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什么病,怎么诊断和治疗

2023-06-05 14:0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支原体感染是一种以性传播为主的非淋菌性疾病,临床上会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正常情况下支原体可能不会引起临床症状,而在某些情况下支原体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通过性传播引起患者泌尿生殖道的不适症状。

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出现以白色为主的尿道分泌物,也可以引起排尿困难症状,女性也会伴有生殖道的症状,如白带增多、生殖道异味等。临床上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血检查、支原体培养,支原体相关检查等明确,可以考虑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支原体的药物,包括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药物。

分享:

57

相关推荐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总体来说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病原学检测,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检出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另一种就是通过血清学的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而病原学检测又分为分离培养以及PCR方法,具体如下:1、分离培养的方法特异性高,阳性结果意味着百分之百的特异性,能获得致病菌株,可以进一步用于分型或药敏试验。有商品化的培养基,缺点是由于支原体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而且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敏感性较差,培养阳性率低。2、血清血方法检测是肺炎支原体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法,检测的抗体包括IgM和IgG两种,通常在感染后一周可以测到肺炎支原体抗体,3-6周抗体滴度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急性期IgG抗体阳性率小于50%,恢复期IgG抗体阳性率可达82%。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商品化试剂盒应用,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缺点是特异性较差,有可能出现假阳性,而且通常需要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才能确诊,样本周转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临床的诊断及治疗。部分病人IgM抗体持续阴性或者IgG抗体持续增高,会影响诊断。3、分子诊断学的方法也就是用PCR技术来测定的方法,是针对肺炎支原体的ATP酶基因序列,P1黏附基因序列以及16SrRNA保守区域等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实时定量PCR,也可用于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优点是有商品化试剂盒,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速度快,样本周转时间短,有利于临床应用。缺点是价格比较贵,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检测,没有标准化,缺乏临床比较、验证。"

语音时长02:50''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5/29收听(4246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