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标本的一般性状检测包括哪些

2023-08-09 16:48阅读:

手机浏览

粪便标本首先要肉眼观察,通常根据粪便性状即能作初步诊断,粪便性状主要包括量、颜色与性状和气味等。

一、量

正常人通常每日排便一次,约为100-300g,排便量受到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器官功能状态而异。

二、颜色与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病理情况可见其他改变。

1、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患则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2、柏油样便:稀薄、黏稠、漆黑、发亮的黑色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铋剂等之后也可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若食用较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应注意鉴别。

3、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4、脓性及脓血便: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其程度。

三、气味

正常粪便有臭味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所致,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四、寄生虫体

蛔虫,蛲虫及绦虫等较大虫体或其片段肉眼即可分辨,钩虫虫体需将粪便冲洗过筛方可见到。服驱虫剂后应查粪便中有无虫体,驱绦虫后应仔细寻找其头节。

五、结石

粪便中可见到胆石、胰石,胃石肠石等,最重要且最常见的是胆石,常见于应用排石药物或碎石术后。

分享:

15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6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