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

2018-04-18 16:5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月经不调多使用药物调整,即激素替代周期或口服避孕药。对于多囊卵巢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使用黄体酮,达到30-40天月经周期即可,用于保护子宫内膜。对于有生育要求者,推荐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调整内分泌激素。服药2-3个月后进行促排卵、试孕。卵巢功能不良、围绝经期月经不调者,推荐激素替代月经周期,同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分享:

1

相关推荐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

"月经是成年女性重要的生理特点,也是女性生育和保持青春的前提与保障,正常而规律的月经不仅是女性自身系统正常的表现,也是全身各个系统正常的表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常常表现为经期和经量的异常,还会伴有腹痛和全身的症状。月经不调可以有很多的因素引起,比如全身性的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肝病、内分泌的疾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都会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治疗呢?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失调,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内分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以吃油腻的食物,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高蛋白类的食物,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要多吃一些含铁和滋补性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的贫血,要多吃乌骨鸡、羊肉、,鱼肉、青虾,还有胡核桃等等。另外,女性要防寒保暖,女性朋友经期出现盆腔内的血管收缩会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月经量的减少,所以女性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生活要不规律,这都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要调节一下。因此女性对于自己的月经不调的情况,要及时治疗,如果不能积极的缓解,应该到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来查明病因。"

语音时长02:04''

杜瑞霞新里程安钢总医院

2018/03/15收听(73607)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首先主要谈一谈中医的治疗方法。因为中医在妇科女性月经不调的方面是有长处的。首先,就是中医内科学的辨证论治,可以采取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的方法,考虑患者的体质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比如气血亏虚型的患者,予以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寒凝血瘀型的患者,可以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来进行相应的治疗;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可以给予四逆散和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进行相应的治疗;瘀血阻滞型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桃红四物汤、郁金这类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二个方面,是针灸理疗的治疗,针灸理疗,尤其是灸法,艾灸大家容易接受,而且简单、方便、易学,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使用。针灸是专业的范畴。临床医生操作:会选取女性与月经不调相关的穴位来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神阙穴、气海、关元、血海穴、足三里、三阴交。另外,在艾灸方面可以选取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命门穴位等艾灸的治疗方法,都会起到活血化瘀、温阳通络、散寒止痛的治疗作用。另外,在康复理疗方面,可以选取中药的药包,还有沐足的方法,选取艾叶、花椒、干姜煮水沐足来进行治疗。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果女性痛经合并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可以采取吴茱萸、肉桂外敷涌泉穴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语音时长02:20''

李巨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18/05/22收听(27846)

月经不调的针灸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月经不调从中医来讲也是比较复杂的,它要分寒热虚实,本身月经不调它的情况就比较多,有的是月经提前了,有的是月经延后了,有的是月经紊乱了,一会前提前一会儿延后,还有这个月经的血的色泽的变化,有没有血块,血的颜色是什么样的。还有量是怎么样的,量多还是量少,根据这些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就是说把它分成寒热虚实,这个虚的里面也有血虚、气虚,还有阴虚、阳虚,这些不同的种类。实证里面就是有气滞血瘀、寒凝,还有痰湿,这样一些不同的情况,我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主要的穴位还是集中在腹部和腿上,像这个小肚子上脐下三寸的关元穴,这是一个最主要的穴位,还有肚脐旁边两寸的天枢,以及距前正中线旁开两寸的水道穴、归来穴,还有中极穴,还有经外奇穴、子宫穴,这些都根据情况来选用。腿上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三阴交,还有血海、阴陵泉、太冲这些常用的穴位。如果她有精神方面的因素,那我们还会取头上的穴位,像百会、风池穴这些穴位都有可能会选择。还有腰部的穴位也有可能选择,比如说这个人是肾虚比较明显,那我们可能会取腰部的肾俞穴、命门穴,还有这个骶部的次髎穴,这些穴位都有可能选择。中医、针灸都是相通的,都是要进行辨证论治,不同的情况我们会采用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讲就是病情比较轻的,单纯的针刺就可以了,病情比较重的,像虚证的病人会加上艾灸,实证病人可能要加上放血的方法,有的病人可能加上穴位注射,就是打一些中药或者是维生素一类的药注射在穴位里面,这样可以加强针灸的作用。"

语音时长03:15''

杨光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8/01/17收听(9901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0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