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脑梗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2021-03-30 14:5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得过脑梗塞的患者,应该在继续综合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做好二级预防,防止脑梗复发。得过脑梗,即基础病没有控制好,比如有遗传病史、家族史阳性,或者是本身有脑动脉硬化、血压高、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病。基础病控制、治疗得不好,在这个基础上发生脑梗,患有脑梗以后需要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理疗、康复治疗等,还应该继续巩固治疗效果。

脑血管病,尤其是像脑梗塞这类的缺血性病变,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都很高,如果不做好二级预防,复发率能高达40%。

分享:

88

相关推荐

得过脑梗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得过脑梗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减少再次发生脑梗的可能,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控制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如果有上述三高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用药调控血压、血糖、血脂。2、评估血管状态:其中包括颅内血管和颅外血管。颅内血管需要通过头部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有大动脉的血管发生了狭窄,如果是有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需要进行介入治疗。颅外血管需要通过颈动脉超声进行评估,是否有颈动脉的不稳定斑块形成,甚至有的人可能会已经形成了颈部血管狭窄,这种情况下也需要介入治疗,不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降脂、稳定动脉硬化。3、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包括日常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烟酒。饮食方面主要是保证低盐、低脂饮食,运动方面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能够承受、不会造成严重损害、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长期坚持下去,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的活跃的运动状态。情绪管理主要是在应激状态下,能够适时地进行自我疏导,避免出现情绪的剧烈波动。睡眠对人的身体的影响,尤其是脑部血管的影响也是很大,所以如果有失眠的患者,建议积极地调整控制失眠,烟酒当然就是禁烟限酒。以上就是得过脑梗的患者需要注意和控制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02:41''

刘金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3/23收听(48200)

得过脑炎的人能活多久

"得脑炎患者的生存周期,与发病原因以及年龄、是否有免疫缺陷等因素相关,不能一概而论。脑炎的分型有很多种,包括细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真菌性的脑炎、脑部寄生虫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每种脑炎的预后都不一样,通常感染相关的脑炎预后还不错,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不影响人的寿命。但有几种特殊的情况会愈后比较差:1、高龄,如果年龄特别大,症状特别重会出现很多的合并症,可能会危及生命。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预后也比较差,会出现反复的癫痫发作、痴呆等。3、朊蛋白感染引起的克雅氏病,也叫做疯牛病,这种感染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在9个月之内就会死亡。如果具有获得性或者遗传性的自身免疫性缺陷,也会导致致命性的脑炎的发生,常见的就是HIV相关脑炎,包括结核性脑炎或者弓形体感染等,对于这一类病人都很难治,甚至致命。有脑炎的患者应该注意加强日常护理,首先应该将患者周围的尖锐物品移除,以免脑炎损伤大脑实质造成癫痫发作,引起意外伤害。患者需要注意保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同时远离蚊虫叮咬,预防感冒等。"

语音时长02:00''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6/17收听(83115)

得过脑膜炎的人能活多久

"得脑膜炎的人能够活多久,要根据脑膜炎的病原体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来决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脑膜炎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细菌性脑膜炎,这是目前整个全世界或者中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脑膜炎。由于抗生素、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体营养状态的改善,细菌性脑膜炎有80%的情况已经能够完全治愈,治愈以后脑膜炎病人就跟正常人一样,和正常人的寿命没有太大的区别。病毒性脑膜炎并不是病毒直接侵犯脑膜,而是由于病毒的入侵造成脑膜的反应性炎症,只要治疗及时,多数病人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寿命也不受影响。结核性脑膜目前是一个比较难治的脑膜炎,但是有药可治,大概50%的结核性脑膜炎基本上都能存活下来,只有一部分结核性脑膜炎会有一些后遗症,对整体的寿命或者生活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特殊疾病引起的脑膜炎,比如真菌、艾滋病引起的脑膜炎,往往全身情况都比较重,可能寿命的就不会太长。脑膜炎的患者需监测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可能。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应注意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存在。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

语音时长01:54''

邵自强中日友好医院

2020/05/08收听(8246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4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