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

2018-12-11 14:4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的出血量>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的出血。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为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如下:

1、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胎儿娩出后,如果出现宫缩乏力,就会导致产后出血,出血如果未及时控制,就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

2、胎盘因素: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根据胎盘剥离的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胎盘植入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以及宫颈与子宫下段裂伤,出现缝合遗漏时,可导致止血不彻底;

4、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少数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障和重症肝炎亦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分享:

242

相关推荐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的分娩期并发症,严重的威胁孕产妇的安全,目前是发展中国家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产后出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1、由于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出血。也就是增大的子宫在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体外之后,这种大的子宫要通过肌纤维的修复,而慢慢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如果这种收缩能力差,引起宫缩乏力性的表现,宫腔就会持续出血,引起非常严重的子宫出血。2、胎盘残留性的产后出血。也就是胎盘和胎膜没有完全的娩出宫腔外,由于粘连或者植入,有一部分娩出,一部分还残留在宫腔,就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引起比较严重的产后出血。3、软产道裂伤性的产后出血。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软产道发生裂伤都会出现出血。软产道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下段等,一旦裂伤,发生产后出血表现,都是出的血颜色比较鲜,并且持续不断的出血。4、凝血功能障碍性的产后出血。包括凝血因子的缺乏、血小板的降低、纤维蛋白原的降低,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多,产后出血顺产的时候出血,在24h之内出血超过500mL就要诊断产后出血。如果是剖宫产,在剖宫产后24h出血量达到1000mL,就可以算作是产后出血。要积极的诊断和分析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02:18''

高珊中日友好医院

2020/03/16收听(887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