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导致5岁儿童持续发热的“罪魁祸首”

2022-07-20 16:25阅读:

手机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于家中出现连续发热1周,家长初期并未在意,以为是普通发热,自行为其用药,但后来不仅未使患儿发热缓解,反而加重其表现,使患儿出现结膜充血、口唇干燥、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患儿就诊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患儿症状,最终诊断为川崎病。与患儿家长沟通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最终患儿得以治愈,未再复发。


【基本信息】男、5岁

【疾病类型】川崎病

【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

【治疗方案】静脉注射药物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口服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患儿疾病得到治愈,未再复发


一、初次面诊

患儿为5岁的小男孩,由家长带领前来就诊,自述近期出现发热,已持续1周,开始认为只是普通发热,但家长通过自行用药后不仅未使发热减轻,反而患儿症状逐渐加重,于是家长急忙将其带到我院就诊。

门诊给予患儿体格检查,可见患儿结膜轻度充血,同时伴有口唇干燥,嘴唇脱皮情况较为严重,患儿张口后可见舌乳头肿大、充血,为草莓舌症状,同时触诊患儿颈部,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综合上述症状,初步怀疑为川崎病,告知患儿家长情况并进行充分沟通后,同意入院进行诊治。


川崎病.jpg


二、治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为其安排详细相关检查,体格检查除门诊所见症状外,并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化验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存在升高。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结合患儿的症状,最终明确诊断为川崎病。

告知家长患儿病情并不严重,并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包括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同时配合使用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片进行抗炎治疗,患儿遵医嘱住院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办理出院后,嘱患儿家长继续给患儿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并定期到医院门诊进行复查。


三、治疗效果

患儿经过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用药当天发热便已经得到缓解,住院治疗2天后,患儿体温已降至正常,同时观察得知患儿结膜充血、口唇干燥等症状出现明显缓解。住院治疗1周后,给予患儿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结果显示各项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同时心脏超声提示患儿未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其他损害,且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已经消失。患儿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症状,于是准许其出院休养。出院后半年家长带患儿来门诊复查心脏彩超,未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其他损害,结果提示患儿症状已经得到治愈,期间患儿未再出现复发。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儿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得以治愈,我由衷感到欣慰,但由于本病容易出现复发,因此患儿出院时,仍需提醒患儿家长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并保持口腔的情况,如勤刷牙、勤漱口,避免进食垃圾食品,以避免造成继发感染;

2、日常注意维持患儿自身的皮肤健康,保证患儿贴身衣物的清洁卫生,并保证患儿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等,均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饮食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多摄入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并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面条、豆浆、鸡蛋汤等,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


五、个人感悟

川崎病在临床又被叫做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发生于5岁以内的儿童,常见症状与该病例中患儿的情况类似,如发热、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症状还包括手足红肿等。临床针对川崎病的治疗并不复杂,只要积极配合多数患儿均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总而言之,提醒广大患儿发现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并伴有结膜充血、口唇干裂等症状后需尽早给予重视,并尽早将患儿带到医院进行诊治,即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分享:

3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