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肾损伤

本词条由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李航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肾损伤以往被称为急性肾衰竭,是指有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既往无肾脏病者,也可发生在原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其主要表现为尿少或无尿、肿胀、食欲不振等,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就诊科室
肾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kidney injury
疾病别称
急性肾衰竭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肌无力、永久性肾损伤、胸痛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胸痛、水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尿量减少

好发人群
既往有肾脏疾病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者
常用药物
利尿剂、处方钙、葡萄糖、聚苯乙烯磺酸钠
常用检查
血液检查、尿常规、肾活检
疾病分类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指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常见原因有液体流失和出血,引起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约占急性肾损伤的55%。

肾性急性肾损伤伴肾实质损伤

最常见的是肾缺血、肾毒性食物或毒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其他还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疾病和血管疾病等,约占急性肾损伤的40%。

肾后性急性肾损伤

特征是急性尿路梗阻,梗阻可发生在从肾盂到尿道的尿路中任何部位,约占急性肾损伤的5%。

病因

引发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很多,肾脏直接受到损害,或肾脏血流障碍等可能会发生急性肾损伤。长期住院治疗、患有基础代谢性疾病也能诱发该疾病。此疾病多好发于老年人、本身有肾脏疾病的患者。

主要病因

损伤

肾脏遭受到直接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急性肾损伤。

肾脏血流障碍

如服用萘普生或其他相关药物,可能会发生急性肾损伤。

尿路梗阻

如肾结石、结肠癌等,导致尿液无法正常从体内排出,可能会引起急性肾损伤。

诱发因素
  • 长期住院治疗,尤其对于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可能会诱发急性肾损伤。

  • 手臂或腿部的血管梗死,即外周动脉疾病,可能会诱发该病。

  • 患有某些基础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也会诱发急性肾损伤。

流行病学

急性肾损伤是涉及临床各学科常见危重病症,其发生率在综合性医院为3%~10%,在重症监护病房为30%~60%,危重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0%~80%,存活率约50%遗留永久性肾功能减退,部分需要终身透析,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好发人群

急性肾损伤好发于老年人,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既往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等。

症状

有些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肢体肿胀,且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永久性肾损伤等并发症,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死亡。

典型症状

急性肾损伤患者常伴有腰部外伤、疼痛及腰肌紧张,多有肉眼血尿,血尿量的多少往往与肾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成正比。开放伤可见伤口渗出液,伤侧腰部或腹部可出现包块。

其他症状
  • 肢体肿胀,尤其是腿和脚,由于肾脏受到损伤,可能会影响肾小球的重吸收及滤过作用,从而导致腿部和脚部出现肿胀。

  • 感到混乱、焦虑或困倦。

  • 肋骨以下的背部出现疼痛,被称为侧腹痛。

并发症

肌无力

当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时,可能会造成体内的血钾含量升高,从而出现肌无力的现象。

胸痛

当患者并发心肌炎时,可能会感觉到胸痛。

永久性肾损伤

部分患者在偶然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永久性的丧失或出现终末期肾病。

就医

急性肾损伤往往是患者因其他疾病住院时被发现,如果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来判断肾功能是否良好。急性肾损伤需与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全等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

  • 当出现无症状水肿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 当出现急性肾损伤时,患者多会到急诊科进行就诊。

  • 病情稳定或症状较轻者可到肾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近期是否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

  • 什么时候症状会有所减轻?

  • 之前有没有过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 近期有无服用过什么药物?

  • 家中有无其他人有过肾脏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血液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血清钾浓度升高,血pH值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低,血清钠浓度正常或偏低,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尿液检查

尿蛋白多为阳性,常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尿沉渣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及少许红、白细胞等;尿比重降低且较固定,多在1.015以下,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尿液不能浓缩所致;尿渗透压低于350mOsm/kgH20,尿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尿钠含量增高,多在20~60mmol/L,肾衰指数和钠排泄分数常大于1,应注意尿液指标检查需在使用利尿药、高渗药物前进行,否则会影响结果。

影像学检查

尿路超声显像对排除尿路梗阻很有帮助。必要时CT等检查显示是否存在着与压力相关的扩张,如有足够的理由怀疑由梗阻所致,可做逆行性造影。CT、MRI或放射性核素检查对发现血管病变有帮助,但要明确诊断仍需行肾血管造影。

肾活检

活检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在排除了肾前性及肾后性原因后,没有明确致病原因(肾缺血或肾毒素)的肾性急性肾损伤具有肾活检指征,活检结果可确定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血管炎、急进性肾炎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脏疾病。此外,原有肾脏疾病出现急性肾损伤以及肾功能持续不能恢复等情况,也需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肾功能在48小时内突然减退,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0.3mg/dl(26.5μmoI/L),或7天内血清肌酐增至≥1.5倍基础值,或尿量<0.5ml/(kg·h),持续时间>6小时。

鉴别诊断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大多有慢性肾脏病史,较长时间的夜尿明显增多,而急性肾损伤则没有以上的病史。超声提示肾脏增大有利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双侧肾脏缩小和肾实质变薄,支持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表现为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不适,一部分人有食欲不振。慢性肾功能不全常有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史,而急性肾损伤一般没有慢性肾脏病史,两者根据病史可以进行鉴别。

治疗

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应积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和控制感染。大量患者需要治疗时,也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此疾病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的治疗。

治疗周期
急性肾损伤一般需进行长期持续性的治疗。
一般治疗
  • 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

  •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和控制感染。

  • 去除病因,停用可能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药物治疗
  • 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肌肉溶解方面,磺酸盐可能是有效的。

  • N-乙酰半胱氨酸和碳酸氢盐,预防性使用上述药物可能会避免造影剂肾病。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可以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也是急性肾损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目前腹膜透析较少用于重症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灾难性事件导致大量患者需要治疗时,仍可采用腹膜透析治疗。

预后

即使是轻微的急性肾损伤,也可能会影响其预后,此疾病存活患者多数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但还有少数患者不能恢复正常,且存活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能否治愈

与急性肾损伤的程度有关,多数的肾损伤一般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对于严重的急性肾损伤,治愈率不佳。

能活多久

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存活时间与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复诊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具体复诊时间及复诊次数需遵医嘱而定。

饮食

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时期饮食方面的要求可能不同,应按照医生建议摄入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饮食调理
  • 对于少尿期的患者,尽量利用胃肠道进行营养的补充,可进食一些低盐、低钠、高钙饮食,如牛奶、鱼等。

  • 对于多尿期患者,可以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食物,当尿量高达3000ml/d时,可多吃含钾的食物。

护理

急性肾损伤的护理对于疾病恢复也有一定作用,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基础疾病的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患者需密切关注液体的出入量情况,并记录下来。

日常护理
  • 急性肾损伤患者应注意休息,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

  • 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禁止自行停药。

特殊注意事项
  • 急性肾损伤患者应密切关注液体的出入量情况,可以详细记录。

  • 应注意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服用此类药物,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是防止急性肾损伤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预防措施
  •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发现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加以去除,是防止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关键。

  • 在老年、糖尿病、危重症患者,尤其应避免造影剂、肾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及避免肾缺血和血容量减少。

  • 高危患者如需要造影检查应给予水化疗法。

参考文献

[1]张学武.急诊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琛,王建安.内科学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18-52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