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2019-01-03 11:00阅读:

手机浏览

  急性心肌炎一般指症状与体征,尤其是心脏症状在2周内迅速出现,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急性心肌炎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症状出现快,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心脏症状出现较早,因此需及时治疗。急性心肌炎的治疗应密切结合患者情况,有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说,可以分为辅助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治疗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应减少体力活动,以休息为主;如果伴随发热、疲倦、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以对症治疗,此类急性心肌炎大约在1周-2周左右可以自行恢复;对于有心脏症状的患者或既往有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此类患者需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急性心肌炎和心脏相关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心肌损害不严重或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和纠正心衰等治疗;心肌损害严重、临床症状严重或既往基础病较重的患者,需要在监护室密切观察,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以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猝死等情况的发生。
  急性心肌炎起病迅速,症状出现快,需要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急性针对性的治疗。轻症患者可以休息为主,重症或既往存在心脏基础病患者需住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分享:

85

相关推荐

急性心肌炎怎么治

"急性心肌炎,首先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果是低微的心肌炎,患者只表现为病毒感染后,出现乏力或者胸闷,但是基本的情况还可以。第一、建议病人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比如黄芪。第二、建议患者好好休息,休息非常重要,减轻心脏的负担,促进心脏的恢复,就像平时运动以后出现肌肉损伤一个道理。如果患者在低微基础上,还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室性早搏或是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这些都提示患者的心肌炎病情相对严重。这时治疗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休息,以及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外,还建议病人适当的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常用的胺碘酮、心律平以及倍他洛克等药物。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症状,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对于高危或者重症的心肌炎,它的危害非常大,重症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和心肌梗死一点都不差,治疗不仅仅是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药物,还建议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因为心肌炎往往是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以及免疫细胞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所以一般要用大剂量的激素,缓解局部的炎症、减轻心肌的损伤。同时还要针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相应的治疗,目前除了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外,还可以采用ECMO,有些也叫做体外的心肺氧合治疗。这些治疗目的都是让受损的心脏保持休息,不要进一步损伤,能让心脏度过急性期。心肌炎的病人,部分可以迅速的进展,甚至猝死的表现,上午发现有心肌炎,下午就猝死了。所以对心肌炎的小朋友,如果发现,还是建议尽早的明确严重程度,尽早休息,能不上学就不要上学,能不工作尽量减少工作。"

语音时长02:24''

彭文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19/01/14收听(445)

急性心肌炎怎么治

"急性心肌炎,首先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果是低微的心肌炎,患者只表现为病毒感染后,出现乏力或者胸闷,但是基本的情况还可以。第一、建议病人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比如黄芪。第二、建议患者好好休息,休息非常重要,减轻心脏的负担,促进心脏的恢复,就像平时运动以后出现肌肉损伤一个道理。如果患者在低微基础上,还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室性早搏或是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这些都提示患者的心肌炎病情相对严重。这时治疗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休息,以及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外,还建议病人适当的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常用的胺碘酮、心律平以及倍他洛克等药物。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症状,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对于高危或者重症的心肌炎,它的危害非常大,重症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和心肌梗死一点都不差,治疗不仅仅是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药物,还建议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因为心肌炎往往是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以及免疫细胞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所以一般要用大剂量的激素,缓解局部的炎症、减轻心肌的损伤。同时还要针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相应的治疗,目前除了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外,还可以采用ECMO,有些也叫做体外的心肺氧合治疗。这些治疗目的都是让受损的心脏保持休息,不要进一步损伤,能让心脏度过急性期。心肌炎的病人,部分可以迅速的进展,甚至猝死的表现,上午发现有心肌炎,下午就猝死了。所以对心肌炎的小朋友,如果发现,还是建议尽早的明确严重程度,尽早休息,能不上学就不要上学,能不工作尽量减少工作。"

语音时长02:24''

彭文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19/01/15收听(17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