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

2022-06-30 16:11阅读:

手机浏览

1、按时监测血糖:空腹和三餐后血糖,必要时需要监测餐前和睡前、夜间血糖。

2、积极配合检查:

(1)馒头餐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要求空腹抽血,并在作试验当中不能喝水、吃东西。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准备1个2两的白面馒头和300-400毫升白开水,次日清晨作检查时由采血者交待服用时间和方法。注意服用馒头需5分钟左右,边咀嚼边饮水。

(2)尿微量白蛋白:每日清晨留晨尿,如多个可分天留取尿样。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早晨7点小便一次,将此次小便倒掉,从7点后开始留取尿样,第一次小便后在容器内加入防腐剂,以后24小时内的每次尿液均留入该容器内,直到次日早晨7点最后一次小便,记录尿液总量,并记录在化验单上,同时将身高、体重也记录在化验单上。留取少量混匀的尿液在相应的小尿杯中送检。

(4)眼底检查:眼科。

(5)B超检查:要求空腹、憋尿。

(6)肌电图:

(7)其他常规检查:要求空腹抽血作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凝四项血流变等在科室操作。

3、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或衰竭。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4、接受糖尿病教育的益处:糖尿病患者初期接受系统糖尿病教育并合理治疗的病人,比无糖尿病知识的同期病人,平均寿命延长10―15年;所需降糖药物剂量减少了1/5-1/2;所需达标时间缩短5-10年;以后10年所需医疗费用减少了1/5-1/3;严重的终末期事件(截肢、失明、肾衰)发生减少了1/5-1/2。

5、糖尿病的特点:

(1)流行发病:糖尿病是目前发病人数第三位的慢性病。

(2)病因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病。

(3)病程缠绵。

(4)全身罹难: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损害部位:眼、肾、神经、心脏、脑血管、足及下肢血管。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凝状态的综合治疗是预防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5)异质多变:糖尿病的发病诱因、起病年龄、高血糖程度、临床表现、药物反应和预后等均有很大差异,并须强调个体化治疗,病人之间不要攀比具体的治疗措施。

(6)可干预性:通过长期合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和血压可明显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总体预后。

(7)预后迥异:预后差别很大。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不可更改因素(如年龄、病程、遗传等)和可更改因素(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糖尿病知识、治疗合理性),应积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努力改善预后。

6、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和监测五大方法。

7、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要全病程坚持,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任何时候要注意饮食结构、数量和时间。要强调定时、定量、定餐,切记忽多忽少,要注意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每餐热量分配相对恒定,忌餐次热量不均衡。非低血糖情况下不加餐,不食单糖或单糖含量过高的甜食(如糕点、饮料、蜜饯),忌经常大量摄入高热量零食(如瓜子、花生、松子)。忌经常食用油炸、油煎食品。谷粟类食品要粗、细搭配,蛋白类食品要肉、蛋、奶搭配,忌长期食品种类单一。各种酒类要节制,白酒最大允许量50ml/天,忌嗜烟、嗜酒。多食1、2类蔬菜。

8、运动治疗可以:餐后30-6-分钟适合运动,不提倡清晨空腹大运动量运动。餐前运动易导致低血糖,餐后立即运动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运动强度。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除要有一定的持续时间(但中间要有间歇)外,也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以降血糖为目的的运动,以每餐后30分以后开始持续30-40分钟左右为宜。

9、药物治疗:磺脲类要餐前服用,双胍类可以餐前、餐中、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在吃第一口主食时嚼服,格列奈类在餐前3-5分钟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可在早上服用。预混胰岛素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诺和锐30特充在餐前10-15分钟注射。长秀霖和中效胰岛素在晚上10点注射,不需再进食。

10、并发症治疗: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是并发症,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中药在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1、只有升幅不高的食品,而无“降糖”食品,忌服用“降糖”保健食品而不算入饮食摄入量。

12、常规食品均可食用,忌盲目不科学的偏方、验方“食疗”。

13、预防低血糖:住院后出现饥饿感时应通知主管医生,帮其分析原因,不要擅自加餐完事。任何时间出现异常出汗、软弱无力、双手颤抖、心慌胸闷、头晕目眩等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生或值班护士,及时查看血糖。住院期间请自备苏打饼干或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注射胰岛素后严禁回家吃饭或外出吃饭,以免途中低血糖发作。餐前避免剧烈运动。

14、调护:应保持心情平静、开朗,避免紧张、急躁情绪。避免劳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参加运动量不大的活动,忌烟酒。

15、坚持在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的原则,切忌急病乱投医,不要盲目相信夸大的广告。

16、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5岁后应定期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了解自身有无糖尿病。

17、出院前要学会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

18、出院前要准备好一台血糖检测仪。

19、出院后随诊:和专业医生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及时正确调整治疗方案。

(1)坚持治疗:出院后要坚持制定好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轻病人因运动量增加,饮食和药物应适当调整。同时应继续坚持相关疾病的治疗。

(2)复诊计划:出院初期要求每周测定血糖一天(包括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如果连续4周血糖仍控制理想,可2周左右测血糖一天(餐前和餐后)。如果血糖有所升高,应先自我查找原因加以改正,否则需到医院复诊。需每1-3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就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和并发症的变化进行具体指导。

分享:

185

相关推荐

银屑病健康教育很重要

  银屑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比治疗更紧要!银屑病易诊而难治,牛皮癣广告满天飞,治疗方法参差不齐,治疗效果难以预估。好多银屑病患者因为不明就里,看广告治疗上当受骗的...

纪秀军济南市人民医院

2018/02/01阅读(54125)

糖尿病教育,医生应该受到的教育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有没有人注意过,一个人一旦被确诊得了糖尿病,首先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首先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什么?仔细回想一下,至少80%的患者脱口...

韩世超邯郸市第一医院

2021/01/25阅读(36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