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别名:精神病;精神疾病)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精神科

发病部位:精神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心理障碍

相关疾病: 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问题 家庭心理问题

相关检查:心理方面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精神障碍视频

更多>

精神障碍文章

更多>

情绪失控是精神病吗

情绪失控是否为精神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情绪失控是对外界的应激、体内的变化产生的过度心理生理反应,其既可以发生于正常人,也可以发生于精神病人。部分人群由于天生脾气急、情绪易失控,有其特有的性格和行为处事方式,为性格层面问题。情绪失控在精神疾病中的体现,分较多发作类型,如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通常会有情感爆发,其情绪异常激动,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情绪发作。而躁狂发作患者的情绪也不稳定,经常发脾气甚至冲动。  如果经常出现情绪失控,建议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然后进行相应处理。

作者:李安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阅读量: 6002

精神障碍患者分几级

精神障碍的患者,根据危险性可以分为5级。1级就是患者只是口头的威胁和喊叫,但是没有打砸的行为。2级是患者有打砸的行为,但是仅是针对财和物,而且是在家里,可以被劝说而停止。3级是指患者仍存在明显的打砸行为,但是仅限于在家里和财物,不能够被劝说而停止。4级是指患者存在持续的打砸行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有,而且不能被劝说而停止,还有自伤和自杀的行为。5级是指患者持械有针对人的这种暴力的行为,包括纵火、爆炸等。

作者:杨放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728

精神障碍挂哪个科

精神障碍可以到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或者是公立二甲以上的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在公立医院可以挂精神心理科,如果是精神专科医院,可以询问一下导诊,具体是哪方面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等疾病,分科比较细致。精神障碍主要通过医生的当面问诊了解病史,也叫精神检查,还有一些相关的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强迫量表等来确定是什么精神障碍。一般精神障碍主要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这个要具体检查明确程度以后,才能定具体下一步怎么治疗。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5321

脑神经生物学研究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有何意义?

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研究方法与设备,如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光遗传学等,对人类大脑这一目前所知物质结构与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仍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未能被人类所认识。对脑的研究可能遥遥无期,或许永无止境。  神经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已经发现大脑前额叶、前扣带回(ACC)、杏仁核、伏隔核、海马等脑的许多脑区、神经环路及其神经递质、神经电活动、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力学等的异常与大脑功能及其精神疾病有密切关系。这些异常还与脑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纤维走向、神经纤维长短、神经细胞炎性反应、免疫反应,甚至情绪状态有重要关联。利用PET等工具研究还发现当神经环路(有大环路、小环路及微环路,构成了神经网络)的代谢增强或降低都可引起精神障碍,而现在许多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及手术治疗都可以调整神经环路的代谢异常。  对脑区及神经环路的研究越来越细,如扣带回的研究,发现扣带束与皮层之间的联系非常广泛,如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又与纹状体、胼胝体、海马、杏仁核有广泛联系,故被认为是脑网络的中心。特别是前扣带回,参许多复杂的、躯体的、内脏运动和疼痛反应。手术此部位可治疗焦虑、强迫、多疑、妄想、幻觉。近来有研究发现背侧部属于“认知亚区”,而喙侧、腹侧则属于“情感亚区”。前者着重调节认知功能,后者着重调节情感。又如内囊前肢与大脑额叶、丘脑、边缘结构有广泛联系,是治疗幻觉、强迫症、紧张症和抑郁症的重要靶点。又如杏仁核,这个脑中形状像杏仁的神经核团,只有11mm-13mm大小,却被科学家们划分为3个亚区,现再分出11个核团。这个小小的核团所发出的神经纤维广泛分布到脑的多个区域,与这些区域有着重要的功能联系。杏仁核参与情感、行为、内脏活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是调控情绪的重要核团,特别是恐惧情绪,包括恐惧情绪的识别、恐怖行为的反应与产生、恐惧情绪的记忆都与它相关。比喻正常人的性高潮体验假设为1,吸毒所产生的快感可能是性高潮的40倍,所以吸毒者会追求这种高峰体验。当吸毒成瘾后,这种体验就不如前显著了,取而代之的是戒断症状,即停用毒后产生的痛苦,这种痛苦不堪言,他们形容为似万箭穿心,或似毒蛇、昆虫在撕咬他的五脏六腑,他们还形容,毒瘾发作时腹泻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旦打入毒品到体内,洪水又像被关闸一样嘎然而止,什么痛苦都云消雾散。所以吸毒后期用毒是为了防止出现戒断症状的痛苦。而这些体验,包括愉快的和痛苦的体验,就会深深地埋藏在他们的大脑里。当他们一见到毒品甚至与吸毒有关的场景,如注射器、针头,白粉就更不用说了。反复强化了这种吸毒的体验,在大脑神经细胞中形成了永久的记忆,这就是吸毒者的“心瘾”,这种“心瘾”是药物等治疗所无法消除的,只有通过手术可以将这种形成“心瘾”的物质基础部分破坏,才能从根本上去除“心瘾”。这就是为什么外科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物持依赖的手段。又如,精神病患者,脾气十分火爆,一见亲人就大打出手,基于是往死里打,毫不顾及亲情。还有的病人敏感多疑,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或无意中吐口水,他以为是对他有敌意或是认为是故意针对他的等等。这可能是由于前额叶及杏仁核功能异常,把本属正常的人际现象判断(前额叶功能异常而作出错误判断)为敌意,并做出攻击行为(杏仁核对正常现象作出过度恐惧反应)。我们正常人对外界听到的声音、看到的事物,有两条神经传导路径,一条是直接路径,立即传导到杏仁核,病理情况下,对刺激作出恐惧性过度反应,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另一条路径是先到达大脑皮层,正常人会通过判断分析,作出理智反应或克制自己,不要过度反应,而在病理状态下不能正解理解与判断,加上杏仁核作出的恐惧识别而导致暴力攻击行为。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精神病人产生的暴力攻击行为,后果非常严重而可怕,甚至残忍,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手术将产生恐惧的神经细胞破坏一部分,则效果显著,是药物根本达不到的,并且是永久性的,而药物治疗即使有效也是短暂的、易复发。总之,对杏仁核进行手术对躁狂、冲动、攻击行为及戒毒,消除“心瘾”非常有效。此外,还想提及的是,精神病理的存在具有“神经毒性”的作用,即只要病人存在症状,哪怕是一项症状,如幻觉或行为反常或自笑等,只要有一项不消失,它就起到侵蚀、破坏神经细胞的作用,其原理可能是由于病理存在,神经递质就会持续异常亢进,神经突触不断形成与破裂,慢慢地影响到细胞膜功能与结构,使之疲劳、变性,直到破坏,逐步从功能异常变为结构异常,从功能性疾病变为器质性疾病,导致为慢性、进行性、难治性结局。所以精神疾病如果治疗不彻底,几乎都会成为慢性、难治性疾病,而手术则可能会消除这种“神经毒性”,从而阻断使其发展为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在实际病例中,确实看到不少术前极易复发的病人,术后少复发或不复发,但这并不代表“断根”。目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法,我们都不说能治“断根”。如福州有一病人,发病22年,问其父,患者到底发病多少次?其父说,我根本就记不得复发了多少次,但可肯定的是,患病22年,住院不少于22次,因为几乎是每年都要发作,有时一年复发几次,基本上每复发一次都要住院。手术后随访到5年,这5年中一次都没复发。

作者:杨理荣 上海市东方医院 阅读量: 5329

微创手术是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新选择

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多种抗精神疾病药物的不断出现,为多数患者的症状控制和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长期服药的药物副反应和耐药性等问题逐渐显露,甚至无效;更有甚者,有些患者压根不能按要求正常服药。因此,精神疾病患者总是处于症状发作、治疗好转又再次复发的过程,并呈现加重趋势,患者家属对此束手无策。  如今,“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技术突飞猛进,它具有创伤小、精准度高、症状控制明显等优点,已在功能神经科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机制是,阻断了神经系统的异常信号传导和神经递质的过量表达,从而消除顽固性精神症状。  很多人会问,手术与药物治疗有啥区别?  药物治疗精神疾病原理是,药物吸收后进入脑内神经细胞并与中枢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通过阻断亢进的神经递质而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个阻断过程需要时间,一般是2-8周起效。抗精神病药物也会与外周受体结合,从而引起严重的副作用。维持这一治疗过程需要不断口服药物,一旦停药则疗效消失;增加药量也同时增加了药物外周副作用。药物治疗,使疗效和副作用并存,这常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如肥胖、肝肾功能损害等。  脑立体定向手术即神经调控技术,是利用微创方式,直接阻断异常神经信号传递并下调某些异常亢进的神经递质功能,因此术后疗效比单纯使用药物的效果会更明显。提到脑部手术,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其实,这种担心来自缺乏了解和陈旧观念的影响。神经调控手术,是“精准导航”的微创手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手术计划系统,对患者头部的CT/MRI/DTI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神经靶点精准定位,理论误差±0.01mm。这种靶向定位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疗效。虽然术后患者仍需要服用药物以巩固疗效,但用药种类和用药量显著减少,因为术后脑部对药物的敏感性大幅提高。  虽然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有效,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只有患者年满18周岁;病程在3年以上;且经过3种以上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才考虑选择微创手术治疗。该手术的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各种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但需要经临床专家的全面评估。

作者:吴景文 上海市东方医院 阅读量: 5805

精神障碍症的症状有哪些

精神障碍症会引起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以及注意力障碍、记忆力障碍等症状。精神障碍症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障碍,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1、感觉障碍: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增高。2、知觉障碍: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视、幻嗅等各种幻觉,患者还会对空间、时间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出现障碍。3、思维障碍:患者思维不连贯,存在逻辑倒错性思维,对自己的推理判断深信不疑,不能被事实说服。4、注意力障碍:患者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注意力减退等。5、记忆力障碍:患者现在的记忆和以前的回忆出现了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遗忘等。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存在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行为障碍、意识障碍、自伤、自杀等症状。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5505

精神障碍问答

更多>

精神障碍医院

更多>
精神障碍 推荐专家
黄永祥主任医师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  精神心理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黄永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精神医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武汉市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武钢残疾协会精神残疾协会主席、中国...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