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支原体感染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谢玉桃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支原体感染是一组由多种致病性支原体引起以发热、头痛、乏力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病人对支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可引起皮肤、心脏、肺脏、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等的损害。一般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可好转,病情严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是否医保
部分医保
英文名称
mycoplasma infection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不孕不育、流产后及产后热、尿道炎
治疗周期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周期不确定
临床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尿频、尿急、尿痛、皮肤黏膜变化

好发人群
青少年、免疫力低下者、新生儿、性活动混乱者
常用药物
四环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
常用检查
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支原体培养、支原体特异性核酸
疾病分类

根据支原体感染种属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支原体肺炎

系由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一种流行性感冒样呼吸道感染病,好发于青少年。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

系由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解脲脲原体等所致的泌尿生殖道炎症。

其他支原体感染

发酵支原体感染白血病、艾滋病、接受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患者。在人体下段生殖道、口腔及下呼吸道等部位常处于共生状态。

病因

支原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破坏和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共同参与其发病。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肺部或是泌尿生殖系的病变。部分患者体内携带有支原体,平时无症状,当局部发生破损或是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支原体感染症状。

主要病因

支原体肺炎感染

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肺炎支原体主要侵犯呼吸系统,隐藏在细胞间隐窝内,一方面逃避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另一方面通过黏附因子(P1蛋白、P32蛋白)黏附于上皮细胞神经氨酸受体,一般不侵入肺实质。黏附后吸取宿主细胞的养料以生长、繁殖,并抑制纤毛活动、破坏上皮细胞,释放毒性代谢产物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细胞膜的损伤。也可穿透支气管黏膜,吸引多形核粒细胞至纤毛损伤处,白细胞产物很可能是黏膜表面炎症延续的重要原因。

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

  •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人体气道的影响涉及气道的炎症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及其相互作用,主要由免疫机制致病。

  • 重复的亚临床感染及随之的免疫效应细胞的过敏反应,可能是发生严重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

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病原体侵犯人体的泌尿生殖器官,常黏附于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膜的受体,具有特殊的宿主组织细胞亲嗜性,通过与宿主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损伤。

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

人体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病原体发生免疫反应,在胞质中大量繁殖、裂解形成空泡,细胞出现肿胀、融合、裂解等病变,导致宿主细胞损伤与死亡。

异质性

解脲脲原体不同株抗原分子的异质性,均可能与致病性有关。

其他支原体感染

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 唾液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及生殖支原体等多具有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在免疫缺陷病如CD8+细胞缺陷、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白细胞黏附缺陷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肾移植或肝移植等器官移植后,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继发性免疫损害时,这类支原体可导致感染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 穿透支原体可穿透宿主细胞膜,在胞质中繁殖形成空泡,细胞出现肿胀、融合及裂解等病变,导致细胞损伤与死亡。

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缺陷,对病原体及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对抗不足,是导致机会性感染菌感染的原因之一。

诱发因素
  • 过度疲劳、饮酒、浓咖啡、受凉,长期过度疲劳、喝酒及饮用浓咖啡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诱发支原体感染。

  • 密切接触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初传染性强,加重被感染的机会;所处环境空气流通差、人员密集,容易接触患者或是飞沫,引发感染。

  • 不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混乱,均可增加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流行病学

支原体感染比较常见,且发病率无系统的统计学数据,但常见的支原体肺炎常见于青少年,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多见于性生活混乱者。

传播途径

支原体存在于阴道、尿道口周围、宫颈外口及尿液中,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孕妇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或经生殖道上行扩散引起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也可经污染的产道感染胎儿。

好发人群

青少年

该类人群抗支原体抗体生成不足,比较容易发生支原体感染。

免疫力低下者

如免疫缺陷病(HIV)或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者(器官移植者),其免疫系统被破坏,容易发生感染。

新生儿

生殖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引起支原体肺炎等。

性活动混乱者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绝大多数经过性生活传播,性工作者、性生活混乱者、同性恋、淋病和其他性病病人的发病率较高,HIV感染者增加支原体的感染性。

症状

患者的症状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部位有关,常表现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热、咳嗽、乏力、头痛等)或是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道烧灼感等)的症状,此外还可出现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关节系统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典型症状

支原体肺炎症状

  • 乏力、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及剧烈顽固性干咳等症状。

  • 部分年幼患者可有明显耳痛,或鼻咽炎或耳鼓膜炎表现,可伴局部疱疹并可引起咽痛及淋巴结肿大。可伴胸骨下疼痛,但胸痛少见。少数病情可相当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症状

  •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排尿困难及尿道出现分泌物。

  • 部分患者尿道炎可因病原体逆行感染引起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等,出现腰痛不适。

  • 女性患者如发生盆腔炎,可有畏寒高热,下腹疼痛、肌紧张及压痛,盆腔可有肿块。宫颈炎及阴道炎时可有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宫颈黏膜充血等。

其他支原体感染症状

  • 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

  • 严重者可使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其他症状

皮肤黏膜

患者可发生多发性皮肤黏膜损害,常有斑疹、出血点、麻疹样及丘疹样皮疹,结节性红斑及荨麻疹,可有疱疹性皮炎、溃疡性口腔炎及结膜炎等,眼角膜受损可致失明。部分患者指、趾遇冷刺激发生苍白、疼痛或坏疽。

中枢神经系统

部分患者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脊髓炎、脑干炎、脑神经麻痹及视神经萎缩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血液系统

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DIC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心血管系统

部分患者心脏受累,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脏血栓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表现。

骨关节系统

部分患者可有非特异性关节炎、游走性关节痛。

并发症

不孕不育

支原体感染会影响精子生成、游动,对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也有影响,对生育存在不良影响。孕妇感染可致流产,亦易发生羊水过多、妊娠中毒症、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

流产后及产后热

流产后发热的患者中10%可分离到人型支原体,而流产后不发热及正常妊娠者均为阴性,提示本病可以导致流产后及产后热。

尿道炎

在非淋球菌感染性尿道炎中约30%由人型支原体所致,生殖支原体亦为重要致病因子,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及排尿困难,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外口红肿,沿尿道压痛,同时本病可致上尿路炎症,如肾小球肾炎、膀胱炎,且与膀胱结石有一定相关性。

就医

支原体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感染、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缺陷者或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者,要定期进行筛查。对于有疑似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炎症反应指标。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炎症反应指标升高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炎症反应指标增高,并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或伴刺激性干咳症状,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憋喘,甚至昏迷,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 若出现刺激性干咳不适反应去呼吸内科就诊。

  • 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可去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发热、头痛、乏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 是否有咽痛、刺激性干咳、尿急、尿痛等表现?

  • 您是否是否有固定的性伴侣?是否有不安全的性行为?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清支原体IgM抗体

通过检查可见支原体IgM抗体于感染后一周开始上升,4~5周达高峰,可用于早期诊断。

支原体培养

采集患者痰、鼻咽洗液及气管分泌物培养,10日左右可得阳性结果,培养阳性须做红细胞溶解试验或特异性抗体抑制生长试验确定。培养分离出支原体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支原体特异性核酸

核酸杂交

采用放射性或同位素探针,检测特异性核酸具有快速、特异及灵敏的特点。

多聚酶链反应

一种支原体感染简便、快速、敏感及特异的诊断方法。需一定设备及技术条件。另有一种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用于检测支原体的RNA,敏感性高,操作简便。

X线检查

该检查可以进一步观察肺部病变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状况,有助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B超或CT检查

如其他检查无较大发现,可以进一步进行B超或CT检查,能多方面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异常表现,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尿常规

可以辅助明确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如合并尿道炎时,尿镜检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

内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病变,亦可自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取标本,支原体分离而确诊。

诊断标准

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其诊断标准不同。如支原体性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症状类似衣原体性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有婚外性交史,尿道、阴道有分泌物,刺痒、烧灼感,少数患者有尿频及排尿困难。实验室检出支原体或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价值。其他因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作出相应诊断。

鉴别诊断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鉴别

流感病毒性肺炎

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寒战、肌痛或全身不适,并伴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和咽痛。患者一般体温38~41℃,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示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军团菌肺炎

是由军团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是由于吸入了含军团菌的气溶胶或尘土,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胸痛、干咳等。从痰液中发现军团菌及军团菌抗原检测阳性可鉴别。

肺结核

本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咳嗽、体重减轻、失眠等症状。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有助于鉴别。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

淋病奈瑟菌尿道炎

由淋病奈瑟菌主要经性交传播引起的淋病奈瑟菌尿道炎即淋病,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相似。但根据其急性化脓性尿道炎症状,特别是尿道口流脓,结合冶游史,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或培养出淋病奈瑟菌,即可与支原体感染相鉴别。荧光抗体染色或PCR检查发现淋病奈瑟菌抗原或特异性核酸也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

急性尿道综合征

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的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对仅有尿路刺激症状、无脓尿和细菌尿的患者,应当注意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可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和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治疗
  • 病情严重者可酌情短期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明显咳嗽患者可用止咳、祛痰药物,剧烈咳嗽者可口服可待因等。

  • 急性期接触隔离,禁止性交,做好外阴清洁。

药物治疗

四环素

常用强力霉素,是人型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为禁忌。

克林霉素

适用于人性支原体感染,小儿适用。对本品过敏者禁忌,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左氧氟沙星胶囊

适用于解脲脲原体感染者,儿童、孕妇禁用。肝肾功能损害、癫痫、中枢神经病变者慎用。

多西环素

适用于生殖支原体感染者,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慎用,肝肾功能重度不全者慎用。

阿奇霉素

生殖衣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丙种球蛋白

不常规推荐用于普通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但如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时,可考虑应用。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

肺炎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经过积极治疗尚可治愈,其他支原体感染目前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支原体感染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肺炎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经过积极治疗尚可治愈,其他支原体感染目前无法治愈。

能活多久

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

治愈后至少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支原体,可6个月复查一次肝肾功。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可以适量补充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增强体质,对抗感染。同时泌尿生殖系感染者可以多饮水,促进排尿。另外,要忌食辛辣食物,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护理

患者在用药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日常应注意休息,及时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护理
  • 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会阴处清洁工作,选择宽松棉质内裤,每天清洗更换。浴盆避免交叉使用,不随便使用公共坐便器等。女性要及时更换卫生巾,月经期间用品严格消毒灭菌。

  • 治疗疾病期间需要避免性生活,平时要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等。

  •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及时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 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感冒。

  • 勤开窗通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特殊注意事项

本病具有传染性,患者的物品应注意及时清洗、消毒,避免混用生活用品。如果周围人群出现类似症状,应注意及时就医,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者,性伴侣如有感染,需同时诊治,注意多重病原体感染。成年患者就诊时,应要求其性伴进行检查。在症状发作期间或确诊前2个月内与患者有过性接触的所有性伴,都应做支原体感染的检查。

预防

支原体感染的类型不同,其预防措施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从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预防。另外,早期筛查也利于发现本病,及早治疗促进恢复。

早期筛查

支原体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对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筛查。对于免疫缺陷高危人群,宜每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筛查的方法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以及追踪患者的传染源及接触者,如有发现及时治疗。在支原体高发地区,孕妇应于首次产前检查时筛查支原体,以便及早确诊并得到彻底治疗。对孕产妇做好解释工作,妊娠期支原体感染不是剖宫产指征,减轻孕产妇及家属的焦虑。

预防措施
  • 合理膳食,健康作息,忌烟戒酒、戒咖啡,加强体育锻炼。

  • 患病期间不与家人同床同浴,以控制传染源。

  • 合理用药,不主张系统应用抗生素,因为可能发生耐药菌株及对抗生素过敏问题。但对于密切接触的体弱或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可遵医嘱用四环素、红霉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

  • 为预防新生儿发生支原体感染,应及时诊治感染的孕妇。或者有计划生育者,需要提前检测和治疗支原体感染。

  • 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混乱的性生活,无生育计划者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注意个人会阴卫生,勤换洗内衣裤。

  • 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必要时可以佩戴口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参考文献

[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209-2231.

[2]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02-636.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5-108.

[4]陈清兰,胡成平.呼吸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1.

[5]张树基,罗明绮.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3.

[6]安力彬,陆虹.妇产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32-53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