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病毒性脑膜炎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 薛爽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病毒性脑膜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脑膜急性炎症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不同病毒所致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不仅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治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儿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viralmening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脑疝
治疗周期
两周左右
临床症状

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

好发人群
1个月以下的婴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
常用药物
甘露醇、阿昔洛韦、普来可那立
常用检查
头部CT、头部MRI、脑脊液检查
病因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导致的脑膜急性炎症,其中肠道病毒最为常见,患者发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发生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所导致。

主要病因
  • 临床上85%~95%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有60多个不同亚型,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

  • 其它病毒感染:例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

诱发因素

免疫力下降

对于免疫力比较差的患者,如果过度劳累或者着凉,容易出现病毒性脑炎。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果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比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不仅会损伤肝肾功能,而且还会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诱发病毒性脑炎。

和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亲密接触

病毒性脑炎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如果健康人和患者接触之后,很有可能会发生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程一般较短,并发症少,多呈良性过程,偶有小规模流行。夏秋季高发,热带、亚热带地区终年可发病。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儿童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降低。

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胃肠道、肝脏、腮腺等组织和其局部淋巴结内进行复制,然后人血产生病毒血症,再通过脉络丛进入脑脊液,侵犯脑膜,引发脑膜炎症病变。

好发人群
  • 各年龄段及两性均可发病,以儿童多见。

  • 1个月以下的婴儿和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更易发病,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

  • 服用降低免疫力药物的人群。

  • 近期接受过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的人群。

症状

病毒性脑膜炎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的特点,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首发症状多为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很多患者因为疾病症状轻微而被忽略,就诊时已经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典型症状
  • 出现发热情况,体温一般不超过40℃,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

  • 患者常有剧烈头痛,多在额部或眶后,以及恶心、呕吐,可有脑膜刺激征。幼儿可没有头痛,表现为易激惹、易哭闹症状。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皮疹、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并发症
  • 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

  • 颅压增高症状,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

就医

当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病情,造成病情严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

  • 体温高热不退,存在反复用退热药效果差的问题,尤其体温高达39℃,持续4小时以上;

  • 精神行为异常,可以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嗜睡;

  • 食欲差,频繁呕吐、头痛;

  • 惊厥、震颤、肢体抖动、走路不稳。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就诊神经内科,儿童可就诊于儿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症状什么时候出现?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肢体活动不利等)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有没有自行用药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询问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以及近期的旅行史、用药史以及是否接种过腮腺炎病毒疫苗等情况。

体格检查

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发热、颈部僵硬、皮疹、咽炎等情况,还会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

头颅CT或MRI

检查主要用来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头颅MRI、胸部CT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

脑脊液检查

观察脑脊液压力是否正常,有助于确定病原,但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血常规

关注检查结果周围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是否升高,可辅助诊断病毒性感染。

病毒学检查

取样本做实验室检测可以辅助诊断,观察是否存在引起脑膜炎的病毒。

脑电图检查

当医生怀疑病毒已经影响了脑组织,患者出现癫痫症状时,会进行该项检查。

诊断标准
  • 病毒感染症状。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 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明显,可有脑实质受累表现,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化脓性脑膜炎腰椎穿刺压力多明显增高,脑脊液中白细胞明显增高,多大于1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高,糖含量很低,而病毒性脑膜炎多无此严重变化。

结核性脑膜炎

为慢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慢性病程,病程常延续数月,可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可伴有颅神经损害,发病4~8周后常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腰椎穿刺常提示脑脊液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常为(100~500)×10^6/L,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增高明显,糖及氯化物下降,特别是氯化物下降明显。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显示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可以此鉴别。

无菌性脑膜炎

可见于累及脑膜的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无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主要依赖病史、神经系统以外器官损害的症状,以及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查。

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医生会积极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症状。

治疗周期
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时间在两周左右,个别重症患者终生遗留后遗症,治疗周期无限延长。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 如头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癫痫发作可首选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

  • 颅内压增高,可适当应用甘露醇。

  • 对存在发热情况的患者使用退烧药,以降低体温。

  • 可以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患者患者癫痫症状。

  • 如患者出现呕吐,可食用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止吐。

抗病毒治疗

可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应酌情予以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 一般应用免疫血清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倡导病毒感染。

  •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声一般会在早期实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新型的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药物

普来可那立能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可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缩短病毒性脑膜炎病程。

手术治疗

对于有意识障碍、脑积水等重症患者,必要时行引流术、去骨瓣减压等手术。

中医治疗

可以在病情稳定时,配合中医的针灸、中药以及康复治疗,促进身体恢复。

预后

病毒性脑膜炎属于一种良性感染性疾病,病程短、整体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不留有后遗症,一般无需长期用药。

能否治愈

病毒性脑膜炎经规范治疗一般能治愈。

能活多久

病毒性脑膜炎治愈后不影响寿命。

后遗症

多数患者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可有脑实质的严重受累,预后不良,常常遗留神经精神异常,可有运动障碍、癫痫、视听功能受损和智力低下等。

复诊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完全治愈后不用复查。如果有后遗症,建议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复查。

饮食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营养丰富的原则,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吞咽困难者慢进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饮食调理
  • 可以食用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以清除氧自由基,能够缓解病毒性脑炎引起的全身症状。

  • 建议不要吃具有发性的物质,比如羊肉、海鲜等,可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 宜进食对胃肠功能有保护作用,或易吸收、营养较丰富的食物。

护理

对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护理,家属应关注饮食、肢体活动、二便、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的疏导等方面,尽早进行恢复训练。

日常护理
  • 绝对卧床休息,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做好皮肤护理及精神护理,有精神症状者,应有家属陪护。

  • 高热患者做好高热护理,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进行物理降温,补充足够水分和热量。

  • 如果早期病情严重,处于昏迷状态,要防止出现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出现肺部感染或皮肤压疮。

  • 恢复期要进行智能训练。

  • 存在癫痫发作的患者,出院后要持续用药,并且留意病情变化。

预防

为预防病毒性脑膜炎,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加强锻炼,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家长在照顾孩子时应特别注意卫生,生病期间应避免接触旁人。

预防措施
  • 免疫力低的人注意饮食均衡和锻炼,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 尽量避免与病毒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免引起呼吸道等传染。

  •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疾病。

  • 婴幼儿应尽量避免蚊虫叮咬。

  • 保证居家环境清洁,经常用肥皂洗手,家长要特别注意在给孩子换尿布以及上卫生间之后,及时洗手。

参考文献

[1]李会娜.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0:28.

[2]吴江主编.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