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并无晕车最怕三个东西的说法,晕车是许多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会遭遇的困扰,此类人群一般会害怕封闭闷热环境、强烈异味刺激、视觉运动冲突、空腹或过饱状态、内耳前庭敏感,这类人群可以前往神经内科进行处理。
1、封闭闷热环境:封闭闷热的车厢环境会加重晕车症状,因为空气不流通,异味和二氧化碳积聚,刺激人体的感官系统。在乘车前确保车辆通风良好,可提前打开车窗或空调的外循环模式,使新鲜空气能持续进入车内。若车辆无法有效通风,可携带小型风扇,增加空气流动。尽量减少车内人员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空气污浊,还可在车内放置活性炭包吸附异味,净化空气环境。
2、强烈异味刺激:诸如汽油味、香水味、食物腐败味等强烈异味极易诱发晕车,异味会干扰嗅觉神经的正常感知,进而影响大脑的平衡调节功能。在乘车前,应避免在车内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空气清新剂,若闻到汽油味过重,可停车检查油箱及油路是否有泄漏隐患。若周围有散发异味的食物,应及时清理或密封保存。也可在车内准备一些有清新气味的物品,如柠檬片、薄荷叶等天然香料,放在通风口附近,以淡雅气味中和不良异味。
3、视觉运动冲突:乘车时看手机屏幕、阅读书籍或望向车窗外快速移动的景物,会造成视觉运动冲突。眼睛感受到的运动信息与内耳前庭平衡器官感知的运动信息不一致,导致大脑产生混乱。预防措施为乘车时尽量保持头部稳定,减少头部转动幅度。将视线固定在车内远处相对稳定的物体上,如座椅靠背顶部或车顶的某一点。若需看手机或阅读,可将内容调整为语音播放模式,避免视觉专注于移动的文字或画面。
4、空腹或过饱状态:空腹乘车时,身体血糖水平较低,能量供应不足,容易引发晕车不适。而过饱则会使胃部负担过重,肠胃蠕动与车辆颠簸相互作用,加重恶心感。乘车前应合理进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酸奶、水果等,提前1-2小时进食,避免进食过多油腻、辛辣食物。若行程较长,可在途中适当补充一些小零食,如坚果、饼干等,保持血糖稳定且胃部不过于饱胀。
5、内耳前庭敏感:内耳前庭是人体平衡感知的重要器官,其过于敏感是晕车的重要生理因素,长期缺乏运动、身体平衡调节能力差会加剧这种敏感。平时可通过多进行平衡训练来改善,如走直线、闭目站立等简单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如单脚站立、瑜伽中的平衡体式等。也可尝试荡秋千、旋转木马等娱乐活动,增强内耳前庭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适。
易晕车者出行前应做好预防准备,携带晕车药或贴剂,途中保持放松心态,若晕车症状严重应及时停车休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