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性皮炎是什么病

2019-03-05 15:49阅读:

手机浏览

  油脂性皮炎在临床上叫做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如真菌等)免疫、神经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脂溢性皮肤炎好发于皮脂腺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额部、眉间、鼻部、胸部及肩胛闾区和腋窝等。常先自头皮开始发疹。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常见于青年人及婴儿。病程慢性。发生在头皮可伴有脱发。

  皮损为略带黄色的油腻性淡红斑,境界常较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和(或)结痂。发生在头皮,以在炎症损害的基础上附有油腻性黏着性黄色结痂、或间有渗出时称为结痂型。以小片状糠秕样鳞屑或带油腻性鳞屑,并伴有基底轻度炎症时为鳞屑型。发生在躯干部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环形。发生在腋下等皱襞处,可伴有糜烂,类似湿疹,但有油腻性痂。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以一般治疗为主,避免热水肥皂以及各种机械性刺激,如搔抓等。限制高脂多糖饮食,忌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含丰富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分享:

57

相关推荐

特异性皮炎是什么病

"特异性皮炎应该叫特应性皮炎,也叫异位性皮炎,病因不是很清楚,和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系。根据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可以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成人期。婴儿期的表现和婴儿湿疹很相似,在红斑的基础上可以出现丘疹、丘疱疹,摩擦后出现糜烂、渗出和结痂。某些食物和环境因素可以使病情加重,一般两岁以内会逐渐好转、痊愈,部分患者可以病情迁延,发展为儿童期的特应性皮炎。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的皮疹常局限于四肢的屈侧,如肘窝、腘窝,其次眼睑、眼面部也可以出现,皮疹呈现暗红色,渗出比婴儿期要轻,由于长期搔抓会形成苔藓样变。青年成人期是指12岁以后的青少年和成人阶段特应性皮炎,可以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者直接发病,好发于肘窝、腘窝和四肢,皮疹常常表现为慢性湿疹的苔藓样变,当然有少部患者也可以出现急性、亚急性湿疹的样变。临床诊断有很多标准,一般来讲是结合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再考虑本人和家族中有没有遗传过敏的病史,比如父母有没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这些病。另外,化验可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血清IgE的升高。治疗原则和湿疹相同,糖皮质激素还是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还要注意皮肤的保湿。近些年来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在治疗特异性皮炎当中也取到了不错的疗效,同时也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来缓解瘙痒,有继发感染的情况需要外用一些抗生素。"

语音时长02:30''

张继刚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6/02收听(34037)

异位性皮炎是什么

异位性皮炎又称为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湿疹,它是一种与家族遗传性、异位性遗传背景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伴有血清IgE升高,且易伴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不同时期的皮肤损害不一样,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还伴有并发症。异位性皮炎的主要特征是瘙痒,皮炎在婴儿期分布在面部和肢体伸侧,儿童期以肘窝、腘窝为主。成人期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皮炎,个人或者家族的遗传过敏史,次要特征就皮肤干燥,易有皮肤的继发感染,手足非特异性皮炎,可以伴有鱼鳞病、毛周角化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血清IgE升高,减少激惹、防止搔抓是本治疗本病的根本原则,避免过度的洗浴,尤其是减少热水、肥皂及消毒剂的使用,洗浴后用润肤剂成为异位性皮炎常规的防护措施,室温不要过热,衣服不要过暖。出汗时尽量做到及时清洗,以防汗液直接刺激作用及汗液内抗原的重吸收,尽量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例如尘螨、毛、人造纤维及真菌等微生物,对可疑的致敏物质逐一审查进行排除试验取得适宜的食谱。青少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应受到保护,以使过敏者皮肤免受刺激,局部治疗为主可以外用非激素类药膏,像他克莫司保护皮肤的屏障。

语音时长02:45''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3/06收听(5789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