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娃眼睛难睁开,癔症?面瘫?还是先天性上睑下垂?

2022-06-11 21:14阅读:

手机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遗传、发育等多因素影响,出现上睑提肌功能不足,出现单侧上睑睁眼高度不足、眼睑遮盖角膜等现象。门诊遇到一位五岁的男孩,由于下垂的眼睑,出现特殊的注视姿势,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视力发育,收入院后,通过手术矫正患侧的上睑下垂,术后患儿上睑遮盖获得明显改善。


【基本信息】男、5岁

【疾病类型】先天性上睑下垂

【就诊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1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额肌瓣悬吊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日,术后随访

【治疗效果】上睑遮盖获得明显改善,顺利出院


一、初次面诊

患儿为5岁男孩,出生后发现右侧上睑难以睁开,随后可逐渐睁开少许,随着发育无明显变化,至今无手术及治疗病史。患儿家属诉:日常常见偏头、仰头、额纹增加,双侧上睑外观不对称。检查发现,双侧眼周无明显外伤及手术痕迹,双侧视力尚可。患儿以仰头位视物,右侧(患侧)额纹增加,上睑遮盖1/2眼角膜,眉毛至角膜间距增大。右侧上睑动度3-4mm,左侧上睑动度7-8mm,闭眼时双侧眼球向上活动明显(Bell征阳性)。身体其他基本检查无异常发现。患者家属诉:母系亲戚内有类似病例,具体不详。诊断为右侧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左侧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建议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二、治疗经过

在手术矫正前我们向患儿家属详细地交代双侧均存在上睑下垂,两侧程度不均,但目前最佳的方案是先矫正较为严重一侧的上睑下垂,后期视情况再对另外一侧进行调整,家属表示理解。手术治疗采取眼睑边缘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手术开始前,标记患儿相对正常一侧睁眼高度,在鼻梁上做出标记,随后在眼睑边缘3mm的高度上做横切口,随后向眉毛方向沿着眼轮匝肌的深面分离至眶骨边缘,注意避开眶上孔浅出的眶上神经血管束,随后将游离准备好的额肌瓣用缝线缝合到睑板的合适位置上。当孩子从麻醉中苏醒,检查了患儿睁眼的情况,发现和预期的效果接近,两侧的角膜暴露相似,经过手术的一侧有轻微抬高。


680624.jpeg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儿的恢复很快,外观及睁眼都获得明显改善,上睑动度改善为6mm,双侧角膜暴露的差距变小,可以说基本一致,而且抬头及偏头视物的现象消失。术前所担心的左侧上睑下垂加重的情况虽然如期出现,但两侧的角膜暴露大致相等(MRD1差距小于1mm),都不遮挡视野,那么很可能患儿就不需要进一步的手术了,住院治疗3天予以患儿出院,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患儿眼睑分别达到初步消肿、明显消肿及愈合稳定的阶段。


四、注意事项

患儿上睑下垂现象得到改善是值得令人欣慰的事情,但是仍然需要叮嘱患儿家属,出院后注意观察患儿睡眠时角膜的暴露,如果暴露过多,有可能出现干燥性角膜溃疡,应该在入睡后涂抹少量的红霉素眼膏。同时,需要到眼科复查视力,关注患儿视物时姿态的变化,避免长期仰头、歪头的看东西形成习惯。


五、个人感悟

本病例患者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并且有家族史,因此,家长发现异常速来就医,通过手术治疗,收获到了满意的效果。此外,需要注意,对于这类患儿的手术治疗,要十分慎重,医生需要意识到任何操作都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发展,应该尽可能采取保守稳妥的方案。然而面对难度,为了争取最大的改善效果,也需要毫不犹豫地挑战难度。综合起来,应该是大家常说的“胆大心细”。

分享:

64

相关推荐

什么是癔症

癔症属于一种神经症,又称为歇斯底里症。患有癔症的病人一般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比如具有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情感丰富、具有表演性,比如人越多的时候,患者越容易表现自己,人们常说的“人来疯”就是这一种。还有患者具有暗示性高的色彩,也就是说想法和言行经常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具有这类人格基础的人在受到应激性事件或者内心冲突长时间无法解决就容易患病,患有癔症的病人多有情绪上的异常,常见的有歇斯底里大发作,患者常常声嘶力竭、嚎啕大哭、捶胸顿足等。除了情绪的异常,患者还可能有身份环境异常,比如患者存在附体体验,患者常常说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神仙附体或者已故的人在其身上等,或者是患者不认识周围的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另外,有些患者并不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而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在一定心理应激下出现一些躯体的症状,比如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发作或者不能走路、不能说话等,但是临床检查均查不到相应的异常,没法用相关疾病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无论患者表现是哪种症状都应该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应用精神科药物治疗,适当的运用暗示疗法,及时了解症状后的心理因素,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冲突,促进患者尽快摆脱困扰,早日康复。

语音时长02:18''

刘丽荣天津市安定医院

2019/09/05收听(7048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