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性怎么分

2022-10-25 15:1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危险度分级来划分,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4个等级,风险度越高复发风险越大,治疗效果越差。危险度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肿瘤的部位有关,还与肿瘤的破裂因素有关。极低危是指直径<2cm、核分裂象<5的肿瘤,如果没有高危因素,不需要手术处理,临床观察即可。

低危是指肿瘤大小2-5cm,核分裂象<5,需要外科手术处理,术后无需要做辅助治疗。中危是指非胃来源,肿瘤大小是在≤2cm,核分裂象>5,或胃来源的肿瘤大小是2-5cm,核分裂象>5。高危的患者是肿瘤大小>10cm,任何大小的肿瘤,只要核分裂象>10就属于高危。如果是肿瘤有破裂,也属于高危,如果肿瘤是>5cm,核分裂象>5,也属于高危。对于高危的患者,术后容易复发,术后一定要给予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目前认为至少要3年。

分享:

52

相关推荐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的一种间叶细胞的肿瘤,起源于Cajal细胞,通常发生在胃和肠,有可能会发生贲门、直肠或者是腹膜后,这相对少见一点。最常见的转移是肝转移或者腹腔转移。男女的比例是相似的,有很多间质瘤表现在终身不发病,比如胃的间质瘤2公分以下不建议手术,2公分以上要处理。真正发病的可能20%-30%。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体表、躯干,首先是体检,要检查质地是否硬、大小有没有大于5公分、近期有没有增大、是否推动、位置位于体表皮下还是筋膜下、在肌肉里面位置比较深、比较固定,还是比较活动。另外要通过B超、CT检查,特别是要强调CT检查,因为有些体表的软组织肿块很容易当做良性肿瘤就切除了。由于没有术前的影像学资料,病理诊断发现是恶性肿瘤,要进行下一步的补充扩切或者补充放疗,会给后续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肿瘤长在什么位置,没有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就无从考据。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做PET-CT,了解软组织肿瘤有没有发生转移、多发。来当地或者到医院骨科、软组织科就诊,还要进行细胞穿刺,大概有80%-85%的准确率,可以明确是良恶性的结果。如果细胞学不能定型的话,还可以进行粗针组织学穿刺,明确病理诊断。"

语音时长02:04''

王春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8/04/20收听(546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