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

2020-03-10 17:4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目前大多数人都有健康意识,比较重视自身健康,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普查的人群很多,很多人会发现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所以一旦感染就要积极对其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是四联疗法,具体内容:

1、常选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以及耐信,即埃索美拉唑,以上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的是雷贝拉唑和耐信,但是耐信价格与其他药物相比比较昂贵;

2、加用一种铋剂,指胶体果胶铋,还有枸橼酸铋钾颗粒,即丽珠得乐;

3、除了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以外,还要加用两种抗生素,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对青霉素不过敏,常规选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在选用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可以加克拉霉素或者呋喃唑酮或者左氧氟沙星,组成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对阿莫西林耐药,治疗比较麻烦,可以选用克拉霉素加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或者呋喃唑酮,从以上抗生素里挑选两种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方案没有阿莫西林存在,根除率比较低,所以在第一次治疗时要挑选好比较合适的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程是2周,其实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刚开始治疗方案疗程是1周,后来延长到10天,最后延长到2周,治疗时间改变的原因,是由于随着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性增加,所以治疗时间延长。此外,经过无数次观察,发现经2周疗程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最高。

虽然患者可以采用四联方案,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位病人都能彻底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患者如果进行了2周治疗方案以后,一般医生会嘱患者至少停药4周,才可以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查幽门螺旋杆菌依然是阳性,要给予患者后续治疗,一般情况下在停药至少3个月以后,再开始进行抗生素根除治疗效果较好。在中间3个月可以让患者吃益生菌、中药制剂,改变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情况,可以对后续治疗提供较好帮助。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程是2周,一般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但是选用抗生素比较多,至少要选2种抗生素,而且用药量比较大,比如阿莫西林,而且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长,部分患者会有副作用发生,此时不要紧张,可以直接告诉主治医师,让医生调整方案或者改变治疗策略。

分享:

317

相关推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本身它是一种螺旋形的微厌氧的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它是1983年发现的,它是定植在胃幽门部的一个胃黏膜组织,简称HP。幽门螺杆菌如果感染胃黏膜以后,它会产生两种结局,或者是叫病理性结局,一个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再进一步发展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这是非肿瘤性结局,不发病,就是一些良性病的一个发生发展。再就是一个肿瘤性结局,感染幽门螺杆菌了,导致一个胃癌的风险增加。那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呢?幽门螺杆菌定植在胃黏膜上,本身这个细菌它是有毒性的,这个毒性主要是细菌体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相关蛋白,这些独立因素。作用于胃黏膜以后产生非萎缩性胃炎,那非萎缩性胃炎如果我们不管它、不去治它,平时也没有症状,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幽门螺杆菌我们也没根除,菌体的独立因素继续存在,可以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由非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如果再没有干预,在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或者生活事件的共同作用下,这些萎缩性它就会发生肠上皮化生,或者发生胃黏膜细胞异型增生。异型增生它分为低级别上皮瘤变或者高级别上皮瘤变,它就是一个癌前病变。那么如果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不去干预不去治疗,最终就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语音时长01:29''

李恕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17/07/10收听(5494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