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物性皮肤病

2021-03-31 15:06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动物性皮肤病
01:32

语音内容

动物性皮肤病在临床上是以昆虫和寄生虫最为常见,发病机制主要如下:
第一、动物的口器或者是尾勾叮咬,机械损伤皮肤,比如最常见的是蚊虫的叮咬,蜜蜂、马蜂的蜇咬,就会在皮肤上出现剧烈的反应,红肿、痒痛,甚至起疱。
第二、动物的刺毛、鳞片、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是毒液刺激皮肤,导致局部或全身的反应。临床会碰到病人被松毛虫刺激,在皮肤上出现明显的火辣辣样疼痛、红肿。
第三、动物的毒腺或者是唾液里含有多种抗原,导致Ⅰ型超敏反应,比如毒蛇的叮咬、蝎子的蛰咬等。
第四、口器残留或者是虫体直接钻入皮内移行,而导致炎性反应,出现肉芽肿性丘疹或者是结节。常见的有疥疮,疥虫直接穿入到皮内导致炎症反应,还有真菌也是寄生于人体的皮内,明确致病昆虫时诊断为独立的皮肤病,不能够确定致病的昆虫,就统称为虫咬皮炎。

分享:

8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庞艳华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