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功能障碍怎么治疗

2023-05-06 15:5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治疗,可以概括为三个环节,具体如下:

1、要尽可能避免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对小气道的损伤,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包括烟雾、尘埃、各种空气中的有机或者无机颗粒。因此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吸烟的患者,要戒烟或者减少吸烟量,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里如果有污染的颗粒或者尘霾,要及时做好个人防护,控制各种理化因素对小气道功能、小气道黏膜的损害;

2、要预防和控制各种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各种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在早期仅损伤的是直径≤2mm以下的小气道,导致这些小气道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呼气功能障碍,导致肺泡残气量的增加。而肺泡残气量反复的过度膨胀,反复增加到了一定时候,会导致肺泡弹性纤维断裂,肺泡过度膨胀,不可逆转。这时就导致阻塞型的肺气肿,产生肺功能、通气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还可以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3、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功能锻炼,要通过营养支持、功能锻炼来增加通气功能,增加呼吸道对外界空气中尘埃细菌的抵抗力,增加肺活量。小气道功能障碍通常是慢阻肺的早期阶段,如果在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阶段,通过各种理化因素的防护,通过避免和减少各种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通过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就可以减缓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发展,至少让它不要发展成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也不要进一步发展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

因此小气道功能障碍和慢阻肺的治疗一样,要加强缓解期的治疗和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要药物治疗和各种物理治疗联合起来,才能有效防止小气道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

分享:

16

相关推荐

什么叫小气道功能障碍

"小气道功能障碍通常是指支气管逐渐的分歧,当分到小于等于2mm以下的各种不同级别的支气管,就称为小气道疾病。当各种炎症过敏或者理化因素刺激,导致小气道的功能障碍,就可以称它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常见于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炎症可能局限在小于等于2mm的气道炎症病变,以至于客观的检查在早期并不能够发现。鉴于已经有小气道的功能障碍,不注意控制和预防,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就可能导致小气道功能障碍,导致气泡、肺泡过度膨胀。肺泡过度膨胀到一定程度,弹性纤维断裂,就会由于小气道功能障碍导致肺气肿,又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慢性缺氧。慢性缺氧还可以进一步的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左心功能不全。因此,小气道功能障碍就是指小于等于2mm不同级别支气管的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等到症状明显,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已经成为不可以逆转。因此,要警惕小气道功能障碍,必要的时候临床可以做一些有关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肺功能测定,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避免进一步发展到不可以逆转的肺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02:34''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1/03/24收听(4882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