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克罗恩病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窦艳玲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其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有一定关系。该病主要累及小肠和结肠,引起贯穿肠壁各层增殖性病变,会侵犯肠系膜以及局部淋巴结,发病率约6‱~9‱。本病通常难以治愈,可以终身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是首选,必要时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腹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rohn'sdisease,CD
疾病别称
克隆氏病、小肠克罗恩病、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具有遗传倾向
并发疾病
肠梗阻、腹腔内脓肿、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腹痛、腹泻、发热、消瘦、贫血

好发人群
青年人、克罗恩病家族史者
常用药物
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硫唑嘌呤、沙利度胺
常用检查
粪便常规、结肠镜检查、单双气囊小肠镜
疾病分类

克罗恩病根据发病部位、小肠炎症特征、疾病活动期等有不同分类,具体如下:

  • 根据发病部位分为累及结肠型、累及上消化道型等。

  • 根据小肠炎症特征为穿透型、梗阻型等。

  • 根据是否合并肛周病变分为合并肛周病变型、不合并肛周病变型。

  • 根据疾病活动期分为缓解期克罗恩病和活动期克罗恩病。

病因

克罗恩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主要病因

感染因素

该病肠组织中发现副结核分枝杆菌,此菌感染可能与诱导复发有关,本病与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无关。

免疫因素

该病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异常,说明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确切机制有待阐明。

遗传因素

克罗恩病易发生于某些特定家族中,大约20%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一级亲戚,即堂、表兄弟、姐妹或更亲近的亲戚存在该病,认为该病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环境因素

克罗恩病近期发病率持续增高,考虑与社会工业化有关,与居住环境的清洁度、生活方式改变、高脂饮食等有关。

地理因素

国家越发达,其发病率越高。而且人群从发病率低的地区移民到发病率高的地区,发病风险也随之上升。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水平较高阶层患病人数较多。

流行病学
  •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都是城市高于农村,且社会经济水平较高阶层患病人数较多。

  • 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

  • 发病年龄多在18~35岁,但首次发作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组,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1。

  • 本病在欧美多见,且有增多趋势。我国本病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

好发人群

克罗恩病多发于青年人,且有本病家族史者患病率交正常人高。

症状

克罗恩病起病大多比较隐匿,从发病早期症状出现至确诊往往需数月至数年。病程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生复发倾向。少数急性起病,可表现为急腹症,酷似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肠梗阻。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三大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腹痛

疼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腹痛的发生可能与进餐引起胃肠反射或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段,引起局部肠痉挛有关。

腹泻

本病常见症状,主要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性腹泻。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腹部包块

约见于10%~20%患者,由于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固定的腹块提示有粘连,多已有内瘘形成。

瘘管形成

克罗恩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肠段之间内瘘形成可致腹泻加重及营养不良。肠瘘通向的组织与器官因粪便污染可致继发性感染,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的内瘘均可见粪便与气体排出。

发热

以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常见,少数呈高热伴毒血症。另外,少数患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甚至较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之后才出现消化道症状。

其他症状

本病肠外表现发生率较高,以口腔黏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及眼病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因慢性腹泻、食欲减退及慢性消耗等引起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可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表现,青春期前患者常有生长发育迟滞。

并发症

肠梗阻

肠梗阻较为常见,主要由于病变部位的纤维化、瘢痕形成所致。另外,游离穿孔发生率为1%~2%,常位于回肠。主要症状包括腹部阵发性绞痛、便秘、呕吐等。

腹腔内脓肿

克罗恩病第二常见并发症为腹腔内脓肿,偶可并发急性肠穿孔或大量便血,表现为发热,患侧疼痛。

中毒性巨结肠

少数严重毒血症者,因结肠麻痹性扩张,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临床表现包括脱水、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等危重症状。

结直肠癌

直肠或结肠受累时可发生癌变,据统计发生率约为1%左右。早期可无症状,中晚期随着癌细胞的转移,可出现便血、大便变细等症状。

其他疾病

还有患者可以并发慢性胆管周围炎、脂肪肝等疾病。

就医

长期出现腹泻、血便、腹痛以及肠痉挛的患者,尤其是年轻人,考虑为克罗恩病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就医指征
  • 长期出现腹泻、血便、腹痛以及肠痉挛等患者,高度怀疑本病应及时就医。

  • 长期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和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

  • 慢性腹痛与腹泻的年轻人,合并有腹部压痛与包块时,应及时就诊。

  • 出现不可解释的关节炎、肛周疾病、反复发热或儿童发育停滞时,即使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应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 反复迁延不愈患者,主要就诊于消化内科。

  • 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以及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患者就诊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恶心等)

  • 持续多长时间了?是反复发作吗?

  • 是否做过肠镜检查?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父母有无克罗恩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血液检查

见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与失血、骨髓抑制及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吸收减少有关。血细胞比容下降,血沉增快,黏蛋白增加、白蛋白降低,血清钾、钠、钙、镁等可下降。

粪便隐血试验

考虑有克罗恩病的人进行该项检查常呈阳性。

肠吸收功能试验

因小肠病变作广泛肠切除或伴有吸收不良者,可作肠吸收功能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小肠功能。

钡剂灌肠检查

小肠病变作胃肠钡剂造影,结肠病变作钡剂灌肠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全胃肠道,显示肠壁及肠壁外病变,故可与结肠镜互补,特别是在小肠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的确定上仍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直视下观察病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病变特征的判断、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估计较为准确,且可取活检,但只能观察至回肠末段,遇肠腔狭窄或肠粘连时观察范围会进一步受限,诊断往往需要X线相互配合。

小肠镜检查

可直视观察病变,取活检和进行内镜下治疗,但为侵入性检查,有一定并发症发生。

诊断标准
  • 影像检查、内镜检查以及切除标本可见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卵石样黏膜或者纵行溃疡可诊断。

  • 活检以及切除标本均可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影像学检查以及切除标本可见裂沟、瘘管,活检、切除标本可见肛门部病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即可诊断为克罗恩病。

鉴别诊断

肠结核

肠结核患者既往或现有肠外结核病史,临床表现少有瘘管、腹腔脓肿和肛门周围病变,而克罗恩病有此表现。肠结核内镜检查见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可累及邻近结肠,但节段性分布不明显,溃疡多为横行,浅表而不规则;活检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有助肠结核诊断,干酪样肉芽肿是肠结核的特征性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性抗原和抗体检测阳性等倾向肠结核诊断。

肠恶性淋巴瘤

肠恶性淋巴瘤病变主要位于小肠,而克罗恩病病变位于回盲肠和邻近右侧结肠。行X线检查、B型超声或CT检查有利于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下活检或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可见黏液脓血便,结肠镜及X线检查与克罗恩病鉴别一般不难。但克罗恩病可表现为病变单纯累及结肠,此时可参考自身抗体检测。

急性阑尾炎

克罗恩病主要症状有腹泻,而急性阑尾炎腹泻少见,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更为显著,可资鉴别,但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治疗

克罗恩病的治疗目的为控制病情活动,维持缓解及防治并发症。相当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最终因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至今尚无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

治疗周期
克罗恩病长期间歇性治疗,有终生复发的倾向。
一般治疗

克罗恩病患者必须戒烟,强调营养支持,一般给高营养、低渣饮食,适当给予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维生素。

药物治疗

活动期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吡啶仅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的轻、中度患者。美沙拉嗪能在回肠末段、结肠定位释放,适用于轻度回结肠型及轻、中度结肠型患者。

糖皮质激素

对控制病情活动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各型中至重度患者,以及上述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至中度患者。但是使用前必须排除结核与腹腔脓肿等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表现为激素无效或依赖,应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另外,长期激素治疗患者应同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预防骨病发生。

免疫抑制剂

多选择硫唑嘌呤或巯嘌呤,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的患者,对硫唑嘌呤或巯嘌呤不耐受者可试换用甲氨蝶呤。

抗菌药物

某些抗菌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甲硝唑对肛周病变、环丙沙星对瘘有效。上述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故临床上一般与其他药物联合短期应用,以增强疗效。

生物制剂

英利昔为促炎性细胞因子拮抗剂,临床试验证明对传统治疗无效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重复治疗可取得长期缓解,近年已逐步在临床推广使用。

缓解期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取得缓解者,可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缓解。因糖皮质激素无效/依赖而加用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取得缓解者,继续以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维持缓解。

手术治疗

肠切除术

手术方式主要是病变肠段切除,瘘管合并腹腔脓肿患者建议先行超声或CT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粘连较轻者并发肠瘘推荐行腹腔镜手术。

狭窄成形术

肠道进行纵向切割,然后进行横向缝合,可扩张肠道,预防肠梗阻。

肠移植术

需要将患者小肠切除,并替换为器官捐献者的小肠组织,较少用于治疗克罗恩病。

回肠造口术

主要是切除大肠及直肠,保留回肠部位,然后缝合肛门,在下腹部做一造口,与回肠相连,使其与体外相通。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适合营养风险筛查出存在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有手术指征且合并营养不良或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的儿童等情况。常见营养治疗如下:

口服肠内营养

通常作为正常饮食外的小部分补充,口服补充肠内营养超过600kcal/d时,建议行管饲。

管饲肠内营养

途径包括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和手术胃造口等,但应结合鼻饲的时间长短、是否存在胃排空障碍、幽门梗阻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饲途径。

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按氮源分为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也可分为要素膳、半要素膳和多聚膳。患者在治疗中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制剂。

预后

本病可经治疗好转,也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中部分患者在其病程中因出现并发症而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能否治愈

部分克罗恩病患者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能活多久

该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 已确诊患者按照规范治疗后,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时间进行复诊。

  • 出现疑似复发症状时,应马上就诊。

饮食

克罗恩病患者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宜规律饮食,勿过饥过饱,勿食生冷、刺激、油腻及高热量之品,养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习惯。

饮食调理
  • 减少摄入油腻或油炸等高脂食物,尽量避免高糖、含人工添加剂较多、辛辣、刺激和不利于整体健康的食物,例如腌制品等。

  • 可进食健益脾胃的食物,如淮山药、茯苓、冬瓜、马铃薯等。

  • 常吃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患者有许多益处,如苹果、香蕉、豌豆、南瓜等,通过减慢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来减少腹泻次数,增加营养吸收的时间。

护理

克罗恩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遵医嘱合理规范应用药物,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日常护理
  • 精神压力能影响克罗恩病或其他任何慢性病的症状,因此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当进行减压运动,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 吸烟是克罗恩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影响着疾病过程。吸烟者病情程度较严重、并发症多,且容易复发,要注意戒烟,患者戒烟后能够明显改善全身状况,降低复发率。

特殊注意事项
  • 使用硫唑嘌呤时效慢,要在用药第12~16周时才达到最大疗效,需要注意耐心按医嘱用药,还需要关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热、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肌痛和关节痛。

  •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在大多数患者中有效,但一般用药4周后开始起效,最佳疗效时间出现在6~8周,不可擅自减药或增加药物剂量。

  • 手术并不能起治愈作用,而且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术后仍需要用药物来治疗或预防复发。

预防

克罗恩病目前病因未完全明确,与免疫异常、遗传等有关,所以无较好预防措施,但注重调摄养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

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筛查是发现前期病变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筛查和随访方法仍然是肠镜检查。对于长期出现腹泻、血便、腹痛以及肠痉挛的患者,尤其是高危人群青年人,宜及早开始进行筛查。

预防措施
  •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勿过饥、过饱,勿嗜食生冷、刺激、油腻及高热量之品。

  •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当进行减压运动,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 吸烟是克罗恩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尽早戒烟。

参考文献

[1]田雅婷.我国克罗恩病十年增长15余倍[N].光明日报,2014-05-20(006).

[2]罗天帮.张磊:丹百汤治克罗恩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6-06-16(004).

[3]梁海云.克罗恩病:标本兼治消痰散结[N].中国中医药报,2015-04-01(004).

[4]夏乐敏.警惕“克罗恩病”[N].上海中医药报,2018-11-16(003).

[5]梁振家.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现状[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02):240-242.

[6]张修铭,蔡东滨,刘凤斌.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克罗恩病[J].河北中医,2019,41(10):1563-1565+157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