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别名:念白菌病、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
挂号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口腔
多发人群:2岁以内的婴幼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口腔黏膜乳白色
相关疾病: 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相关检查:验室检测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碳酸氢钠、冰硼油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小儿鹅口疮传染吗
46292次播放495次点赞
小儿鹅口疮治疗方法
38516次播放76次点赞
鹅口疮自己会好吗
22896次播放304次点赞
婴儿鹅口疮症状
49959次播放23次点赞
婴儿鹅口疮早期怎么治
24904次播放257次点赞
新生儿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42059次播放69次点赞
鹅口疮是什么症状
32403次播放360次点赞
鹅口疮怎么治疗
30376次播放416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一位母亲带着3岁的孩子前来我院就诊,与该母亲交流后,得知患儿存在发烧、咳嗽表现,经口腔检查,发现口腔中多处存在白斑,通过真菌涂片检查诊断为鹅口疮。经过询问近期情况,考虑与患儿前段时间淋了场大雨而导致体质下降有关,于是给予患儿规范使用氟康唑片进行为期2周多5天的治疗。经过治疗后,患儿的躯体症状消失。【基本信息】男、3岁【疾病类型】鹅口疮【就诊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4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氟康唑片)【治疗周期】2周【治疗效果】口腔内白色斑片消失一、初次面诊2022年4月,一位母亲带着3岁的孩子来我院就诊,这位母亲告诉我孩子已经3岁了,最近嘴里不明原因出现好多白斑,并且还有发烧、咳嗽表现。我通过口腔检查发现患儿口腔黏膜中舌缘、口咽部、颊粘膜上布满白色膜状物,怀疑是由鹅口疮,于是进行真菌涂片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口腔中存在念珠菌菌丝,可确诊为鹅口疮。通过问诊近期情况,考虑可能是近期受凉导致身体素质变差而诱发的口腔感染所致。 二、治疗经过在确诊出鹅口疮以及经过问诊明确无用药禁忌后,给予患儿应用氟康唑片,并嘱母亲按照疗程规定给患儿服用,在用药期间应监督患儿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勤刷牙、不要随意咬物品、并注意勤清洗干净患儿的水壶和碗具,做好生活环境的清洁工作。并在服药2周后,再次前来就诊,查看治疗情况。同时告知患儿母亲,在治疗期间应该严格遵循医生处方使用氟康唑片,如果药物剂量不恰当,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另外,用药期间如果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表现,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停药,前来医院就诊,更换药物治疗方案。三、治疗效果在按疗程、按剂量使用了2周氟康唑片后,该母亲再次带患儿来我院复查,经口腔检查,发现舌缘、口咽部、颊黏膜上的白色膜状物消失,发热、咳嗽症状也基本消失,患儿精神状态较好。又通过真菌涂片检查,明确口腔中无白色念珠菌,确定氟康唑片的抑菌效果较好,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儿鹅口疮的症状消失,达到了治愈的效果。但由于鹅口疮在临床中常会反复发作,因此患儿生活中仍需注意以下情况:1、家长应该监督患儿每天早晨和晚上均注意刷牙,并要刷干净,不要乱咬其他东西,也不要给患儿喂食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同时应给患儿准备清洁、干净的玩具、洗漱用品和碗筷;2、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痊愈后,家长应坚持带患儿每天进行适当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可有利于改善真菌感染,在病情好转后对预防感染也有帮助。五、个人感悟鹅口疮是常发生于婴幼儿的感染性疾病,常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该病的发作多与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口腔接触不卫生物品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有关系,发病时一般需要给患儿开抗真菌的药物,如氟康唑片、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等进行治疗,以抑制感染。但除了药物治疗外,鹅口疮常需患儿及其家属配合进行生活指导,包括口腔卫生改善、日常改正啃咬玩具不良习惯等,这对于治疗即后续的预防也极为重要。本篇患儿正是在使用氟康唑片后,积极用药,规范治疗,鹅口疮的情况得到了规范性的治疗,最终得以痊愈,这与患儿对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家属对于治疗工作的配合密不可分。
作者:王卫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3605
口腔上颚有个凸起异物,可能是指口腔内的骨骼组织,由于口腔内的脂肪较少,所以部分患者可以触碰到口腔内的骨骼组织,属于正常的生理组织,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患者在口腔上颚有个凸起异物较为明显或伴有其他症状,例如疼痛、肿胀,常需要考虑由疾病引起:1、鹅口疮: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白色念珠菌增殖感染,可引发鹅口疮,会出现在口腔上颚有凸起异物的症状,常为乳凝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罗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对凸起的局部进行治疗;2、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引发尖锐湿疣,可能在口腔上颚处有凸起异物的症状,通常质地柔软。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复方硼酸溶液等进行漱口,外涂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等。还可以选用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治疗,以起到缓解口腔症状的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手术治疗;3、骨质增生:口腔上颚有个凸起异物可能是由于上颚骨处骨质增生引起,质地较硬,可由于创伤、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如果不影响生活,通常无需进行处理。若出现疼痛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双氯芬酸、布洛芬等药物止痛,还可通过红外线、紫外线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进行手术治疗。除此之外,鼻腔炎症、上颚部小唾液腺肿瘤、黏液囊肿、纤维瘤等疾病也有可能引起患者口腔上颚有凸起异物。建议患者症状较为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作者:谢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阅读量: 5228
鹅口疮反复发作,多由于治疗不彻底或卫生习惯不良所致,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坚持用药,同时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这两方面措施有利于彻底治愈。1、坚持治疗: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还可口服微生态制剂,抑制真菌生长。若症状严重,还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曲古霉素等。需坚持用药治疗,待医生诊断完全愈合后再停药,避免再次复发;2、注意卫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规律刷牙,进食后漱口,若为哺乳期婴儿需注意乳头、奶瓶及奶嘴的消毒、清洁,哺乳后可用棉球或湿润的纱布为婴儿擦洗口腔。另外家长还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等,每次抱婴儿前需洗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纠正婴儿爱咬手指、玩具的习惯,注意玩具消毒,保证入口物品的清洁等,均有利于预防鹅口疮的反复发作。
作者: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4582
嘴角长了白色的点点,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由于口腔黏膜发生炎症引起,也可能是白癜风的表现;对于成人来说,则需考虑皮脂腺异位症、粟丘疹等因素,需针对诱因进行处理:一、儿童1、鹅口疮: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导致口腔黏膜发生炎症,表现为口腔内黏膜表面有白色小点,偶可出现在嘴角黏膜处,伴有口干等不适。需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以抑制念珠菌生长繁殖;2、白癜风:由黑色素细胞破坏引起的嘴角皮肤出现白斑,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或遗传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片,多无自觉症状。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局部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阻止白斑扩散,以达到治疗目的。二、成人1、皮脂腺异位症:嘴角长白点,可能由于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型和皮脂腺增生引起,导致出现皮脂腺异位症,表现为嘴角皮肤出现白色或淡黄色丘疹,一般无瘙痒、疼痛感。它对于人体无害,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影响美观也可通过液氮冷冻、激光的方式治疗;2、粟丘疹:与遗传因素或汗管受损有关,可表现为嘴角出现白色或黄白色坚硬小丘疹,一般无需治疗,也可通过激光消融进行消除。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4220
四个月宝宝牙龈有小白点可能是长牙,但也可能是马牙、鹅口疮引起的,需要根据宝宝的其他伴随症状进行鉴别。1、长牙:如果宝宝的牙龈小白点是长牙引起的,那宝宝在长牙的同时,还可能会有流口水、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睡眠不安、爱咬东西等表现。此时,家长应注意及时擦净宝宝的口水,避免发生口水疹。同时,还可使用干净、稍凉的纱布,按摩牙龈,以缓解宝宝长牙的不适感;2、马牙:如果四个月宝宝牙龈上的小白点是马牙引起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不会影响宝宝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宝宝没有不适症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常会自然脱落;3、鹅口疮:四个月宝宝牙龈有小白点还可能是由鹅口疮引起的,鹅口疮的白点常分布在两侧颊黏膜和牙龈上,轻者只是散在的白点,重者还可能融合成片,像奶瓣一样。患儿会烦躁不安、啼哭,有的宝宝甚至拒绝进食。如果家长发现这种现象,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作者:夏永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187
宝宝2个月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口腔疾病所致,如果宝宝流口水量多,家长应该注意随时观察宝宝有无异常反应。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1、唾液腺发育:宝宝到2个月的时候,唾液腺发育完善,口水分泌开始明显增多,由于宝宝口腔深度不够,吞咽功能还没发育好,不会自主吞咽口水,但口腔运动又比较多,所以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很多宝宝喜欢咬手、吸奶嘴,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流口水;2、口腔疾病:宝宝在流口水的同时,伴随精神不佳、吃奶时哭闹等反应,考虑存在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异常,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注意事项宝宝流口水的时候,家长应注意及时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将口水擦拭干净,在局部皮肤涂少量凡士林或橄榄油帮助滋润皮肤,并及时给宝宝更换口水巾,以免口水外流到皮肤引起口水疹。
作者:张玉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4877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