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表现

2019-09-18 16: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拖延症是一个昵称,医学上并没有拖延症这个概念,但是,拖延的特点是一类疾病的特征,这类疾病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往往是小孩、儿童期常见,但是很多人会迁延到成人,成人之后仍然会有一些表现,但是,并不以多动、冲动、注意问题为突出,而以拖延为主,比如做事情启动很困难,往往要拖到最后时刻才开始启动,迸发出很强的爆发力高效工作或者非常快速的完成工作,长此以往,他们会习惯把事情拖到最后。这样的人会有两个困难:一、在应该开始启动而没启动的时候会自责;二、往往是最后时刻才开始干,很可能拖过了最后的截止期,会有一些重要事情延误、耽误等,而且是反复的、慢性的过程,所以很多人为此而痛苦。如果这样的情况比较多,建议到门诊去筛查,可能患了成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分享:

205

相关推荐

什么是拖延症?

说起拖延症,这是一个可以说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体验到自己拖延,但是是不是真正的拖延症呢,因为拖延症就好像是一个病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尽力拖延,并不一定就是一种病,但是拖延的人他反复的去体验拖延,并且因为拖延而很痛苦,那就没办法自己控制,这样的话,这可能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拖延症。一般拖延症是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就是这样的人会追求完美,因为他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然后才会罢休。这样的话,因为很多事情其实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你需要可能一步一步的这样来进行,如果你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一开始都准备好了,你就没办法去进行。所以第一个就是追求完美的人容易拖延,第二个是容易焦虑的人容易拖延,因为他可能对自己的这个评价比较低,然后他想着,但是他又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他自己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做好,他就口头答应下来,到了最后的时候他又没办法做好,所以就不断拖延,但是他又不想失去他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那样的一个评价或者位置。所以就给别人客观的印象就是一个拖延,他自己也反过来对自己的这样的行为感到内疚、自责。这样的话,其实这样的一个情绪就不断的恶性循环,又完不成又内疚,然后又去要去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又盲目的去答应别人,这样的话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就给别人造成了一个拖延的这种感觉。

语音时长02:04''

崔界峰北京回龙观医院

2017/06/20收听(1258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