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王明悦
    图文问诊暂未开通
    王明悦
    电话问诊暂未开通
    王明悦
    视频问诊暂未开通
    王明悦
    预约挂号暂未开通
    简介:王明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专长为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等,以及皮炎、荨麻疹、痤疮、淋病等皮肤病性病的治疗。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医学学士及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Hospitals of Cleveland皮肤科深造后归国留院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特别是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及部委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制定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6篇,公开发明专利3项。
    擅长: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等疾病的治疗,以及皮炎、荨麻疹、痤疮、淋病等皮肤病性病的治疗。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纠错
    王明悦医生的预约挂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王明悦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预约;
    2.
    APP:可下载“健康密云”或“北京市密云区医院”APP后进行预约;
    3.
    电话:可拨打010-83572211进行咨询;
    4.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王明悦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王明悦医生的科普内容

    1. 全部贡献
    2. 视频26
    什么是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老年人群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类天疱疮高发。由于血液循环中产生抗基底膜带抗体,一般将自身抗原称为BP180或BP230。此类蛋白与天疱疮桥粒芯蛋白不同,主要分布在表皮与真皮相交接区域,可形成较大、较深且疱壁较厚的疱,不易出现破溃或糜烂面,因此通常称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由于血液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瘙痒,而寻常型天疱疮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
    5.75万
    271
    2023-12-21
    1221
    什么是增殖型天疱疮
    增殖型天疱疮是天疱疮的亚型之一,由寻常型天疱疮皮损长期未愈合而增殖,主要表现在固定间擦位置,如腋下、腹股沟或头面部,出现增殖型斑块,而斑块表面类似于天疱疮,存在少许潮湿糜烂面。 增殖型天疱疮发病部位较少,但单个皮疹可增殖增厚,治疗反应相对较抵抗,口服治疗方案与其他类型天疱疮无较大区别。 口服性药物可控制大部分寻常型天疱疮皮疹,但对增殖型斑块疗效不佳,部分情况下可采取皮损局部激素封闭治疗,以遏制斑块表皮增殖现象。
    6.20万
    376
    2023-12-03
    1203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具有特征性表现,主要在四肢出现疱壁较厚水疱、大疱或紫红色血疱,可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瘙痒症状。在其他位置及出现水疱早期,可观察到红斑或肿胀性红斑,早期类天疱疮与湿疹较难鉴别。部分类天疱疮可表现为较深皮肤或真皮结节,通常大疱性类天疱疮具有多种皮肤表现,一旦出现典型红斑、水疱及大疱,伴有剧烈瘙痒时,则需高度怀疑大疱性类天疱疮可能。相比寻常型天疱疮,其口腔黏膜损害较少,约占20%-30%,且口腔糜烂损害相对更深,类似口腔溃疡,可导致吞咽困难。
    8.94万
    27
    2023-11-30
    1130
    落叶型天疱疮的治疗原则
    落叶型天疱疮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天疱疮无明显区别,主要包括: 1、首先控制疾病,根据皮疹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确定天疱疮的类型,然后给予相应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联合免疫抑制剂; 2、落叶型天疱疮皮肤表面鳞屑较多,细菌增殖可引起感染,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3、痂屑脱落后易引起低蛋白血症,除高蛋白饮食治疗外,输注白蛋白血浆可纠正低蛋白及电解质紊乱。
    9.47万
    252
    2023-11-30
    大疱性类天疱疮能治愈吗
    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对寻常型天疱疮较轻微,故病程相对较短,通过规范治疗及逐步减量治疗方案,一般可在2-3年左右,甚至更短时间内达到临床治愈。大疱性类天疱疮主要侵犯老年人群,由于老年患者具有较多基础性疾病,且长期使用药物,使用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药物后,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时需改善患者预后,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及初始使用药物情况,决定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应监测BP180自身抗体水平,或通过血常规检测,帮助判断病情控制程度,规范、缓慢减药。
    9.69万
    272
    2023-11-23
    1123
    红斑型天疱疮的发病原因
    红斑型天疱疮属于天疱疮较轻亚型,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及遗传易感因素,患者体内产生桥粒芯蛋白1抗体,主要攻击分布在皮肤相对表浅位置的桥粒芯蛋白1,因此导致出现易破损细小水疱,而后出现粘着性痂屑。通常红斑型天疱疮口腔受累较少,全身范围表皮剥脱现象较少。但红斑型天疱疮早期治疗反应相对缓慢,对于药物抵抗相比寻常型天疱疮较强,所以控制病情相对需要更长时间。
    5.33万
    144
    2023-10-03
    1003
    天疱疮有哪些新的治疗手段
    天疱疮治疗手段,目前经历了若干阶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由于激素未广泛使用,以及人类对自身免疫病了解较少,因此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死亡率较高;自五六十年代以后,甚至到21世纪初,主要通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方法进行治疗;随着近20年科技发展,新型药物开始出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缩短天疱疮治疗周期,减少激素使用总剂量,利于改善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
    9.12万
    80
    2023-09-28
    0928
    什么是红斑型天疱疮
    红斑型天疱疮属于天疱疮相对较轻亚型之一,发病机制与落叶型天疱疮基本类似,在循环中产生桥粒芯蛋白1抗体。主要位于表皮相对表浅位置,通常出现易破损薄壁水疱,患者一般仅可以观察到破损皮肤,表现为红斑,表面具有轻微潮湿感且伴有痂屑存在。红斑型天疱疮皮疹累及范围常在脂溢性部位,主要包括鼻部、面部或头皮部位,个别患者在前胸或后背位置出现红斑和痂屑。建议患者注意防晒,定期到皮肤科进行自身抗体血液学监测。
    8.02万
    480
    2023-09-17
    0917
    加载中
    *医生信息源自医院官网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

    王明悦医生名片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科普问医生

    王明悦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