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尿路感染的十大消炎药

2021-09-27 17:04阅读:

手机浏览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是由于患者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常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部分患者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病原体,比如真菌、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对于尿路感染,临床上使用的消炎药不止十种,下列列举出临床上常用的几大类药物:

1、喹诺酮类:常见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属于广谱杀菌药,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最常见的一类药物。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肾脏以及肝脏损害等,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头孢类:也是治疗尿路感染常见的消炎药,包括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可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使用前需进行皮肤试验,如果对头孢过敏,禁止使用;

3、大环内酯类:常见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从而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但可能会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4、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因此通常空腹服用,需要注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5、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等,可用于治疗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尿路感染。但需要注意,此类药物妊娠期不建议使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中成药辅助治疗,比如八正胶囊、癃清片、银花泌炎灵片、热淋清颗粒、三金片、复方石韦片等,药物组成以中药材为主,性质稳定、副作用较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尿路感染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多数的尿路感染在2-4周可治愈,若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排除尿路梗阻、尿路结石甚至是特异性感染的可能。具体消炎药物的使用需要进行中段尿培养,明确致病菌以后结合药物的适应人群进行选择。具体用量和给药方式也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体征、药物的特性等情况,给予合理的方案。

分享:

52

相关推荐

尿路感染吃什么消炎药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因此在发生了尿路感染以后,怎么选用合适的抗菌素?经常患者或者医生遇到这样问题。尿路感染有不同的病原体,比如淋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甚至还有滴虫霉菌,选择最合适的抗菌素,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的时候做尿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要几天,因此在没有得到结果以前,还是经验性的用药。最常用的药物有几类,第一个就是喹诺酮类的,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都可以,其实用的最多的还是左氧氟沙星,因为这个药物在尿里面的浓度最高,它可以达到静脉输液的效果,因此我们推荐首选这个药物,轻中度的尿路感染。第二个就是选用头孢菌素,就是所谓的头孢类的抗菌素二代或者三代,比如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都可以,它既保持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菌作用,同时保持了对葡萄球菌类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的活性,因此也可以选用头孢菌素类的。只有对于一些反复发生的感染或者较重的感染,才选用静脉用药物,比如哌拉西林以及碳青霉烯类的抗菌素,比如亚胺培南等,甚至检查出有衣原体、支原体以后,使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或者甲硝唑。对于所有的抗菌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往往强调患者要多喝水,增加尿液的量,促进尿液的排出对尿道的冲洗作用,更重要的是如果发生了抗菌素使用无效,要重新检查细菌的种类,是不是选用了敏感的抗生素,也就是细菌的耐药,同时要查找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比如有没有结石导致的梗阻激发的感染,或者其他的下尿路的畸形,因此选用的抗菌素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强调在治疗前后的尿常规的复查,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可以停药,治疗的疗程要足够。"

语音时长03:08''

夏川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2018/05/12收听(2930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