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2021-09-26 11:3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目前随着肾穿刺活检的病例逐渐增多,发现膜性肾病患者越来越多,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见如下:

1、水肿以及尿中泡沫增多:包括晨起的眼睑水肿、活动后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中泡沫长时间不能消退等症状;

2、尿检异常:如轻重不等的蛋白尿,伴随有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g以上,严重患者,蛋白尿甚至可以达到10g以上;

3、高凝状态突出:可能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患者诊断前有心脑血管科就诊的病史,甚至出现脑梗、心梗,才发现有膜性肾病;

4、其它表现:患者会出现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

因此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或血尿、蛋白尿的患者,需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防止贻误诊断,出现心脑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分享:

73

相关推荐

什么是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未明者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构成中老年患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小于16岁的患者仅占1%,男女比例约为2:1。膜性肾病按病因可作如下分类:一、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不清;二、家族性膜性肾病,仅有很少的家族性聚集报道,病因不清;三、继发性膜性肾病,约占膜性肾病的30%。继发因素包括:一、感染,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幽门螺杆菌等;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桥本病、干燥综合征等等;四、肿瘤,各种实体瘤及淋巴瘤均可导致膜性肾病;五,药物及重金属,比如青梅安、金、汞,较少见还有锂、甲醛等等;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卡托普利也会引起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起病隐袭,水肿会逐渐加重。患者中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少数会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20%到55%的患者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20%到40%患者会伴有高血压。大多数患者起病时肾功能正常,部分患者可于多年后逐步进展,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膜性肾病可以见到各种并发症,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常见于下肢静脉血栓、肾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约为10%到60%。"

语音时长02:43''

张敬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7/12收听(1814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