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葡萄胎的异常表现及预防

2020-01-17 13:34阅读:

手机浏览

  良性葡萄胎是由胚胎外层的滋养细胞发生变性,绒毛水肿形成串状水泡状物犹如葡萄,因此而得名。本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低而亚洲、东南亚各国较多见,我国良性葡萄胎发病率为285.9/10万,可发生于生育年龄的任何时期,4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中发病率大大增高。有人认为,一次葡萄胎后,再次妊娠葡萄胎的发生机会较般孕妇高。
  一、危险因素
  1、胚胎早期死亡胚胎在建立血液循环以前发生早期死亡,绒毛受母体滋养而继续生存,因绒毛无血管,无法排泄其代谢产物,使绒毛肿胀成葡萄状。
  2、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卵子的退行性变或子宫的内环境不良有关。
  3、病毒感染可能因精子被病毒感染引起。
  4、卵核失衡学说(即空卵受精)受精时母卵核染色体失去活性。
  5、营养学说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
  二、异常表现
  1、阴道流血此类患者多于闭经2~3个月开始反复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或有或无,反反复复。呈咖啡色粘液状或暗红色血样,保胎治疗无效。葡萄胎可自行排出,排出之前如大量出血,处理不及时可使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排出血液中可见小水泡。
  2、妊娠呕吐及妊娠中毒症由于增生的滋养细胞产生大量HCG,因此,此类患者呕吐较正常妊娠重;又因葡萄胎增长迅速,子宫增长快,宫内张力大,因此,妊娠中早期即可出现妊娠中毒症,甚至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子痫。
  3、子宫增长迅速因葡萄胎增长迅速及宫腔内出血引起,半数以上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
  4、卵巢囊肿葡萄胎患者由于大量HCG的刺激引起的双侧或一侧卵巢呈多发性囊肿改变,葡萄胎排出后1~3个月迟则6个月囊肿自然消失,对以后的卵巢功能无影响。
  5、咳嗽与咯血表现为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可能为绒毛的游走性滋养细胞转移到肺引起。
  6、甲状腺功能亢进占10%。由于滋养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增加,于葡萄胎清除后症状迅速消失。
  三、相关检查
  1、B超一般在孕10周左右即可诊断,如用阴道探头,8周即可作出诊断。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当血清HCG大于20万U/L,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提示有葡萄胎可能。
  四、治疗
  1、清宫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清宫。
  2、全子宫切除术对40岁以上,子宫增大迅速,有恶变倾向,且无再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3、预防性化疗适应于年龄在40岁以上,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尿内HCG含量高且持续时间长,伴有咯血等恶变倾向者,应给予预防性化疗
  五、并发症及预防
  1、大出血应及时检查,及时确诊,及时清除葡萄胎。
  2、穿孔为预防穿孔,一般在吸宫前由静脉滴入催产素,使子宫收缩、宫壁变厚。第一次清宫不能过甚,疑有残存时,1周后给予第二次清宫。
  3、感染一般经两三天抗菌治疗后再手术以预防感染。
  4、广泛性肺栓塞因大量水泡进入静脉通过右心进入肺动脉而引起,甚至可立即致死。
  5、恶性变占10%~20%。对有恶变倾向者行预防性化疗。
  六、康复
  1、HCG检查: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应每周检查血和尿各一次,正常后改每月查血、尿一次,3个月后改每月查尿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至少坚持2年。
  2、葡萄胎清除后患者如出现阴道流血或咯血,应立即复查。
  3、按时检查盆腔或摄胸片。
  4、恶化倾向:葡萄胎清除后3个月HCG仍高于正常,清宫后开始下降、不久又出现上升。出现上述情况均证明有恶变倾向,应及时接受化疗。葡萄胎后恶变多发生在1年以内,但也有10年以上者,妊娠与分娩均不能减少葡萄胎恶变的可能。
  5、怀孕:葡萄胎后应避孕1年,如1年内怀孕也无须终止妊娠,无须恐惧,此次胚胎一般都正常,但产后应随诊。
  七、预防保健
  1、执行优生优育措施,避免高龄孕产妇。
  2、少生优生,避免多孕。
  3、怀孕前期注意接受健康保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膳食营养全面。

分享:

9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