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别名:先心病;先心;先天性心血管病)
挂号科室: 小儿心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婴幼儿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经常感冒、紫绀
相关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
相关手术:改良Glenn、Fontan术
相关药品:地高辛、青霉素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40000-100000元)
先心病的成因是什么
29894次播放478次点赞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74291次播放509次点赞
先心病的常见类型是什么
30184次播放351次点赞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挂什么科
30814次播放46次点赞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
27665次播放276次点赞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33178次播放293次点赞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90328次播放1次点赞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吗
32789次播放42次点赞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如何治疗,先要注意一般治疗,这时主要是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另外可以给孩子适当吸氧等,缓解缺氧的症状。除此之外,如果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合并其他问题,比如心衰或者肺动脉高压等,这时可以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帮助改善相关表现、延长存活时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畸形,所以需要手术处理,但是手术时机需要结合孩子的表现,包括年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来综合判断。手术可以采取开胸的方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以使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手术损伤会比较小。综合来说,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在没有做手术之前需要用一般治疗或者药物来缓解孩子的症状,然后根据孩子的表现和耐受性来选择合适的时机做手术。
作者:姜文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阅读量: 4257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尤其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0.7%~0.8%。近年来由于心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心血管检查技术的进步,以及外科技术、麻醉技术、体外循环技术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预后大为改观。 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类(如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先心病的治疗对策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及什么时候最适宜手术应根据病情,由心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无分流类或者左到右分流类,经过及时手术,效果良好。右至左分流或复合畸形者,病情较重者,手术复杂困难,部分患儿由于某些心脏结构发育不完善而无法完全矫正,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童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阅读量: 13672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发育异常包括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类。 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7%-0.8%。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 目前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
作者:童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阅读量: 31515
临床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对于左向右分流型,其中左指的是动脉,右指的是静脉,左向右分流就是指动脉向静脉分流,如下:1、房间隔缺损是左房和右房之间有一个先天性缺损,左房的动脉血就会向右房的静脉血中分流。2、室间隔缺损指的是左室和右室间有一个先天性的缺损,左室的动脉血就会向右室的静脉血中分流。3、动脉导管未闭就是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有一个先天性通道,左向右分流就是指主动脉的血会分流至肺动脉。
作者:漆泓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987
先天性心脏病为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性缺损,类属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约占先天性畸形疾病的1/3。根据统计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6‰至8‰,而欧美国家数据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9‰。我国出生缺陷性疾病谱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数量逐年递增,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2005年后中国出生缺陷疾病榜首,同时也为我国城市0-5岁婴幼儿第一致死原因。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出生人口质量及全民健康水平,并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余再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861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均需及时的治疗。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会越来越严重,会造成心功能的衰竭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会有心脏的扩大,双下肢的水肿,肝脏、脾脏的肿大,肺动脉的高压甚至还会导致死亡。所以一旦出现先天性心脏病,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方案上,要根据心电图判断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以及种类,根据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确定治疗的方案。如介入封堵手术的治疗和外科开胸直视修补手术的治疗,都能够达到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另外,还需要注意定期的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
作者:彭礼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3925
谢利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
心脏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有些比较严重。具体如下:\n1、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比如生后室间隔、...
张晓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先心病手术之后能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要先看一下孩子的心功能等等是不是受影响以及先心类型,再考虑他能不能参加体育活动。我们知道很多婴儿...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