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gM升高见于哪些情况,有什么意义

2023-07-19 18:3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免疫球蛋白M也就是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分泌合成,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体的形式存在,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5%-10%。

血清IgM升高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某些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黑热病、伤寒、弓形体病、乙型脑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以及急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等。脐带血中IgM升高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等宫内感染等。

IgM具有强大的杀菌、激活补体、免疫调理和凝集的作用,也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应的病理过程,它也是接触抗原首先发生反应的第一抗体,脾脏是IgM的最大生产者,因其分子量极大,因此在抗原凝集反应中非常有效。

在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早期阶段,IgG尚不充足,此时主要由IgM来发挥清除病原的作用,同时为初次遭遇外来抗原后,最早回应出现的循环性抗体,但IgM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因清除作用迅速下降,因此IgM通常可当做急性感染的指标。

分享:

47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