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手脚热还要盖被子吗

2021-12-22 13:2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如果患者处于发烧阶段,但手、脚发热,此时建议盖被子。发烧虽然是外感风寒,但内心却有一种上火、灼热感,患者会出现五心烦热、手热、脚热,且头部、面部也会存在发热的感觉,通常是感冒而导致外感风寒。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此时不可使用冷水进行擦浴,一定要给患者盖被子保暖。

盖被子是保证体温常用的方法,如果此时不给患者盖被子,四肢的毛孔开放,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再次感染、双重感染或出现合并感染。患者在免疫力低下时,特别容易造成病毒性感染。当发烧时,手脚自然感觉到热,此时仍然需要盖被子。如果经过盖被子以后,出现较多汗,可以用毛巾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用毛巾蘸取热水,擦干净患者的额头、手心、脚心等,可以让患者充分放松,并注意补充水分。

分享:

20

相关推荐

发烧需要盖被子吗

"人体出现发热症状时能否捂被子,与患者的体温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体发热的时候是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定点上移后会重新发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激素和肌肉的调节,让身体通过寒颤产热,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减少散热。所以在开始发烧的时候会寒颤、手脚冰凉,这是发热的第一个阶段,即体温上升期。这个时候多穿盖,也就是俗话说的捂着,可以帮助体温尽快达到被升高的体温设定点。一旦体温升高到设定点,寒颤会减少,皮肤血管也不会持续收缩,四肢会变成温热,这时产热和散热就会维持一个平衡,这就是发热的第二个阶段,即平稳期。这个时候不要再通过加多穿盖来帮助升温,可以适当减去衣物。当病情被控制或服用药物之后,体温设定点会重新被调低,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身体又会启动出汗等方式以增加散热,这是发烧的第三个阶段,即温度下降期。这时应该减衣、减被,增加散热,帮助降温。发烧患者应多喝温水,也可以采取降低室温、通风或者腋下夹冰棒的办法,间断反复使用,以促进降温。另外,也可以应温水进行手心、脚心的反复擦拭,起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增加散热的作用。"

语音时长01:45''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7/06收听(69330)

小孩发烧盖被子还是不盖

"孩子发烧时如果出现明显的燥热,可以适当减少盖被子,但如果出现寒颤或出汗,应适当盖被子保暖。小孩子发烧是因为一些外界的因素引起孩子体温中枢出现紊乱,造成孩子产热增多,散热减少的一个现象,它是一个临床表现,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出现发热的时候应该尽量帮助孩子进行散热,如果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明显有体温燥热,应该给孩子的被子减少一些,适当的让孩子增加散热。如果孩子在一些特殊时期,比方说在体温的上升期,这是一个比较短暂的过程,孩子可能出现寒颤、末梢循环不好,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盖被子,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也可以让家长用温手去揉搓孩子的手脚,促进孩子的末梢血液循环,改善孩子的寒颤或者是末梢发冷的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情况需要适当的给孩子盖一些被子,就是体温下降期,这个时候一般体温开始下降,身体开始出汗,要适当盖一些被子,让孩子不要马上受凉,这样会影响孩子汗的排出,影响体温的下降。多数的时候孩子属于发热的持续期,这个时候一般来说不要盖过多的被子。孩子发热的时候,建议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容易消化,可以给孩子煮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软食,少吃生冷、硬、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建议少量多餐,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待疾病恢复后,孩子的食欲和饮食情况也可以恢复。"

语音时长01:40''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5/10收听(57059)

发烧盖被子还是不盖好

"孩子发烧的时候是否盖被子,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状态。因为孩子的发热分为三个时期,即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于孩子的被子的需求会有不同,具体如下:第一、一般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孩子会末梢循环不好,手脚发凉,孩子可以出现寒战、发冷的情况,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增加被子,不要过多。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手脚发凉,如果单纯的靠盖被子,并不能让孩子体温完全缓解,还会让孩子的散热减少,体温进一步的升高,同时也并不能够完全缓解孩子末梢循环不好的状态。所以在给孩子适当盖被子的同时,要注意给孩子用温水擦拭身体,改善孩子的末梢循环,帮助孩子降温,非常关键的就是要同时注意给孩子降温。如果单纯盖被子只能让孩子温度升得更快、更高,对孩子的病情不容易缓解。第二、持续发热期,一般产热和散热处于均衡状态,孩子会表现皮肤燥热的情况,尽量不要盖被子,尽量散热,帮助孩子体温下降。第三、体温下降期,孩子开始出汗,体温开始下降,可以适当少盖被子,不要盖得过多,因为完全不盖被子容易造成冷热变化,造成汗液不再出来,影响孩子的体温下降。所以,在不同时期,有的时候需要适当的盖被子,有的时候尽量不盖被子,有的时候稍微可以增加被子,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02:00''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30收听(9221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