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压测量的部位

2023-07-25 17: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测量下肢血压,通常会采用以下部位:

1、腘动脉:如果测量腘动脉,袖带的下缘应该绑在腘窝上4cm,而后将听诊器的器件放于腘动脉处。病人采用俯卧位,即脸朝下趴在床上进行测量;

2、踝动脉:一般袖带下缘距离内踝3-4cm,听诊器的器件可以放在足背动脉处进行测量。但踝动脉部位的测量,一般会应用肢体动脉的检查。肢体动脉检查时,袖带会绑于4个位置,即双上肢正常血压测量的部位,以及双下肢的踝部以上。通过机器进行自动测量,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下肢血压测量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下肢血压应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如果下肢血压低,而上肢血压高,下肢动脉通常存在问题,需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下肢动脉是否有明显的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分享:

93

相关推荐

血压测量时间

"血压测量的时间因人而异,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关,需要分情况分析。血压测量是高血压患者当中管理血压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慢性的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养成长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如果新发的血压升高,或慢性高血压患者近期的血压有明显的波动升高,更应监测血压,且要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如果为稳定的慢性高血压患者,建议早晚两次测量血压,一周测量2-3天,早晚测量血压。早晨建议患者起床后空腹,未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排空膀胱,坐位测量。测量建议用电子血压计,每次连续测量两次,测量间隔是1-2分钟,如果两次测量的血压数值相差>5mmHg,应测量第三次,取2-3次的血压数值的平均值为此次测量的血压值,不建议超过3次以上的测量。晚上的测量建议晚饭后睡前,不要在洗澡后测量,同样要求坐位,每次测量血压之前避免和浓茶咖啡,这是血压稳定的患者,一周至少2-3天进行测量。如果近期血压明显的升高或新发的高血压,测量频率要增加,增加两次上午9点、10点钟的血压和下午3点、5点钟血压。如果发现头晕、头胀,也要临时加测血压,尤其是早期测量的频次越精细,记录的越详细,对去医院就诊,给医生提供详细的血压信息是越有利的,更有利于医生给你去安排合理的降压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一定提前休息10分钟以上,测量的体位通常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语音时长02:44''

张妮北京医院

2020/05/13收听(7040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