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的病因复杂,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
1、溴吡斯的明:适用于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足下垂、术后腹气胀或尿潴留、对抗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的肌松作用。
2、甲钴胺片: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损伤引起的足下垂有积极意义。
3、盘龙七片:具有活血、止痛、抗炎的作用,对足下垂引起的疼痛有治疗作用。
二、手术治疗
1、神经缝合术:腓总神经若是含有运动和感觉功能束的混合神经损伤,可用神经外膜缝合术。腓总神经到远端分为感觉神经支和运动神经支,若为单一功能束神经损伤,则可用神经束膜缝合术。
2、神经松解术:通过切开或切除神经周围或神经内的瘢痕组织,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血液供应,改善神经生长环境,适用于闭合性腓神经损伤。
3、肌肉移位术:当神经远端在进入肌肉处损伤无法缝接时,可从身体另一部分(通常是大腿)移除不太重要的肌肉或肌腱,转移到受损的部位,重新连接供应肌肉的神经和血管,以恢复部分肌肉功能。
4、神经移植术:当神经缺损通过调整张力无法解决,应行神经移植术,此多用自体腓肠神经。
三、物理治疗
1、足部温热疗法: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之目的。
2、保持足部功能位置: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即将患侧的布鞋垂直固定于患者的床栏杆上,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再将患足置于鞋内,直到可离床为止。
3、康复锻炼:首先以被动锻炼开始,由医护人员或家属操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之后进行主动足部屈伸活动,循序渐进,至患者能够站立时,先从站平台开始,直至能够用双足踏实地面,不发生倾斜后,方可进行行走训练,并注意步态,使步态符合生理要求。
4、针刺与按摩:当患肢痉挛状态缓解后可对患肢行针刺和按摩疗法。针刺可起到对潜在神经反射的刺激作用,上肢可选合谷、外关、曲池等穴位,下肢可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按摩时手法要注意调节,肌张力高时用安抚性质的按摩,肌张力低时予以揉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