疗、化疗、射频消融等治疗。

分享:

1

相关推荐

什么是甲状腺癌碘131治疗?

"碘131就是放射性碘治疗,对于甲状腺癌常用的是碘131,还有一些放射性碘比如碘125,碘123等等。这些是作为检测比如做碘扫描。比如核医学科用来做甲状腺扫描的,可能是碘125或者碘123等等其他的一些,拿来治甲状腺癌或者甲亢是用碘131来治疗。碘131被甲状腺组织吸收吸收进去以后能释放一些射线,它的射线主要是γ射线和β射线。这两种射线,对甲状腺细胞有杀灭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的穿透力有限,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由于它的半衰期比较短,一般术后1周左右,体内都基本上排除净了,所以它不会对人体产生长时间的副作用,所以就把它拿来作为甲状腺癌手术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也是治疗三步曲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一环。这样就是对于一些进展期,有一些就是肿瘤细胞,比如有一些高复发危险度的一些病人。比如有包膜外侵犯的,有淋巴结转移的,有可能远处转移的,然后一些高龄的一些患者,对这些患者术后常常给他用碘131治疗。碘131治疗由于它能释放出一些比较穿透力,比较小的这么一些射线,又把它叫做内放射治疗。相应于其他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比如喉癌下咽癌治疗,我们要给他用外放射治疗,这些放射治疗比如通常所做的放疗,在外体发射这个射线,用机器给它发射射线,发射射线把直线照射到人体体内,然后杀灭肿瘤细胞。我们让这个肿瘤细胞吸收碘,而且在这个碘又到了肿瘤细胞里就相当于肿瘤细胞里自己发出射线,然后把肿瘤细胞杀灭掉,所以相当于是一个内放射的治疗,所以说它与外放射是不同的,实际上也是一种放射治疗。"

语音时长02:44''

刘良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17/07/10收听(16633)

哪些甲状腺癌适合碘131治疗?

甲状腺癌第一个能做碘131治疗的甲状腺,肯定是这个甲状腺必须它要能吸收碘,它不吸收碘就不能做。能吸收碘的甲状腺癌,最主要是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很多未分化癌和髓样癌是不吸收碘的,所以是不能用碘131治疗。但是临床上也遇到一些病人,刚开始比如他是个乳头状癌吸收碘吸收的很明显,但是在治疗1、2个疗程以后,因为转移的比较厉害,可能要反复做碘131治疗做几次,刚开始做吸碘,完了往后做可能就不吸碘了,肿瘤细胞发生变异吸碘能力就降低了。临床上也发现有一些乳头状癌细胞吸碘能力比较弱。有人做过研究正常的甲状腺细胞的摄碘能力是肿瘤细胞,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细胞吸碘能力的1000倍。所以就是有吸碘能力的肿瘤细胞才能治,同时要把正常甲状腺细胞要切除干净,才做碘131才有用。如果这里残留了过多的正常甲状腺组织,那么碘131进去体内以后组织吸收最快的最迅速的是正常的甲状腺细胞,也就是大量的80%-90%的都跑到了正常甲状腺组织里头。而肿瘤细胞里头吸碘能力很弱它就吸收量就很少,那就吸收不了。要做碘131治疗,必须要让病人停优甲乐至少3周以上,一般要让TSH到达很高的水平。据观察的应该是到30个微单位就是说mIU,到这个水平到30-35,这样就是让TSH到达一个很高的水平,也就是说让甲状腺细胞饿的,它好长时间都不吸碘,它很饿,处于对碘很饥饿的状态,就是用通俗一点的话,就让这个甲状腺细胞甲状腺肿瘤细胞对碘很饥饿,处于很饥饿的状态下,然后给他吃摄入这个碘131,就很迅速的吸收到这个肿瘤细胞里。这样的话才能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一个治疗的作用。

语音时长03:00''

刘良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17/07/10收听(56766)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效果如何?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治疗三步曲一个重要的一步,对于摄碘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这种甲状腺癌是对碘能摄取的。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手段,但它不能代替外科手术,不能代替优甲乐抑制治疗,特别是外科手术。不能说了甲状腺癌不做手术,就直接做碘131治疗,那是没效的。正常甲状腺细胞只要一存在,大量的碘131是进入到正常细胞里头,而不会进入到肿瘤细胞里头,它的治疗效果就很差。手术当中为了保留喉返神经,可能会保留极少一点甲状腺组织。因为在甲状腺癌进入喉的地方离甲状腺非常近,如果为了彻底切除甲状腺组织,可能就会误伤喉返神经。为了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在这个地方会残留一小点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组织。如果技术不过硬甲状腺组织残留太多,那么碘131治疗的效果就差。如果颈部淋巴结转移很严重,比如颈侧区气管,食管沟或者大量的淋巴结残留,大量的淋巴结转移而手术没有切除再去做碘131,对于这样的病灶治疗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它吸碘是有限的,由于它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无限增加摄碘量,给病人增加碘131量,增加了就意味着会对很多腺体的损伤,特别生殖腺,比如睾丸、卵巢等这些腺体可能就会有一些损伤。还有包括唾液腺就损伤就很严重。那么怎么办?就要求尽可能地切除这些转移灶,切除完了以后残留的极少的肿瘤细胞做碘131治疗效果才好,所以它仅仅是一个辅助治疗,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

语音时长02:39''

刘良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17/07/10收听(2759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