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08-22 11: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梗即脑梗死,是脑血管被堵塞而梗阻,导致脑的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动脉壁有3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

在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下,动脉壁内膜会受损,这时血液中多余的脂质就会沉积在内膜下,使动脉的中膜增厚,增厚的同时还有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积,这就是常说的动脉壁形成斑块。斑块如果继续进展增厚,就会向血管管腔内突起,导致动脉管腔狭窄。

如果覆盖在斑块表面的纤维帽突然破裂,斑块内部就会暴露在血流中,还可能出血。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聚集在破裂处,试图阻止出血,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等血中的成分也会帮助止血,从而在破裂的局部形成血栓。

斑块凸起再加上表面血栓形成,就会导致管腔狭窄,突然加重或完全阻塞管腔,血流阻断就会导致脑梗死。此外,斑块表面新形成的血栓,在血流冲击下会破碎和脱落,脱落的血栓就是栓子,随着血流会阻塞到比血栓更小的血管。如果是由于心源性疾病在心脏内形成血栓,脱落的栓子导致脑梗死,就称为心源性栓塞。

分享:

4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