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问诊110元/24小时
电话问诊暂未开通
视频问诊暂未开通
预约挂号50元/次
5天后有号简介:刘乃刚,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慢性软组织损伤与疼痛疾病、骨关节疾病和部分疑难疾病的针灸、针刀临床诊疗。如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轻度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鹅足滑囊炎、鼻炎、鼻窦炎、面瘫后遗症、肥胖、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失眠、胃肠功能紊乱、便秘、前列腺增生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针刀临床与基础研究。任健康中国医者名片项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针法与经典名方论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等。《针刺研究》、《北京中医药》、《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审稿专家。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疼痛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库专家。主编专业及科普著作90余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针刀医学护理学》编委,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刀刀法手法学》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微创针法“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微创针刀治疗学》副主编,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透穴针法》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编委。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博士点课题4项。在《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篇。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11年度)、二等奖(2015年度)、三等奖(2019年度)各1次,中国版协优秀输出版图书奖、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奖(2008年度,2013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学会图书奖、中国科协第八届博士生年会优秀论文奖、连续两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生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针刀新星奖”、2016年度健康报科普达人奖、2021年度健康中国医者名片优秀创作者,健康报2021年度优秀科普作者奖,2020年度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2021年度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学人员奖,2021年度中日友好医院“优秀住院医师指导教师”,科技部2022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23年度首都中医药“杏林健康卫士”等10余项。
擅长:慢性软组织损伤与疼痛疾病、骨关节疾病和部分疑难疾病的针灸、针刀临床诊疗。如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轻度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鹅足滑囊炎、鼻炎、鼻窦炎、面瘫后遗症、肥胖、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失眠、胃肠功能紊乱、便秘、前列腺增生等。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纠错
刘乃刚医生的预约挂号
-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 支持到院看诊
4-26周六上午,5-3周六上午,5-10周六上午5天后有号去挂号50元/次
刘乃刚医生的科普内容
- 全部贡献
- 视频12期
- 语音12个
- 文章220篇
晒背的好处与危害时间:医生视角下的平衡之道
🌞中医理论中,背部被视为阳经汇聚之地,是阳气升发的重要通道。晒背,尤其是夏季三伏天的晒背,被视为补充阳气、增强体质的绝佳时机。
✅温阳散寒:夏日阳光炽热,其温热之力能穿透肌肤,直达经络,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与湿气,对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因寒湿引起的疼痛尤为有效。
✅促进气血运行:背部遍布督脉、膀胱经等重要经络,晒背能刺激这些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补钙壮骨: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关键,适量晒背有助于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调节情绪:阳光还能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对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然而,晒背并非多多益善,不当的时间与方式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正午时分阳光最为强烈,紫外线辐射量大,长时间直接暴晒易导致皮肤红肿、脱皮,甚至引发皮肤癌。因此,晒背应避免在太阳直射最热时进行。
晒背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要想充分发挥晒背的养生效果,就必须注意时间选择和晒背方法。(详见图)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晒背经验和防护措施,一起在享受阳光的同时,保护皮肤健康!
542
10月16
医生解答:拔火罐的好处、功效与作用
🙌拔火罐,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在当今社会仍然备受关注和应用,具有诸多令人瞩目的好处、功效与作用,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促进血液循环:拔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使罐内的空气被抽出,从而吸附在皮肤上。这种负压作用能够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这不仅有助于将营养物质更迅速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还能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使身体的内环境更加清洁和健康。
📍缓解肌肉紧张:很多人长期处于久坐或过度劳累的状态,导致肌肉紧张、酸痛,拔火罐能够对肌肉产生一定的牵拉和刺激,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纤维。当火罐吸附在肌肉上时,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和僵硬。
📍去除湿气: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能够通过罐内的负压作用,使皮肤毛孔张开,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或环境中,拔火罐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体的湿气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拔火罐还具有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等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拔火罐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详细见图片。
📝此外,拔火罐的操作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对拔火罐有相关问题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479
医生解答:偏头痛缓解穴位有哪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疼痛程度强烈,常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有关。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缓解偏头痛。
✅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以疏风解表,清热镇痛,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摩风池穴,每次2-3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合谷穴:位于手背,当拇指与食指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每次2-3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太冲穴:位于脚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用拇指指腹按揉 太冲穴,每次2-3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如果大家在按摩穴位过程中感到不适,请及时就医。关于偏头痛按摩穴位的注意事项,以及其他缓解偏头痛的方法,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对于偏头痛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426
10月15
医生为你解答:胆经怎么敲
💥在中医理论中,胆经是人体重要的经络之一,负责调节胆腑功能,平时适当地敲打一下胆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敲胆经主要是通过手握拳或者用擀面杖、保健锤等工具进行敲打,能够促进局部的气血活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胆经淤堵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恶心等。
❗建议大家可以每天敲打大腿外侧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等穴位,保持节奏均匀,每敲打4下算一次,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交替进行。
同时,还建议每次5-10分钟,以体感上感觉不到疼痛为宜,如果感觉大腿开始发热,可以停止敲打,以免诱发其他不适。同时,力度应适中,敲打力度不宜过大,以局部感到轻微酸胀为宜,以免造成局部皮肤青紫或疼痛。
🌸敲胆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其原理在于调理人体的肝胆之气,以达到疏肝解郁、清热利胆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敲胆经时应注意敲打的力度,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关于敲胆经的适用情况以及注意事项,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大家对胆经敲打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938
医生解答:涌泉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人体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以下将详细介绍涌泉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当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的凹陷中,约在第二、三跖骨之间,将脚掌平放时,此处正是足心最高的点。
📌功效:涌泉穴具有补肾固本、滋阴降火、宁心安神的功效。刺激涌泉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
📌作用:刺激涌泉穴通常可以缓解头晕、耳鸣等症状,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提升体质,预防感冒,在中医理论中,涌泉穴还能帮助排出体内寒湿之邪,提高身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艾灸等方法刺激涌泉穴,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需注意,若在刺激涌泉穴过程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关于刺激涌泉穴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适合人群,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对于涌泉穴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651
医生解答: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医治疗手段,长期以来在民间和医界都享有一定的声誉。这种方法是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适量地放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放血疗法通常是指针灸放血疗法,这种疗法就是运用三棱针法、粗毫针法或小尖针法刺穿或划破人体特定穴位浅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排泄体内含有的热毒,来做到可以治病的功效。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解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放血疗法可以缓解许多脊椎疾病,如颈椎增生,颈椎压迫肩部导致臂丛神经痛,由脊椎骨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同时也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等慢性疾病。
放血疗法还可以治疗一些因神经损伤引起的疾病,如面瘫、口眼歪斜、脸部麻木、颈部僵硬等,对于一些因神经损伤引起的骨质增生等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放血疗法虽有其独特疗效,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若在放血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关于放血疗法的不适宜人群和注意事项,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大家对于放血疗法的更多细节和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325
医生解析拔罐祛湿效果:传统疗法大放送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宝库中,拔罐疗法以其独特的操作方式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青睐。尤其是在我国民间,拔罐被视 为一种有效的祛湿手段。每当身体出现沉重、酸痛等症状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拔罐来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拔罐,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疗法,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创造负压环境,使得局部血管得以扩张,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加快新陈代谢的速率,从而有助于体内积聚的代谢废物得到有效排出。
🔶正是因为拔罐具有这种独特的生理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身体祛除多余的湿气,对于那些因湿气侵袭而感到身体沉重、不适的人群来说,拔罐往往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拔罐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其祛湿效果也会因个人的体质差异和具体的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相关人群可以去图片了解)。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祛湿目标,在进行拔罐治疗的同时,应当结合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及采纳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必要,还应当考虑结合中医或西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身体健康进行全方位的调理和维护。
此外,关于拔罐时需要注意的护理事项,详情观图。
拔罐虽然是一种传统疗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若有疑虑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拔罐经验和祛湿小妙招,大家一起来探讨更多健康生活的方式!
942
10月14
医生解答:感冒艾灸哪个穴位
⚡在中医外治法中,艾灸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感冒的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艾灸可以帮助缓解感冒症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具体位置是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在中医的经络理论中,艾灸大椎穴被认为具有显著的清热解表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颈部僵硬以及一些由风邪入侵导致的身体不适。
✅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更确切地说是在耳垂后下方,颅骨下缘与颈椎之间的凹陷区域。艾灸风池穴能够有效缓解因风寒或过度疲劳引起的头痛、颈痛等症状,同时它还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的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地方。艾灸肺俞穴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等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此外,它还能帮助增强肺部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 ,具体位置是在膝盖骨下缘向下四横指(大约3寸)的地方。艾灸足三里穴是一种常见的保健方法,它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有效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对于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艾灸虽好,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若有特殊病情,请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进行艾灸。还整理了一些关于艾灸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感冒的其他治疗措施(详情见图)。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艾灸经历和感冒防治小窍门,一起交流学习,共筑健康生活!
841
加载中
*医生信息源自医院官网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
刘乃刚医生名片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科普问医生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