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双管齐下!

2022-06-08 14:46阅读:

手机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儿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5岁男性患儿,家长发现其偶有右眼向外飘。体检时提示存在外斜视,遂就医检查。门诊完善检查后,确定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并于全麻下行外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患儿感觉看东西时明显轻松,且右眼外飘的情况消失。术后根据病情,给患儿开展了双眼视功能训练,3个月后复查,各项视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


【基本信息】男、5岁

【疾病类型】间歇性外斜视

【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4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眼外斜视矫正术)+双眼视功能训练(同时视功能训练、融合功能训练及立体视功能训练)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术后3周及3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

【治疗效果】斜视完全矫正,双眼视功能恢复


一、初次面诊

家长发现患儿在看电视、听故事、困倦及注意力不集中时,都存在右眼向外飘的情况,但注意力集中时,眼睛又能保持正常位置。刚开始没在意,直到幼儿园拍集体照时,发现照片中患儿眼睛偏斜明显,严重影响美观。患儿上课时存在眼睛不看老师或黑板的情况,所以来医院就诊。

就诊后给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双眼外眼未见明显异常。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压14mmHg,左眼压15mmHg。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


680450.jpg


二、治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同视机检查结果支持入院诊断。Worth四点灯检查提示患儿看远处时,右眼球受到抑制。根据家长的主诉及检查结果,最终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明确。

因此,给患儿遮眼40分钟,观察右眼外斜视的严重程度。

考虑到患儿年龄已达5岁,且斜视度较大,双眼视功能明显受损,存在客观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给予手术矫正斜视。后于全麻下行右眼外斜视矫正术,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同时视功能训练、融合功能训练及立体视功能训练)。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儿表示无不适反应,且斜视现象消失,于住院治疗5天时准予出院,嘱术后3周门诊复查。复查时患儿诉看远处时有轻度重影,稍自主控制后重影可消失。检查显示右眼轻度结膜充血,结膜切口愈合整齐,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异常。嘱其继续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

3个月后复查,患儿自觉复视情况消失,双眼不再疲劳,学习时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四、注意事项

很欣慰患儿经过手术及视功能训练后,视功能明显恢复,且间歇性外斜视消失。但家长仍需要留心观察患儿的行为,且术后早期切记不能揉眼,以免手术切口裂开。如果出现视物模糊、眼干、眼痛等眼部问题,都应尽早到专业的小儿眼科及时就诊,并且术后需要做到规律训练和定期复查。另外家长要积极纠正患儿的用眼规范,正确用眼,出门时佩戴太阳镜。


五、个人感悟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常见的斜视类型,早发现和早治疗是双眼视恢复的基础,外观不美观和双眼视功能不良是行手术治疗的重要指征,术后快速恢复和检查双眼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患儿能在3个月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与患儿及家长的按要求检查、积极手术、坚持术后训练、按时复查分不开。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眼睛斜视或其他眼部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增加治疗难度或治疗周期。

分享:

58

相关推荐

男童早熟怎么治疗

"男童性早熟,在治疗之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因为有些并不是真正的性早熟,有些是由于肾上腺功能初现,比如男孩在八岁左右,由于肾上腺功能出现了肾上腺分泌的少量雄激素,出现有些人有阴茎的变化、睾丸的增大。经过鉴别并不是性早熟,也不会造成身体的损害,并不会影响成年终身高。男童的性早熟,医生首先要确定是真性性早熟还是假性性早熟,男孩实际上性早熟非常少见,主要是青春期发育的延迟。如果男孩性早熟是在九岁之前出现了第二性征,比如睾丸的增大在4mL以上,包括阴茎的长长、身高的加快生长,阴毛、腋毛的出现,这种情况医生会帮助我们判断是真性性早熟还是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经常是由于各种肿瘤,包括脑垂体的肿瘤、下丘脑的肿瘤。如果明确诊断,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周围性的性早熟,也要找到肿瘤,比如到底是先天性的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者是由于生殖细胞的肿瘤,找到肿瘤,需要切除肿瘤。先天性的肾上腺皮质增生,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了病因诊断、病因治疗以后,男孩性早熟也需要进一步评估。如果没有可能影响成年终身高,绝大部分需要定期复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经过评估,目前男童身高已经比较矮、落后,父母的身高矮,而且经过评估以后成年终身高有矮的可能,会使用GnRH类似物,让提前启动的青春期暂停,推迟骨骺的闭合,也会使用生长激素来加快身高窜个子。"

语音时长02:47''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11/06收听(9753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