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消瘦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夏志伟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低于正常低限的一种状态。通常认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也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低体重,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判定消瘦,BMI<18.5为消瘦。

  • 消瘦的主要病因包括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消化道疾病等。

  • 主要与热量摄入不足、营养物质丢失增加、代谢率增高致消耗增加等有关。其他还有长期发热、运动过量、长期失眠等可因能量消耗过度而消瘦。

  • 体重减轻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根据不同的病因而出现不同的系统的临床表现。如食欲缺乏、乏力、贫血等。

  • 消瘦的治疗原则以治疗原发病,并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增进营养,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吞咽困难、腹痛、腹泻、呕血
好发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性消瘦、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脑神经麻痹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无固定治疗周期
常用药物
根据原发病而定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生化全项、肝、肾功能测定
是否严重
一般视消瘦程度而定。
重要提醒
若患者近半年到一年内体重较前下降5%,伴有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系统症状和精神系统症状等应及时就医。
病因

消瘦包括单纯性消瘦及继发性消瘦。单纯性消瘦包括体质性消瘦和外源性消瘦,体质性消瘦为非进行性消瘦,无客观疾病证据,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外源性消瘦通常受饮食、生活习惯及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继发性消瘦多见于各系统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疾病因素

消化与吸收障碍

常见的有口腔及咽部疾病、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肝胆疾病、慢性胰腺疾病等常使营养物摄入不足、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致消瘦。

  • 口腔、咽部及食管疾病,反复口腔溃疡、舌炎、齿槽脓肿及下颌骨骨髓炎、咽喉部肿瘤、食管炎、食管癌。

  • 胃及肠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促胃液素瘤、胃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癌、慢性腹泻等。

  • 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囊炎、胆结石等。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常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性消瘦、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均可使代谢率增加,三大营养物质分解氧化代谢增加,虽有多食,仍使体重明显减轻。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全身组织耗氧增加,代谢亢进、产热增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加速,可有吸收不良,腹泻。90%的患者有体重减轻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50%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都有消瘦。2 型糖尿病一旦消瘦往往提示病程久且已伴有慢性并发症。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病因包括垂体和下丘脑的肿瘤、炎症、外伤等。腺垂体功能减退时乏力、消瘦、食欲减退明显。

  •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主要病因为肾上腺结核及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体重减轻。

  • 嗜铬细胞瘤,耗氧增加,代谢亢进、产热增多,脂肪分解加速。

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有脑神经麻痹、球麻痹、重症肌无力、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反应性神经病等多种因素致患者的进食中枢损害,厌食中枢相对兴奋而出现拒食厌食的行为,导致消瘦。

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肿瘤、重症感染、血液病及某些慢性传染病等病变。可因为引起机体消耗增加,致使患者出现消瘦。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贝赫切特病、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可以出现消瘦表现。

相关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性消瘦、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脑神经麻痹
非疾病因素

生活因素

例如食物摄入量不足、偏食、厌食、漏餐、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心理因素都是导致生理性消瘦的原因。这种消瘦,经休息或调整生活方式等,机体很快就会恢复至正常的体重水平。

遗传因素

生理性消瘦还包括体质性消瘦,即所谓消瘦体质,常有家族因素,在直系家属成员中,多为消瘦体型。这种消瘦找不到任何导致消瘦的疾病。消瘦也不是进行性的,长期保持常态,生活状态亦如正常人即消瘦体型的正常人。

手术因素

一部分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因为术后饮食量受到影响,且恢复期会消耗机体能量,容易出现消瘦表现,其他的消化系统手术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消瘦的症状。

药物因素

如常期服用泻剂或使用红霉素、阿司匹林等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吸收不良,出现消瘦的表现。

创伤因素

重大事故后,患者存在大量失血、严重外伤、表皮大面积烧伤等情况时,恢复期消耗机体内大量能量,致使患者消瘦。

症状

消瘦以体重减轻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根据不同的病因而出现不同的系统的临床表现。

症状分类

生理性消瘦

通常主要受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出现体重下降。例如食物摄入量不足、偏食、厌食、漏餐、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心理因素都是导致生理性消瘦的原因。这种消瘦,经休息或调整生活方式等,机体很快就会恢复至正常的体重水平。此外,生理性消瘦还包括体质性消瘦,即所谓消瘦体质,叫多数人更加消瘦,但这种消瘦不是进行性的,而是长期保持常态,生活状态亦如正常人即消瘦体型的正常人。

病理性消瘦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消瘦

口咽部及食管疾病、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疾病等,因食物摄取障碍、消化或吸收不良,造成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常出现体重下降,往往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

慢性传染病引起的消瘦

如结核病,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可伴有低热、盗汗、体重下降、咳嗽咯血等;慢性肝炎活动期,可有消化不良、乏力、纳差、腹泻、黄疸、消瘦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可有长期低热、乏力、食欲不振、腹泻、消瘦等。

恶性肿瘤引起的消瘦

晚期多伴有恶病质及肿瘤相应的症状体征,如原发性肝癌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可伴右上腹不适及进行性消瘦;肺癌晚期可出现咳嗽、略血、气短、呼吸困难及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肿瘤远处转移表现;胃癌早期可无特殊症状,但进行性消瘦明显,晚期疼痛、纳差,可发生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等;肠道癌肿有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及体重减轻等症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由于机体蛋白代谢亢进,同时免疫力降低,体温持续升高,使得蛋白质大量分解,消瘦常为早期症状,并日益加重。

危急重症引起的消瘦

如慢性感染、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等,由于蛋白质消耗过多引起体重下降;肝硬化晚期可有明显食欲不振、纳差、乏力、消瘦、恶心、黄疸、腹水等临床表现;肾功能不全晚期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

神经性厌食症引起的消瘦

以长期原因不明的厌食、显著的体重减轻和闭经为特征,多见于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年龄多小于25岁。消瘦明显,体重可低于标准体重的25%,但通常一般状态良好;体重恢复时月经可以恢复;无其他器质性或精神性疾病。

精神性疾病引起的消瘦

如抑郁症、厌食症等可因厌食或拒绝进食等导致消瘦。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消瘦

糖尿病

典型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机体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增强。1型糖尿病(TIDM)患者多体型消瘦,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病情加重及疾病后期也有显著消瘦。病程久者可出现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机体高代谢状态,产热及消耗增多,超过了热量的摄入;部分患者因肠蠕动明显增加、腹泻等导致吸收障碍。典型症状包括怕热、多汗、心慌、气短、乏力、情绪激动、易怒、易饥、多食、便次增多、突眼及甲状腺肿等。部分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淡漠、厌食、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衰等,常消瘦明显甚至出现恶病质。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即艾迪生病,患者多数以消瘦、乏力开始,继而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恶心、纳差、低血压,低血糖、低钠血症等证候。

腺垂体功能减退

又称Simmonds病或Sheehan综合征,女性可有产后大出血病史,其他病因包括垂体肿瘤、颅脑损伤、手术、放疗及浸润性疾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外周靶腺功能减退,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上腺功能减退等表现,常见症状包括泌乳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闭经、不孕;怕冷、少汗、水肿;食欲减退、消瘦、低血糖、低血压、低钠血等。

下丘脑综合征

多种病因累及下丘脑可能导致进食行为异常,可出现厌食,最终消瘦。常同时伴有其他下丘脑功能障碍,如温度调节紊乱、渴感异常、睡眠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记忆障碍、情绪障碍、认知障碍及垂体功能异常等症状表现。

嗜铬细胞瘤

由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肿瘤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可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出汗。还可有高代谢症群表现,如发热、消瘦、血糖升高等。

尿崩症

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低比重、低渗透压尿,抗利尿激素水平降低;可由于大量排尿致营养物质随之丢失;脱水或中枢病变可引起食欲下降而致摄入减少等导致尿崩症性消瘦。

典型症状

当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时为消瘦。消瘦见于各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晚期都有消瘦。当疾病或某种因素引起的病态消瘦时,患者通常都是面容憔悴,皮肤松弛干粗、缺乏弹性、皮下脂肪少,四肢肌肉也松软萎缩,消瘦严重时骨骼棱角显露呈皮包骨。

伴随症状
  • 伴有吞咽困难者见于口、咽及食道疾病。

  • 伴有上腹部不适、疼痛者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胆囊、胰腺等疾病。

  • 伴有下腹部不适、疼痛者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及肿瘤等。

  • 伴有上腹痛、呕血者见于溃疡病、胃癌等。

  • 伴有黄疸者见于肝胆胰疾病。

  • 伴有腹泻者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等。

  • 伴有便血者见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胃癌等。

  • 伴有咯血者见于肺结核、肺癌等。

  • 伴有发热者见于慢性感染、肺结核及肿瘤等。

  • 伴有多饮、多食、多尿者见于糖尿病。

  • 伴有畏寒多汗、心悸、震颤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 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者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伴有情绪低落、自卑、食欲减退者见于抑郁症。

并发症

营养不良

疾病引起的体重不足,那么如果过于消瘦,则为营养不良。会感到自身非常容易疲惫、经常生病,并难以自愈,拖延日久,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或闭经、头发稀疏容易脱落,皮肤干燥等。

就医
消瘦若是不影响正常活动能力,不伴有其他症状,往往属于生理性消瘦,调整饮食结构往往可以改善。对于出现一些躯体其他症状的消瘦人群,机体消瘦可能与疾病相关,患者应积极就医,通常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多可好转。
就医指征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接受诊疗:

  • 短期内出现的体重锐减,伴食欲缺乏、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

  • 消瘦伴吞咽困难、消化不良、排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

  • 小儿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有排虫史时。

  • 多饮多食却消瘦,伴或不伴多汗、易怒、失眠、心悸、突眼等表现时。

  • 消瘦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异常。

  • 年轻女性出现明显消瘦,极度厌食,频繁呕吐,对进食、营养或体重具有顽固性偏见时。

就诊科室
1.若出现吞咽困难、消化不良、排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需到消化内科就诊。
2.若出现多饮多食、多汗、易怒、失眠、心悸、突眼等内分泌代谢症状,需到内分泌科就诊。
3.怀疑结核病、寄生虫病等感染性疾病所致者,需到感染科就诊。
4.怀疑精神心理疾病所致者,需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什么时候出现的消瘦?大概瘦了多少斤?

  • 是否正在减肥?最近工作压力大吗?是否有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 平时饮食状况怎么样?是否有偏食或异食?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发热、头晕、贫血、食欲不振、失眠等)

  • 亲属有类似的情况吗?比如家族中很多人都比较瘦?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这些为常规检查,以便于确定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

糖耐量检查

疑有糖尿病者作血糖测定,以助诊断。

血沉检查

疑有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应做此检查协助诊断。血沉增快常提示结核、肿瘤、结缔组织病及各种慢性感染的存在。

肝功能、血清谷氨酰转肽酶、血清蛋白电泳检查

对疑有肝胆疾患者均有助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皮质醇检查

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者,均有重要诊断意义。

超声、CT、内镜等影像学检查

可明确有无器质性疾病。

诊断标准
  • 结合患者病史、体检、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可初步做出诊断。

  • 在诊断过程中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消化道肿瘤、神经性厌食、抑郁症、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消瘦症状较为明确,无需与其他症状进行鉴别。

治疗
消瘦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消瘦治疗原则也有所不同,但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病,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尽量增加患者的食量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家庭处理

患者在家庭中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体力消耗。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进行吸氧、监护、止血、输血、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

  • 消化道疾病,在治疗原发病时,还需要患者均衡饮食,注意补充营养。

  •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心理治疗。

  •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晚期要加强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

饮食

饮食调理
  • 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宜吃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

  • 忌吃致癌的食物;忌吃油腻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消瘦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合理膳食搭配。

护理

消瘦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增进营养,细心护理,注意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注意调整心情。

日常护理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 病情较轻者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监测

消瘦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皮肤突出部位出现褥疮。合并心理健康问题者应加强看护。每年按时体检,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护理

家属应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说明消瘦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纠正患者对消瘦的错误认识,对神经性厌食者帮助解除精神、心理上的障碍,建立正确的进食行为。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防治并发症,合并心理健康问题者应加强看护,加强原发病的护理。

预防
预防措施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搭配,注意补充营养,避免营养不良。

  • 每天适当运动2~3个小时,可以改善消化饮食促进代谢,并提高机体免疫力。

  • 极度消瘦病人,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骨骼突起部位碰伤或引起褥疮。

  • 预防心理健康问题者,加强看护,避免轻生等。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姜玉珍,朱孝民,王秀丽主编.临床症状鉴别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7.107-109.

[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编.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89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