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 薛爽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亦称急性脊髓炎,是指一组病因不明的局灶性脊髓炎性疾病,呈急性发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呼吸道、胃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史。若无严重合并症,通常3~6个月基本可恢复生活自理,若有严重合并症则恢复慢、预后不良。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疾病别称
急性脊髓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
治疗周期
无严重合并症者3~6个月、严重者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青壮年
常用药物
甲基泼尼松龙、抗生素、免疫球蛋白、B族维生素、烟酸、尼莫地平、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胆碱
常用检查
血常规、腰穿和脑脊液常规、脊髓磁共振、电生理检查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约半数患者发病前1~4周有呼吸道、胃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史,但脑脊液中并未检出病毒抗体,神经组织里亦没有分离出病毒。推测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是病毒感染的直接作用。部分患者于疫苗接种后发病,可能为疫苗接种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主要病因
  • 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

  • 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

  • 多发性硬化症攻击自身脊髓以及脑神经,急性脊髓炎既可以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表现也可以成为其复发表现。

  • 视神经脊髓炎会导致脑部、脊髓、眼部的神经信号传输受损从而引发急性脊髓炎。

  • 疫苗接种可能会引发急性脊髓炎,如白喉-破伤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

诱发因素

受凉、劳累、外伤均可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居多,无性别差异、无季节性,秋冬季和冬春季较多。

好发人群

青壮年及免疫力低下者容易好发该病。

症状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起病较急,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及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多在2~3天内症状进展至高峰,同时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尿便障碍,呈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典型症状

运动障碍

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常为脊髓休克,表现为四肢瘫或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脊髓休克期可持续3~4周,如并发肺炎或泌尿系感染,脊髓休克期可延长。脊髓休克期过后,肌力从远端开始恢复,损伤节段以下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及腱反射逐渐恢复。

感觉障碍

表现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感觉消失区上缘常有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感。皮肤出现麻木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对于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非常敏感。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当膀胱充盈过度时,尿量可达1000ml。随着病情的好转,膀胱容量缩小,脊髓反射逐渐恢复,尿充盈300~400ml时会自动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疼痛

患者后背等部位可能出现尖锐疼痛,并沿着双腿、双臂、胸腹部放射。

其他症状

呼吸困难

上颈段病变累及膈神经脊髓中枢(C3~C5)时,除四肢瘫外,可出现膈肌麻痹。

总体反射

脊髓严重损伤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轻微腹部皮肤刺激或膀胱充盈,引起下肢屈曲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小便溢出等症状。

其他表现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皮肤脱屑、潮红、水肿、心动过缓或手脚指甲松脆等情况。

并发症

压疮

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切力所致,出现受压部位皮肤颜色改变、溃疡等。

坠积性肺炎

由长期卧床引起,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

尿路感染

多由长期留置尿管所致,表现为尿痛、尿频、尿急等。

部分或完全瘫痪

患者可能出现上肢、下肢瘫痪。

性功能障碍

男性出现勃起困难,女性性生活难以达到高潮。

抑郁或者焦虑心理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理上的变化。

就医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早期诊断、尽早治疗、精心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很重要,且脊髓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等情况应尽早就医。

就医指征
  •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应及时就医。

  • 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尿潴留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本病就诊于神经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背痛?

  • 有无肢体或躯干的麻木、肢体的无力?

  • 出现这些症状有多长时间?

  • 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无外伤、疲劳、受凉等诱因?

  • 曾针对性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及问诊

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做出定位诊断,确定脊髓病变的节段和范围。医生会对患者的症状以及既往感染以及接种疫苗史进行询问,以探清原因。

脑脊液检查

压颈试验判断有无脑脊液的梗阻,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观察细胞数和蛋白含量。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脊髓核磁共振等,用以明确受累脊髓节段情况。

电生理检查

是急性脊髓炎鉴别诊断方面的常用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检查可以测定患者发作以及复发的风险,排除其他疾病,发现感染源。

诊断标准

根据症状、体征、相关检查可确诊。

  • 如果患者截瘫,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滞留应疑诊,症状、体征常累及双侧,但不一定对称,应与脊髓压迫症、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等疾病鉴别。

  • 脑脊液检查提示细胞数增多,蛋白质增加,MRI有非占位性异常信号。

鉴别诊断

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容易和急性脊髓炎相混淆,病变水平相应部位出现根痛,短时间内发生截瘫、痛温觉缺失、尿便障碍,但深感觉保留,即脊髓前2/3综合征。脊髓出血临床少见,多由外伤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骤伴有剧烈背痛、肢体瘫痪和尿便潴留,可呈血性脑脊液,MRI检查有助于与该疾病进行鉴别。

视神经脊髓炎

急性起病,临床除表现脊髓损害症状外,还出现视力下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或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病变范围常超过3个脊髓节段,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阳性。视神经病变可在脊髓炎症状之前、同时或之后出现,通过这一点可与本病进行鉴别。

急性脊髓压迫症

脊柱结核的病变椎体发生塌陷,或椎旁寒性脓肿形成,可压迫脊髓,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但临床上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脊柱可见后凸成角畸形,并有叩痛,脊柱X线可见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体寒性脓肿等改变,有助鉴别,转移癌除脊柱X线照相外可做全身骨扫描。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可造成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有时忽略原发感染病灶,病原菌经血行或邻近脊柱蔓延至硬膜外形成脓肿,可突然起病,患者发热、无力,常伴有根痛、脊柱痛和脊膜刺激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脊髓腔梗阻,CT、MRI有助于与急性恒惯性脊髓炎鉴别。

治疗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治疗原则为减轻脊髓损害,防治继发感染和并发症,早期诊断、尽早治疗、精心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很重要。

治疗周期
若无严重合并症,通常3~6个月基本可恢复生活自理;累及脊髓节段长且弥散者,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一般治疗
  • 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医生会及时让患者吸氧,保持呼吸畅通,必要时可能会进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 出现排尿障碍,通常需要插管导尿,家属应注意每4~6小时打开倒灌一次,遵医嘱进行操作。

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

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短期冲击治疗,静脉滴注,有可能控制病情进展,通常3个月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也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天左右为一疗程。上述疗法结束后改用泼尼松口服,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停药。用激素期间注意补钾、补钙、保护胃黏膜,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免疫球蛋白

静脉滴注,连用5天为一疗程。

抗生素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及时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

B族维生素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常用维生素B1、甲钴胺。

止疼药物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应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其他

在急性期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烟酸、尼莫地平,神经保护剂,如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胆喊,疗效难确定,双下肢痉挛者可服用巴氯芬。

手术治疗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采取药物治疗可较快缓解症状,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抑郁、焦虑、性功能障碍以及情绪上的问题,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其他治疗

康复治疗

主要目的是促进肌力恢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早期应将患肢置于功能位,进行被动活动、按摩等;肌力部分恢复时,应鼓励患者主动运动,积极锻炼。针灸、理疗有助于康复。

血浆交换疗法

此种疗法通常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可以达到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目的。

预后

急性脊髓炎为单相病程,其预后取决于病变的程度及合并症的情况。若无严重合并症,经过治疗基本可恢复生活自理。有严重合并症者预后较差,甚至在短期内死亡。

能否治愈

脊髓损伤不可逆,不能治愈。

能活多久

病情较轻者可长期存活,有严重合并症者可在短期内死亡。

复诊

急性脊髓炎治疗后2周进行复诊,若身体感觉不适,可随时就诊。

饮食
饮食调理

该疾病并无特殊饮食宜忌,保持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即可。

护理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极为重要,需要防止压疮、防治坠积性肺炎、防治尿路感染等各种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则较棘手。 

日常护理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在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防止压疮。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轻揉,再涂以安息香酊。已发生压疮应局部换药,促进愈合,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防治坠积性肺炎

注意保暖,鼓励咳痰,注意按时翻身叩背、排痰和转换体位。肌力部分恢复时,应鼓励患者主动运动,积极锻炼。

防治尿路感染

排尿障碍的患者应无菌导尿,留置导尿并用封闭式集尿袋,定期放尿。尿便失禁者应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

病情监测
  • 复查时医生会对肌力和腱反射、病理征的变化,以及感觉平面的变化进行检查,关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恢复,以评估患者情况,调整方案。

  • 一旦发生呼吸肌麻痹,应严密随访呼吸功能的变化。

  •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特殊注意事项

长期应用激素可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或加重感染,出现心血管的并发症,在治疗期间,需要针对激素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性治疗,一旦发生则需立刻就医。

预防
预防措施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目前并没有完全明确病因,因此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0.

[2]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9.

[3]史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005):3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