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脑死亡

本词条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 车在前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中国的脑死亡定义与大多数国家一致,即全脑(包括脑干)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仅包括临床判定标准,还包括进一步的确认试验。建议严格按照《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中国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和《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2021)》实施脑死亡判定。

就诊科室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brain death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治疗周期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这概念已经获得全球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认可。宣布脑死亡后,提供系统支持需要花费大量医疗人力与物力。继续支持仅限于:(1)计划器官捐献;(2)已经怀孕并决定为胎儿提供系统支持;(3)家人/监护人因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不接受脑死亡,即死亡。目前在中国,拒绝脑死亡判定,或宣布脑死亡后请求继续系统支持的案例并不少见。
临床症状

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丧失自主活动

好发人群
头颅外伤者、脑炎患者、脑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心脏骤停患者、严重窒息者
鉴别诊断
可逆性昏迷、闭锁综合征
常用检查
深昏迷判定、脑干反射检查、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糖、经颅内多普勒超声检查、头颅CT
疾病分类

脑死亡依据发生的年龄不同,可分为成人脑死亡和儿童脑死亡。

病因

脑死亡主要由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引起,前者见于原发性脑疾病或损伤,后者是全身性疾病或心、肺等病症损伤导致脑缺氧。

主要病因

脑死亡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脑损伤

是指原发于脑的疾病,例如:高处坠落或车祸导致的头颅外伤,可直接引起脑组织坏死;再如,脑内大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或大量脑出血等。

继发性脑损伤

是指由于身体其他重要脏器受损,例如:心脏骤停、严重窒息、溺水等,引起脑供血供氧不足,最终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一般来说,脑动脉血流中断超过4~6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全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的最终结果就是脑死亡。

诱发因素

继发于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 严重头颅外伤者。

  • 脑炎患者。

  • 脑出血患者。

  • 脑梗患者。

  • 窒息患者。

  • 心肺复苏患者。

症状

脑死亡患者主要表现为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脑干发射全部消失,没有自主呼吸。

典型症状

昏迷

不可逆转的深昏迷,完全丧失意识,对于他人呼唤、拍打等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脑干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咳嗽反射消失。

无自主呼吸

呼吸骤停,自主呼吸停止,需呼吸机维持。

并发症

脑死亡多继发和同时合并多种疾病。

就医

当患者因为外伤、疾病等各种原因致突发意识丧失、昏迷、无自主呼吸时,应立即就医。医护人员会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昏迷原因的初步判断,并立即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迅速进行心肺复苏。

就医指征
  •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慢病。

  • 突发昏迷、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丧失自主活动等情况,应立即判断,呼叫“120”,心跳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就诊科室
  • 突发意识丧失、昏迷等情况,应立即呼叫“120”并转运到急诊科就诊。

  • 高危人群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头昏头晕等,应及时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有无头外伤?有无发生溺水或窒息?

  • 是突然发生的昏迷,还是逐渐加重的?

  • 有无中毒的可能?如煤气中毒、酒精中毒、镇静药物使用过量?

  • 有无慢性肝病、肺病、肾脏病?

需要做的检查

查体

深昏迷的判定

用力按压患者双侧眼眶上缘或针刺患者面部,若面部无反应,提示深昏迷。

脑干反射消失

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若脑干反射均消失,提示深昏迷。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

主要是确定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检查没有自主呼吸,对诊断脑死亡具有重大意义。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

明确是否由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导致昏迷。

血气分析

明确是否由水、电解紊失衡如低氧或酸碱平衡紊乱导致昏迷。

血糖

明确是否由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导致昏迷。

影像学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探测供应脑组织动脉的血流信号,判断脑组织是否缺血以及脑循环消失。

头颅CT

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病变而导致昏迷,初步识别脑出血、部分脑梗、脑外伤等情况。

其他检查

脑电图

反映患者脑电活动,监测持续30分钟以上,若均显示电静息状态,可考虑脑死亡。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ISEP)

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属于皮质下电位,可直接反映脑干功能状态。

诊断标准

脑死亡诊断国际上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我国成人脑死亡采用以下步骤:

判定的先决条件

第一,昏迷原因明确,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第二,需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低温(直肠温度≤32℃)、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代谢及内分泌障碍等。

临床判定

深昏迷

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 分。

脑干反射消失

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等。

无自主呼吸

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以上3项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

脑电图

显示电静息。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显示双侧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

经颅多普勒超声

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

以上三项确认试验至少两项符合。

判定时间

在满足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的前提下,3项临床判定和2项确认试验完整无疑,并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即可判定为脑死亡。如果临床判定缺项或有疑问,再增加一项确认试验项目(共3项),并在首次判定6h后再次判定(至少完成一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并证实无自主呼吸),复判结果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即可确认为脑死亡。

鉴别诊断

脑死亡的诊断应严谨慎重,注意与以下情况鉴别:

  • 急性中毒、休克、超低温、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代谢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可引起可逆性昏迷,病因解除后,脑细胞功能可恢复。

  • 闭锁综合征:患者桥脑病变,可表现为除眼球可以上下活动外,其余肌肉无法自由活动,可行头颅MRI检查进一步鉴别。

治疗

脑死亡一旦确诊,无特殊治疗措施可以逆转。

治疗周期
本病一旦发生,无较好治疗手段。
预后

脑死亡这概念已经获得全球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认可。对于脑死亡的诊断需要慎重,当大脑或脑干功能没有完全丧失时都不能诊断为脑死亡。

能否治愈

能活多久

脑死亡发生后如果没有呼吸机支持,几分钟就会呼吸衰竭、循环缺氧,继而发生心跳停止。

饮食

在中国,拒绝脑死亡判定,或宣布脑死亡后请求继续系统支持的案例并不少见。最后的决定可能会受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的束缚,社会舆论的影响,医院医疗资源的限制,个人经济条件局限,家庭认同分歧的制约,甚至主管医师支持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

  • 在启动脑死亡判定之前,执行脑死亡判定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与患者家人/监护人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 在宣布脑死亡后,充分告知后续结局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在尊重患者个人(生前)及其家人/监护人意愿的前提下,继续或停止系统支持。

饮食调理

管饲,具体据病情。

护理
日常护理

在宣布脑死亡后,充分告知后续结局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在尊重患者个人(生前)及其家人/监护人意愿的前提下,继续或停止系统支持。

特殊注意事项

同家属充分沟通,做好基础护理和临终护理。部分患者成为器官捐献者,注意脏器功能的监测,创造器官捐献的条件,及时了解家属的心理变化和进行护理干预。

预防

暂无有效预防脑死亡的方法,可以根据病因进行预防,如预防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心跳骤停、窒息、溺水等。

预防措施

继发性脑损伤是导致脑死亡的原因之一,应积极预防头颅外伤、脑梗死、脑出血、心跳骤停、窒息、溺水等情况发生。重点在原发病治疗。同事需要维持机体的酸碱及电解质平衡,保证脑灌注,保护重要脏器。

参考文献

[1]王保捷,侯一平.法医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

[2]周吉银,刘丹.论采用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挑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2).

[3]宿英英,张运周,高岱佺,等.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培训分析:临床判定[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2).

[4]徐珂,徐光锦,唐娜,等.脑电图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应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0(11).

[5]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124.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 《脑死亡判定实施与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21)》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3) : 1766-1771.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00924-0270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