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问诊暂未开通
电话问诊暂未开通
视频问诊暂未开通
预约挂号暂未开通
简介:唐勇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小儿呼吸及急重症的临床、教学及科研,能熟练操作小儿支气管镜。擅长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如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呼吸道感染、儿童咳嗽、宝宝便秘、小儿便秘、婴儿便秘等。
擅长: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如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呼吸道感染、儿童咳嗽、宝宝便秘、小儿便秘、婴儿便秘等。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纠错
唐勇军医生的预约挂号
-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预约;
3.
APP:可下载“掌上湘雅”APP后进行预约;
4.
电话:可拨打0731-89753999进行预约;
5.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唐勇军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唐勇军医生的科普内容
- 全部贡献
- 文章16462篇
一岁宝宝晚上脸上起红点
一岁宝宝晚上脸上起红点,常见由于痱子、湿疹、水痘、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引发,出现不适症状可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采取针对性处理,促进不适症状尽快改善。
1、痱子:
若宝宝大量出汗但是没有及时擦拭,使汗液一直存在皮肤表面,则易引发痱子,会在面部、后枕部等部位出现红色隆起的小水疱,还可能会伴随瘙痒或刺痛感。可外用痱子粉,同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促使不适症状改善。
2、湿疹:
如果一岁宝宝容易出汗,家长没有做好宝宝脸部清洁工作,可能会使宝宝脸处于潮湿状态,从而引发红色的小丘疹、水疱等改变,宝宝会因为瘙痒出现反复搔抓患处的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改善皮肤瘙痒药物,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促进不适症状改善。
3、水痘:
一岁宝宝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由于防御能力下降,引发水痘-带状病毒感染从而出现水痘,起初会在脸部脖子、胸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的小水疱,随后向四肢发展表现为相关改变,疾病具有自限性,通常可自行恢复,日常应避免宝宝随意抓挠。
4、接触性皮炎:
可能是一岁宝宝晚上脸部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引发局部皮损,出现红色斑块或丘疹,还可能伴随瘙痒现象。应及时隔离致病原,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5、过敏性皮炎:
可能是在晚上一岁宝宝喂食易致敏食物,或吸入过敏原,出现变态反应从而出现红色斑块,同时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瘙痒等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氯雷他定糖浆等促进不适症状改善。
除上述常见疾病外,还可能是由于婴儿痤疮、毛囊炎等疾病引发,建议及时到儿科就诊,完善皮肤镜、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后使用药物治疗,促进不适症状改善。
2173
50
07月04
小儿呕吐吃什么药
小儿呕吐后主要是对症用药,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对因用药,才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改善不适症状,常见原因有消化不良、胃肠型感冒、肠炎等。
一、对症用药:
如果小儿出现明确的呕吐后,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片等。呕吐后可能会引起机体缺水,还需要及时补液处理,如口服补液盐。
二、对因用药:
1、消化不良:
如果小儿饮食过多时,常会引起消化不良,可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此时可以进行局部按摩的处理,也就是顺时针按摩腹部,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健胃消食的药物,如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山楂丸等。
2、胃肠型感冒:
属于感冒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常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呕吐等不适,可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应遵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加味保和丸、利巴韦林颗粒等,同时需要补充水分。
3、肠炎:
肠道受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由于炎症刺激,可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细菌感染引起时,可以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也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肠炎宁颗粒等中成药。
除此以外,引起此症状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脓毒血症、脑膜炎等。当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治疗不及时耽误病情。
2530
68
小孩吃太撑了怎么办
小孩吃太撑了可以通过暂停饮水、腹部按摩、适当运动的方式进行调整,如果无法好转,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促进不适症状改善。
1、暂停饮水:
此时应避免大量饮水,否则可能会导致肚子里的食物进一步胀大,使不适感加重。
2、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用手掌紧贴小孩的腹部,采用顺时针打圈方式,对腹部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当胃肠蠕动加速后,可缓解饱胀感。
3、适当运动:
可以在吃完饭后休息半小时或一小时,家长陪小孩进行一些游戏,或是进行散步、慢跑、骑车等活动,让小孩动起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现象,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小儿内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完善便常规、体格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促进消化药物改善。
此外除上述方式外,日常也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采用少食多餐进餐方式,避免暴饮暴食,不给小孩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炸鸡、汤圆、年糕等,以免增加胃肠道消化负担,从而减少不适症状出现的频次。
2196
31
儿童能反复使用富马酸眼药水吗
富马酸眼药水通常是指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如果儿童反复出现该药物适应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若家长没有明确孩子存在药物适应证时,不可擅自反复用药。
1、可以反复使用的情况:
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主要是通过组胺受体拮抗,用于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以及体征,如结膜充血、眼睛瘙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
如果儿童反复出现了上述不适症状,及时到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体格检查等,明确为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适应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促进不适症状恢复。
同时建议及时地明确过敏原,日常生活中远离过敏原,避免有过敏原接触,从而减少过敏现象出现的频次。
2、不可以反复使用的情况:
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并不一定由于过敏性引发,在没有明确不适症状时,家长不可以擅自反复给儿童使用进行治疗,以免药不对症不能抑制疾病发展,还可能会由于盲目用药造成不适症状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延长病程。
3岁以下儿童用药安全性不确定,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对儿童进行观察,不适症状恢复后可遵医嘱停用药物,不可擅自延长用药时间,以免长时间用药引发眼睛干涩的现象,影响眼部健康。
2500
64
小孩误吃降血糖的药会怎么样
小孩误吃降血糖的药可能无明显表现,也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肝脏损伤等,家长还应及时给予多饮糖水、催吐等相关治疗,必要时及时就医。
1、可能无明显表现:
如果小孩只是吃了很少剂量的降糖药物,虽然可能会导致血糖下降,但是通过机体代偿,可能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表现,但是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应多给小孩喝水,加快降血糖药物代谢。
2、低血糖:
如果小孩吃的降血糖药物剂量比较多,则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表现为乏力、心慌、大汗、手抖、晕厥等,甚至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因此家长还应及时用手指或是筷子按压小孩舌根处进行催吐,减少胃内药物含量,减轻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多给宝宝喝一些糖水,或是吃一些糖果,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肝脏损伤:
小孩本身肝脏代谢能力有限,如果误服较多降血糖的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引起肝脏损伤,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等,需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谷胱甘肽片等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情况出现。如果小孩已经出现明显的神志改变、癫痫等表现,还应及时就诊小儿内科、急诊科等,进行洗胃,清除胃内多余的降血糖药物,并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癫痫发作时还应使用地西泮片或地西泮注射液、等药 物进行纠正。日常家长应将药物置于小孩无法触及的地方,加强安全教育,杜绝此类意外的发生。
2080
45
小儿为何易患中耳炎
小儿容易患中耳炎,主要是与耳部结构特殊、抵抗力低下、哺乳方式不当等情况有关,因此,家长平时需要注意小儿的护理,当出现中耳炎后,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用药不当,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1、耳部结构特殊:
小儿的耳部结构比较特殊,因为咽鼓管的位置比较低、平,而且管腔短、粗。因为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相邻部位的病原体容易进入中耳,即鼻部和咽部,也就容易引起局部炎症性反应。
2、抵抗力低下:
小儿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发育不是很完善。当小儿患有上呼吸道疾病,如咽炎、鼻炎、扁桃体炎等,容易影响到咽鼓管功能,从而引发中耳炎,甚至会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3、哺乳方式不当:
如果家长进行哺乳时,由于姿势不当,如将小儿置于平卧位哺乳,此时乳汁容易经过咽鼓管流入中耳,也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除此之外,部分家长喜欢给小儿掏耳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鼓膜穿孔或是诱发这种疾病。因此,小儿发生中耳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当小儿出现中耳炎后,主要表现为耳部流水、耳痛、听力下降等不适。对此应及时带其前往儿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耳镜检查等,明确导致这种疾病的具体原因。
1863
90
五个月宝宝妈咪爱吃多少
妈咪爱是指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五个月宝宝一般建议一次服用一袋,但具体用药剂量还应严格遵循医嘱。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活菌冻干粉、维生素C,其次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以及烟酰胺、乳酸钙等。临床多用于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便秘,以及腹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适。一般情况下2岁以下宝宝,临床推荐每次服用一袋,而对于2岁以上宝宝,建议每次服用1-2袋。
但是由于每个宝宝的体重和病情不同,所以具体用药剂量还应严格遵医嘱,家长不得擅自经验性用药。另外宝宝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时,应避免直接服用,以免引起呛咳,建议以温水或是温牛奶送服,并且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存放时还建议冰箱保存 ,以免导致菌群失活,影响治疗效果。
如果宝宝同时还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则建议至少间隔1-2小时。此外,在用药期间,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喂养,可以少量多次喂养,以减轻胃肠负担。
3444
80
07月03
小孩一吃就吐
小孩一吃就吐,可能是不良进食习惯、受凉导致,也可能是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肠套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造成,应及时就诊于小儿内科进行治疗。
1、不良进食习惯:
可能是由于患儿经常跑跳、哭闹后立即进食造成食物反流引起的呕吐,应及时调整进食习惯,避免进食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2、受凉:
患儿进食生冷寒凉食物,或是不注意腹部保暖,会因为受凉导致肠蠕动过快,因此进食后可能会有呕吐表现,可能伴有腹痛,应注意腹部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3、消化不良:
患儿本身胃肠功能较弱,如果进食较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等不适,可以遵医嘱服用四磨汤口服液、神曲消食口服液等药物促进消化。
4、急性胃肠炎:
主要是由于患儿日常不注意饮食卫生、手卫生,导致肠道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应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予以治疗。
5、肠套叠:
大部分患儿肠套叠并没有明显的诱因,多为原发性肠套叠,发病时会有阵发性腹痛、进食呕吐、腹部包块、便血等表现,应通过空气灌肠进行缓解,严重时还应采取手术处理。
6、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由于炎症刺激,脑膜、脑实质等渗出增多,致使颅内压升高,可出现剧烈喷射样呕吐,进食后更加明显,同时伴有发热、头痛等不适。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予以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如果存在脑部占位性病变也会由于肿瘤压迫出现不适。建议就医完善胃肠彩超、便常规、头颅CT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2427
33
加载中
*医生信息源自医院官网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
唐勇军医生名片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科普问医生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