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别名:进行性抽搐、多发性抽动)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小儿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神经

多发人群:儿童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肌肉抽动、秽语

相关疾病: 舞蹈症 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

相关检查:脑CT、MRI、脑电图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氯硝安定、泰必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抽动症视频

更多>

抽动症文章

更多>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及中医治疗

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的中的某些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2、精神因素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使精神过度紧张等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3、习惯及模仿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倒睫、结膜结石、滤泡性结膜炎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4、遗传因素家庭中如有抽动症患者则发生本病的机会要比没有者明显增高,故认为与家族遗传有关,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调查显示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79%;,而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遗传因素与儿童抽动症有密切关系。5、其他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有人认为该症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不良习惯。6、孕产因素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剖宫产等这些都是诱因。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频频眨眼者,中医称目。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1、脾虚肝旺证:挤眉弄眼,皱额扬眉,摇头晃脑,揪鼻耸肩,面露怪相,精神紧张,容易兴奋,睡眠不佳,眼干涩不适,畏光,常喜揉眼,纳差,大便溏等。治法:健脾化痰,柔肝祛风。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6g,白芍10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甘草3g,半夏10g,鸡内金10g,钩藤10g,石决明10g,全蝎3g。2、肝气郁结证:频繁摇头动作,有时口角抽动,挤眉弄眼,口渴喜饮,睡眠不佳,心烦易怒,多梦,呓语,心神不宁,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舌苔薄黄。治法: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白术10g,炙甘草10g,生姜3g,薄荷6g,丹皮10g,枳实10g,蝉蜕10g,僵蚕10g。3、阴虚风动证:挤眉弄眼,皱额扬眉,摇头晃脑,揪鼻耸肩,面露怪相,伸手,张口,口干,扭头,收腹,弯腰,踢腿身体旋转,往往可兼有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等。舌红少苔。治以养阴平肝,清心安神,方药:大定风汤加减:龟板10g,鳖甲10g,生牡蛎10g,石决明10g,白芍10g,生地10g,麦冬10g,莲子心6g,茯苓10g,钩藤10g,全蝎3g,炙甘草6g。4、血虚生风证:挤眉弄眼,皱额扬眉,摇头晃脑,揪鼻耸肩,面露怪相,伸舌舔唇,伸手踢腿,眼干涩不适、常喜揉眼、面色少华、舌淡红等。治法:养血祛风。方药:四物汤加减:白芍10g,熟地黄10g,当归10g,川芎3g,僵蚕10g,钩藤10g,荆芥10g,防风10g,全蝎3g,甘草3g。以上为成人剂量,小儿应根据年龄减量。本病症状表现使患儿常常被同学嘲笑捉弄,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有时不听老师讲课,上课时也不遵守纪律,易遭受老师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出现自卑、孤辟的性格,甚至会对嘲笑者出现报复和敌视的心理,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多对小孩关心和爱护,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这样才能更快的治愈。

作者:郝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5115

8岁小女孩患抽动症,与家长带给的负面情绪有关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抽动症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本篇8岁小女孩刚上一年级,被老师发现上课经常做鬼脸,影响上课纪律,和患儿多次沟通之后还是仍然无法控制,老师通知家长引起重视,带到医院来看发现是抽动症。给予规范治疗之后,小女孩的症状有所缓解,病情控制稳定。【基本信息】女、8岁【疾病类型】抽动症【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5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九味熄风颗粒+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1个月,1周、1个月门诊复查【治疗效果】病情稳定,症状有所好转一、初次面诊小女孩才8岁,刚上一年级,来门诊的时候发现患儿总是不自主出现做鬼脸的动作,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患儿有点内向,家长说最近发现患儿总是做鬼脸,怎么说都不听,根本控制不住。表示非常着急,而且女患儿会影响美观。建议患儿完善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为正常脑电图,抽血化验无明显异常,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考虑为抽动症。建议给予药物治疗,家长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二、治疗经过为了谨慎起见,患儿在门诊上完善抽血化验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血脂、血糖、微量元素,均未见明显异常。完善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为正常脑电图,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显示患儿有轻度抑郁。再次仔细询问,患儿家长对于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认为患儿跟不上,经常呵斥。详细和患儿家长沟通病情。建议给予患儿宽松环境,要多一些耐心,避免过度呵斥患儿,以免影响患儿情绪。同时给予患儿九味熄风颗粒口服,外用可乐定透皮贴片贴敷,并叮嘱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平时不要挑食,1周后门诊复诊。三、治疗效果所幸的是患儿症状轻,持续时间短,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有所缓解,面部抽动次数减少,抽动幅度较之前减轻。同时给予患儿以及母亲心理疏导,从根源上缓解患儿心理问题。综合治疗1个月后随访,患儿面部抽动现象基本能够控制,面部只是偶尔抽动一下,患儿及家长对此都感到开心。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儿的抽动症能够得到控制,但还是需要提醒患儿及家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不挑食,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家长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不要大声呵斥、指责患儿,以免给患儿造成心理负担。平时建议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多进行户外运动,随着年龄增长,抽动症的症状会逐渐缓解。五、个人感悟现在患儿都是独苗,家长非常重视。正因为本篇患儿是独生女,所以家长更重视患儿的健康成长,但是家长的过度焦虑,反而给患儿施加压力,殊不知这种压力是导致患儿出现抽动症的原因之一。所以,拥有良好的情绪和宽松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家长积极的引导,能够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作者:王晶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阅读量: 4340

16岁小伙子抽动症越来越重,就医用药后症状得以缓解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16岁年轻小伙子,从5岁的时候开始出现抽动症状,最近病情加重后,家长比较着急,所以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抽动症,详细和家长沟通病情后,建议积极药物治疗,家长表示同意,随后应用药物治疗1个月左右,病情终于控制平稳,症状明显缓解。【基本信息】男、16岁【疾病类型】抽动症【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3月【治疗方案】口服用药(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氟哌啶醇片)+心理疏导【治疗周期】门诊治疗1个月,1周后门诊随访,1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效果】病情稳定,症状有所好转一、初次面诊这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但是他的姿势很怪异。进门诊的时候就在不断扭动,就像小虫子在身上爬,想不断甩掉一样,不仅手在扭、脖子在扭,脸也在扭。家长描述,小伙子从5岁时候开始就出现了抽动症状,当时听信他人说随着年龄长大就好了,另外也担心吃西药副作用大,所以一直没有口服正规药物治疗,找了各种土办法和偏方,但是症状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无法上课。目前抽动症诊断是明确的,由于长时间没有到医院复诊,所以建议复查一些相关项目,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后完善了颅脑MRI+MRA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也未见明显异常。二、治疗经过小伙子前期由于家人的理解错误导致没有进行规范治疗,从而导致症状持续加重,治疗上给予补充钙、锌元素,控制抽动症状的药物治疗。主要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和氟哌啶醇片,另外氟哌啶醇片从小剂量开始,1周左右达到治疗剂量。叮嘱小伙子及家长1周后到医院门诊复诊,评估药物的效果,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同时给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抑郁状态。同时给家长进行了心理评估与沟通。纠正其错误的思想,要求定期到医院复诊,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三、治疗效果目前小伙子症状较重,给予药物控制抽动症状,同时纠正微量元素缺乏,氟哌啶醇一开始从小剂量开始,1周之后达到治疗量,小伙子无特殊不适,给予补钙和补锌之后,1周复查钙、锌均已达标,要求继续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且平时要养成不挑食的习惯。1周后神经内科门诊复诊,患者的抽动症状有所改善,肢体的动作较前减少,面部表情的抽动还是持续存在,精神状态较前好转,比之前要开朗一些。经过1个月的治疗,电话随访时家长表示其肢体症状和面部抽动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四、注意事项小伙子抽动症得到控制,我很欣慰,但是还是应该叮嘱家长,注意关注小伙子抽动症状是否复发,有无情绪疾病的加重。如出现抽动症状加重或者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到医院复诊进行调药。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和学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户外运动,增加有氧体育运动如跑步等。家庭应该保持良好轻松的环境。五、个人感悟临床上会遇到很多像这个小伙子一样思想的父母,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从而耽误病情的治疗,殊不知正规的药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快速好转。所以需要警示各位家长朋友,平时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到医院正规治疗,不可盲目寻求土方法。

作者:王晶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阅读量: 3829

孩子确诊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更佳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儿病史3年,间断发作,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病情反复,入院后予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同时予心理行为治疗及重复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患儿发作减轻后出院。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往往病情反复,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用药,采取个体化的剂量及疗程,并联合心理行为治疗,效果更好。【基本信息】男、11岁【疾病类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S)【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12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心理行为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周期】住院治疗4天,1个月后门诊随访【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患儿抽动症状减轻一、初次面诊患儿3年余前出现不自主眨眼、喉中发声,头、肩部、四肢抽动,日间频繁发作,约5-6分钟发作1次,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予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后好转,后间断反复,发作间歇期不超过3个月,后调整剂量,仍间断发作。近1月病情加重,出现眨眼,双上肢快速抖动伴喉中发声,伴胸闷不适。患儿发育正常,入院查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共济失调表现。初步诊断: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二、治疗经过首先考虑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与家属沟通病情,建议完善ASO、铜蓝蛋白及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以排除其他问题可能,家属理解。进一步查头颅MRI未见异常(基底节正常),ASO、铜蓝蛋白、脑电图等均未见异常,无肝豆状核变性、癫痫、链球菌感染、风湿性舞蹈症,仍考虑TS诊断,根据患儿情况,调整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剂量,请精神心理科会诊,联合心理行为治疗,如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心理咨询,调试其心理状态,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正确认识本病,指导家属不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同时予重复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三、治疗效果选择治疗抽动障碍一线药物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根据患儿情况,适当调整治疗剂量,联合心理行为治疗及神经调控治疗,嘱家属多关心鼓励患儿,适当帮助患儿减压,维持情绪稳定,患儿自觉良好,情绪稳定,运动抽动及发声抽动次数明显减少,无困倦、睡眠增多、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住院4天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嘱1个月后门诊复查。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建议患儿出院后要继续药物巩固治疗,强化治疗3-6月,根据患儿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若病情稳定,可减量进入巩固治疗期,后续根据患儿情况决定具体疗程,若病情反复,可回到原治疗剂量。患儿现处于学业阶段,承受压力大,家长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及情绪异常问题,适当帮助患儿减压,维持情绪稳定。同时注意作息规律,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减少辛凉刺激食物,注意预防感染。五、个人感悟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病,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其中相对严重的一种类型,会对儿童的生活、学习、自尊等造成不良影响,并且疾病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外界压力、疾病因素等,所以在治疗时,除常规治疗药物,还要适当心理行为治疗,消除患儿因疾病的羞耻感,维持情绪稳定,也极为重要。并且患儿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疗程应该同该患者一样保持个体化,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争取好的疗效,尽量减小不良反应。

作者:张继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248

5岁小孩频繁清嗓子竟是抽动症,综合治疗后好转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一名5岁患儿前来就诊,其母亲告知医生,患儿清嗓子比较频繁,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查看患儿口腔黏膜略红,完善喉镜检查考虑慢性咽炎。但鉴于患儿清嗓子的症状反复出现,完善微量元素检查、抽动症量表评估,最终确诊为抽动症。经过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患儿清嗓子症状明显减少,各项微量元素达标。【基本信息】男、5岁【疾病类型】抽动症【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9月【治疗方案】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多维铁口服溶液等)【治疗周期】门诊就诊,1周后复查,1个月后随访【治疗效果】患儿清嗓子症状明显减少,各项微量元素达标一、初次面诊患儿年纪比较小,才5岁,其母亲告知医生,患儿清嗓子比较频繁,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查看患儿口腔黏膜略红,不排除慢性咽炎,完善喉镜检查考虑慢性咽炎。但是鉴于患儿清嗓子的症状反复出现,平时有挑食的情况,建议完善抽血检查,化验微量元素,同时进行抽动症量表评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多种微量元素(锌、铁、钙、镁)缺乏,量表提示轻度抽动,因此确诊为抽动症。二、治疗经过详细和家属沟通病情后,主张给予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家庭氛围尽量宽松,避免过度关注症状,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多维铁口服溶液等药物,补充微量元素,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对于反复清嗓子导致的咽炎情况,可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叮嘱家长,平时多给患儿喝水,清淡营养饮食。1周之后门诊复诊,患儿清嗓子症状较前有所减轻,复查相关微量元素,多个指标趋向于正常。三、治疗效果患者在门诊完善检查之后明确诊断为抽动症,叮嘱家长给患儿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对清嗓子症状的过度关注。1周后来门诊复查的时候,家长说患儿清嗓子的症状有所减少,无其他特殊不适。嘱1个月之后门诊再复查,此次各项微量元素均达标,患儿清嗓子的情况明显减少。建议半年后再次复查,明确患者抽动症的恢复情况。四、注意事项患儿在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后,清嗓子的症状明显减轻,作为主治医生为此由衷感到高兴。在恢复期间,家长应督促患儿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平时应保证良好的睡眠,每日保证8-10个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少看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运动。家庭应保持宽松环境,避免患儿压力过大,可以通过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平时注意关注患儿清嗓子的症状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挤眉弄眼、做鬼脸等等。如症状加重,建议门诊随诊。但是家长注意不要过度关注患儿的清嗓子症状,更不能责骂患儿。五、个人感悟清嗓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如咽炎、抽动症等,如果孩子频繁、长时间的出现类似表现,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避免营养缺乏,从而尽量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对于医生而言,切不可经验性用药,应完善检查之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遗漏诊断。

作者:王晶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阅读量: 4507

儿童抽动症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儿童抽动症的日常护理措施包括:1、注重患儿心理建设,正确培养个人意志力,多鼓励及表扬患儿,帮助患儿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2、给患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要施加过多压力,避免敏感性语言批评,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谨防感冒;3、调理患儿饮食,避免食用含铅高、生冷、辛辣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4、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避免刺激画面等。

作者:宋善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阅读量: 4210

抽动症问答

更多>

抽动症医院

更多>
抽动症 推荐专家
赖宏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儿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赖宏,女,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致力于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兼任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首届小儿神经专业学组委员。1983年10月-198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代培;1986年2月-7月北京儿童医院进修;1995年4-1996年4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小儿癫痫、头痛、小儿常见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疗。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